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顾全大局,还是另有所图?浅谈石达开未参与“天京事变”之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7 18:08: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就不得不说翼王五千岁石达开,这是一个颇有争议之历史人物。根据李秀成《自述书》所言:“原是北王与翼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退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此三人积怒于心……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翼与北王密议,杀东一人,杀其兄三人、原清、辅清而已,除此以外,皆不得多杀。”可知,石达开确实参与了“诛杨行动”之策划,而且还是主要发起人。可问题来了,当韦昌辉率兵回京勤王时,石达开却在湖北洪山按兵不动,“天京事变”两个月后,他才匆匆赶回来劝阻,这是为何呢?石达开是顾全大局呢?还是另有所图?

顾全大局,还是另有所图?浅谈石达开未参与“天京事变”之原因

先来看看“天京事变”时,石达开在湖北洪山干嘛?是不是真的不能抽身回来参与行动呢?1856年4月,翼王石达开取得樟树镇大捷后,率3万精锐东征,与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涂镇兴等合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之围,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极盛时期。接着,秦日纲、李秀成、周胜坤等继续率兵追击向荣、张国梁,与清军对峙在金坛、丹阳一线。石达开则亲自率领翼殿将士沿江西征,解救武昌,与胡林翼、李续宾军团对峙,并在洪山扎下大营。石达开抵达武昌郊外,守将韦俊士气大振,双方频频出兵夹击清军,与胡林翼展开拉锯战,互有胜负。胡林翼主管湘军时,确立了“长壕战术”,由强硬攻坚改为长期围困,与太平军拼消耗。所以,武昌战场的情况是,胡林翼湘军利用内壕围困城内守军,凭借外壕拒止石达开援军,双方正在激烈争夺。

顾全大局,还是另有所图?浅谈石达开未参与“天京事变”之原因

武昌被围,胜负难料,这自然会限制石达开行动。不过,这能否成为他不回京城参与事变之理由呢?未必。胡林翼玩起“长壕战术”,对缺少水师、火炮,一向攻坚能力差的太平军的确是不小的威胁,后来的九江、安庆、南京陷落,无不是这战术运用之结果。但是,武昌情况不一样,守将韦俊骁勇无敌,攻防兼备;城外又有数万太平军增援,且粮道依然畅通无阻。此时,胡林翼想要破城,机会不是很大。要知道,即使是石达开带走了全部城外兵马回京“靖难”时,韦俊依然坚守两个月,后因保存实力需要,全军退出武昌。可以说,石达开完全可以回京参与行动,毕竟回京又不带全部兵马,最多带3000余人,与韦昌辉、秦日纲数量相当。石达开3000兵马离开,城外依然有数万大军增援武昌,只要保证粮道不被切断,胡林翼休想破城而入。再则,胡林翼本身也是被包围,两面受敌,处境也不妙;胡林翼想拼消耗,可清朝财政压力大,长期屯兵坚城之下,朝廷自然会不满。

顾全大局,还是另有所图?浅谈石达开未参与“天京事变”之原因

石达开可以回京,却硬是不回来,他在犹豫什么呢,他究竟是如何想?是不是另有所图呢?离开武昌回京“勤王”,自然是可以,但未必符合石达开利益。首先,杨秀清东殿集团势力强大,此次“勤王”未必会成功。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应该知道,东王杨秀清才是太平天国实际领导者,集政权、军权、教权于一身,东殿人马遍布各地,把控各个要职,势力相当强大。且不说林启荣、黄文金等驻外之东殿大将彪悍无敌,就拿掌管东殿驻京武装力量来说,一万精锐守卫京城,掌管各个关键要隘,天京就是他们地盘。如果作为“内应”的东殿首席文官陈承瑢一旦反悔,东王事先得到事变消息,石达开、韦昌辉、秦日纲等估计死无葬身之地。退一万步讲,陈承瑢是靠得住,可洪秀全未必靠得住。在“军师负责制”下,洪秀全作为天王,是国家“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并未掌握实权,一切大权掌握在军师之手。为了大权独揽,“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洪秀全未必会在事变后及时出来公布圣旨,承认韦、石、秦乃是“奉召讨贼”,表明事变之合法性质。再则,杨秀清享有“代天父传言”之权力,是上帝的化身,一旦承认事变合法性,拜上帝教信仰势必会破产。所以,洪秀全希望实力派自相残杀,然后自己出来收拾残局,成为最终赢家。

