• 我的订阅
  • 人文

天京事变后,为什么保王石达开不听从大家的建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2 06:29:00 来源:戏说三国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部人心惶惶,一度高歌猛进的事业也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天国不断有人投降清军,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迅速瓦解的原因之一。

天京事变后,为什么保王石达开不听从大家的建议?

(保王童容海剧照)

在投降的名将中,保王童容海的名声最臭,这是怎么回事呢?

童容海是安徽无为人,原名洪容海,在加入太平天国后,为了避洪秀全的讳,故改姓“童”。

童容海并未参加早期的金田起义,他是在太平天国攻下九江、安庆等地时,看其队伍壮大,前景可瞻,这才在太平天国招募兵勇时,积极加入的。

起初,童容海见翼王石达开有“忠义”之名,在军中又颇得拥护,因此童容海便投靠在他的麾下,随之南征北战。

由于童容海勇武有谋,很快就引起了石达开的注意,于是被提拔为军帅,统管数百兵力。

1856年,天京事变后,由于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再加上西王萧朝贵和南王冯云山早在革命时期就战死沙场。因此,根基最深的四大天王都已不复存在。

再加上天京事变引发的内讧,导致天京城内被屠杀者数以万计,一时人心惶惶。因此军功显赫,资格最老,又最深得人心的石达开,显然应该得到洪秀全的重用。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偏偏他的功高震主,和他的深得人心,都使洪秀全对他忌惮不已,对他百般牵制,甚至想加害于他。

洪秀全的做法,让石达开失望之极。为了避免再次引起内讧,石达开只得离开天京,转道安庆。

石达开要走,一群誓死追随他的将领,自然也不愿意再留在天京,先后追随他而去,这其中就有童容海。

童容海认为石达开的出走,意味着与太平天国的分裂,也就是另起山头单干。

对于童容海而言,本来入太平天国,就已经没赶上好机会,升官发财这样的事情都轮不到他。所以石达开的出走,在童容海看来,是搏取富贵的好机会。因此,他才毫不迟疑地再次追随了石达开。

天京事变后,为什么保王石达开不听从大家的建议?

(石达开剧照)

只是让童容海没想到的是,石达开在这之后,居然在与清军作战的过程中屡战屡败。并且石达开还愚忠于洪秀全,屡屡牺牲自己的兵力与清军迂回作战,帮助太平军夺取胜利。

1859年,石达开在湖南发动“宝庆会战”。然而在战斗的过程中,他所统领的数十万大军居然被曾国藩的数万湘军打得落花流水。由于等不到太平军的援助,孤军作战的石达开,只得率领残军退回广西。

此时,那些曾誓死追随他石达开的将领们不干了。

本来,像童容海这样的将领大有人在,大家也是希望能跟着石达开再创一片天地,同享荣华和富贵。

现在,石达开不仅依然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作战,不另立旗号。同时,洪秀全诏他回天京,他又屡次抗旨。这样一来,石达开的身份就很尴尬了。而追随他的人,心里都动摇了。在他们看来,就算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立了功也没有机会得到嘉奖。

因此,彭大顺、童容海等人纷纷劝谏,希望石达开能当断则断,自立山头。要不然就带着大家返回天京,共扶天朝。

但是,固执的石达开,却不肯听从大家的建议。于是,彭大顺和童容海等人认为再跟着石达开,已经没有前途。远在天京的洪秀全又许以高官与爵位,因此彭大顺和童容海等将领号召将士起义,与石达开划清界限,誓师回朝。

虽然距天京千里迢迢,但是彭大顺和童容海却凭着优秀的指挥能力,多次率领将士们打败了清军。

在福建连城,彭大顺与清军作战时,由于伤及心脏,血流而死。

彭大顺去世后,童容海便动了歹意。

他先后诛杀了反对他的十几员猛将,吞并了他们统领的军队,并且还自封“燕爵”。在与忠王李秀成会合后,虽然有人将童容海的恶行告诉了李秀成,但是此时太平天国正是用人之时,所以李秀成也并未深究。

待抵达天京后,20万将士起义的功劳,就成了童容海一个人的功劳。

洪秀全大喜过望之余,不仅封童容海为“保王”,而且还赐名这20万将士为“扶朝天军”,对有功的将领多有赏赐。

天京事变后,为什么保王石达开不听从大家的建议?

(李秀成剧照)

随后,童容海作为主将,追随李秀成克复杭州。

此时的童容海有如神助,在与清军作战中,其势极为勇猛,打了不少胜仗。

不过,在收复杭州后,原本以为会留守杭州的他,却意外地发现,李秀成却另指定了陈炳文等人负责守城。

暴怒之下的童容海为了发泄对李秀成的不满,率领部下劫掠杭州数日。

由于童容海统有重兵,李秀成虽然对他的行为极为不满,但为大局着想,依然没有上奏洪秀全。

不过,由于童容海残酷暴虐、作威作福,他手下的将士吉庆元等人,不甘受其压迫,联名上奏洪秀全,称“观其平日多行不义,动辄忘恩”。

洪秀全本就对手握重兵的童容海多有猜疑。在看到吉庆元等人的奏折后,便将“扶朝天军”进行了调整,将吉庆元等人调到了其他将领的麾下,以削弱童容海的军权。

洪秀全的举动,让童容海大为光火。再加上当时童容海与李秀成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而未得到重赏。因此,他在痛骂洪秀全昏庸之余,又极力怂恿李秀成带领大家前往天京“清君侧”。

不过,李秀成拒绝了童容海的怂恿。

童容海一边感叹李秀成“愚忠”,一边带着他不到10万的人马离开了李秀成的军队。

很快,童容海投降清军。他带着不到10万将士,偷袭了太平军的守城广德,并将之作为献礼献给了清军,他也因此得到了总兵官的职务。

不过,还没有一个月,将士们就发生了哗变,幸好清军将领鲍超率军镇压,才算替他解了围。

只是此时的童容海,手下连1万兵马都没有了。清政府以此为借口,只给了他一个“五营统领”的职务。这样一来,他能管的也就只有3000亲兵了。

此后,历史上就没有童容海的记载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吧。

童容海反复叛变,无非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谁知道,多次折腾,他离荣华富贵反而越来越远了。

(参考史料:《太平天国兴亡录》《实说太平天国》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顾全大局,还是另有所图?浅谈石达开未参与“天京事变”之原因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就不得不说翼王五千岁石达开,这是一个颇有争议之历史人物。根据李秀成《自述书》所言:“原是北王与翼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退天王
2024-08-07 18:08:00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被迫出走的原因,是洪秀全做出的两项决策
...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等人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奉命总领军国政务。然而没过多久,石达开被迫出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总领军政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在十
2022-12-29 13:56:00
天京事变,洪秀全如何才能搞定东王?
1856年,石达开回京辅政,当着群臣之面,对洪秀全说:“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他们必须要处死,否则将带兵外出。”此后,洪秀全、石达开君臣之间关系恶化。石达开外出,在太平天国史
2023-08-21 06:39:00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东王被杀、天王在这一次政变中也不清不楚,只有翼王石达开,清白得像雪一样,没有沾染一点鲜血。石达开听闻事变爆发之后,急忙赶回到天京。太平军人远远看到石达开之后,便不由自主地喊
2024-01-04 17:18:00
天京事变,韦昌辉、石达开为何要翻脸
1856年,石达开斥责韦昌辉:“事情闹大了,你自己看着办吧”。韦昌辉恼羞成怒,杀了翼王府一千多人,石达开连夜逃离南京,两人的盟友关系到此为止。那么,韦昌辉、石达开为何要翻脸呢?这
2023-08-20 16:15:00
同是操刀手,韦昌辉成“臭虫”,秦日纲弟封王,为何差别这么大?
...00余人,连同之前杀害的东王府之人,总计1万余人丧命。石达开回京劝阻后,因立场不对,韦动了杀心,石连夜逃跑外出。秦则率兵追击,一直追到西梁山,看到石“靖难之师”后,秦转过头来
2024-08-07 18:10:00
天京事变,石达开为什么打不赢湘军?
1860年,石达开与14王娘吃饭,士兵跑进来:“翼王,大事不好,将士们闹着分家,打起来了。”石达开长叹一声,他早已料到今日,只是来得太快了。宝庆之战后,石达开很狼狈,10万大军还
2023-08-21 06:48:00
天京被困时,石达开手握七万精兵为何见死不救?
...可真是天下第一大冤案了。这件事,应该反过来说:没有石达开,就不会有天京解围!石达开用的计谋是:围魏救赵。先来看看四川总督赵尔丰的评价:“石逆素称晓悍,金陵老巢得久负隅,全恃石
2023-03-03 20:39:00
浅析天京事变的前因后果
...而代之,盗国篡位之迹。天王断然密诏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入京铲除东王。三、天京之变韦昌辉率领亲兵三千,在秦日纲、陈承瑢配合下,进入天京,包围东王府,大开杀戒,诛杀
2023-01-31 14: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