顾全大局,还是另有所图?浅谈石达开未参与“天京事变”之原因

退一万步讲,陈承瑢是靠得住,可洪秀全未必靠得住。在“军师负责制”下,洪秀全作为天王,是国家“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并未掌握实权,一切大权掌握在军师之手。为了大权独揽,“主是朕做,军师亦是朕做”,洪秀全未必会在事变后及时出来公布圣旨,承认韦、石、秦乃是“奉召讨贼”,表明事变之合法性质。再则,杨秀清享有“代天父传言”之权力,是上帝的化身,一旦承认事变合法性,拜上帝教信仰势必会破产。所以,洪秀全希望实力派自相残杀,然后自己出来收拾残局,成为最终赢家。洪秀全躲在背后,不承认事变合法性,在京东殿势力必然会反击,与所谓的“勤王大军”展开决斗。道理很简单,傅学贤、吉成子等仗着东王势力,平时就看不惯韦昌辉、石达开,此时让他们放下武器,归属北殿、翼殿,无异于痴人说梦。王韬《园笔乘》中说:“傅学贤,广东人,剧盗也。洪贼甫倡乱,即自往投。形状奇丑,面色花白斑参半,性极刻暴。凡贼中所施酷刑,如火烙火锥,皆自傅贼始。后为伪典军械,药局火焚死,遍体焦朽,几不可辨。”如此之人,怎会服从于韦、石、秦呢?可以说,石达开对“天京事变”没必胜把握,不愿意回来冒险,为洪秀全火中取栗,为他人做嫁衣。

顾全大局,还是另有所图?浅谈石达开未参与“天京事变”之原因

石达开是个聪明人,政治头脑较灵活,他知道“天京事变”不好收尾,回来送死干嘛呢。当然了,石达开还有更深层次考虑,他也想坐山观虎斗,让杨、韦、秦等自相残杀,最后自己回来摘桃子。如果石达开回京,桃子他摘不了,因为还轮不到他。太平天国实行“军师负责制”,行政大权掌握在军师之手。那么,谁才是军师呢?公认的军师有六位,前期是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后期则是洪仁、李秀成。石达开呢?始终未能当军师,即使是他回京主政的6个月里,洪秀全可以授予他“义王”称号,可就是不给军师头衔,这也是石达开负气离开京城之主要原因。

顾全大局,还是另有所图?浅谈石达开未参与“天京事变”之原因

当“天京事变”达到高潮之时,石达开直接扬言“若不得韦狗头,直接搬师回朝,攻灭天京”,向洪秀全发起了挑战,其中有复仇之因素,更多的是要逼死韦昌辉。回京辅政后,石达开便强迫洪秀全诛杀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等这两位仅次于自己的实力派人物,否则拒不从命,这也是洪堤防他之重要原因。所以,石达开没回京参与“天京事变”,武昌军务紧急是其一,关键是自己有所考虑。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翼王石达开自画像:格局太小,意志力太弱,运气太差
对翼王石达开之评价,历来争议颇多,有些说他是战神,是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之形象代表,是太平天国活的灵魂;有些则说他是战五渣,屡战屡败,是被吹嘘出来的战神。李秀成评价:“文武双全,世无
2024-08-08 08:46:00
天京被困时,石达开手握七万精兵为何见死不救?
...可真是天下第一大冤案了。这件事,应该反过来说:没有石达开,就不会有天京解围!石达开用的计谋是:围魏救赵。先来看看四川总督赵尔丰的评价:“石逆素称晓悍,金陵老巢得久负隅,全恃石
2023-03-03 20:39:00
石达开离开时为何得力干将没有一起走呢
由于洪秀全忌惮石达开,石达开愤然离开天京,单独组队抗清。在石达开出走的时候,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得力干将李秀成、陈玉成等人,为什么没有随石达开一起出走呢?(石达开剧照)而且,在石达开
2023-05-14 14:21:00
石达开单飞离京:天王猜忌,还是自身实力不足之无奈
石达开,太平天国传奇人物,16岁受访出山,19岁封翼王千岁,20岁统帅千军万马,24岁杀得中兴名臣曾国藩投水自尽,威震天下。然而,32岁那年,翼王石达开走到了人生尽头,孤军濒临大
2024-08-07 18:06:00
天京事变后,为什么保王石达开不听从大家的建议?
...太平天国招募兵勇时,积极加入的。起初,童容海见翼王石达开有“忠义”之名,在军中又颇得拥护,因此童容海便投靠在他的麾下,随之南征北战。由于童容海勇武有谋,很快就引起了石达开的注
2023-08-12 06:29:00
太平天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天京事变,而是军事力量薄弱
...平天国的影响很大,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惨死,翼王石达开被迫离开,都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但是对于太平天国来说,也仅仅只是消弱了实力,即便是这样太平天国在天京事变
2022-12-15 21:22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被迫出走的原因,是洪秀全做出的两项决策
...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等人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奉命总领军国政务。然而没过多久,石达开被迫出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总领军政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在十
2022-12-29 13:56:00
太平天国为什么没有陈玉成、李秀成?
...清楚:留在太平天国,可以抱团取暖,发展空间大。追随石达开外出,名不正言不顺,清军围追堵截,只有死路一条。一、天京事变后,清军四面反攻,将领拥兵自重1856年5月,太平军将士沉
2023-08-20 17:46:00
太平天京事变中没能坚持一夜之间就失去了所有
...男行女行。”当时的天京,除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胡以晃,以及死去的冯云山、萧朝贵等八人,其余人等一律要男女分离、夫妻分居,否则就是犯了“天条”,要么斩首,要
2023-08-22 21: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