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软硬”双提升推动“网红”旅游“长红”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7 15:0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继山东淄博烧烤爆火成为旅游新顶流之后,近期哈尔滨成功出圈,成为严严寒冬里炙手可热的旅游“新宠”。然而,哈尔滨的这番爆火现象却不是偶然发生,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了”。

近年来,全国各地旅游“爆红款”层出不穷,引流效应显著,江苏也不例外,尤其是南京、苏州、扬州等网红打卡城市游人如织,网络热度居高不下,线下“人从众”时常上演。据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去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江苏各地文旅消费总额拿到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随着哈尔滨的爆火,城市IP出圈背后的流量密码是什么,如何让“网红”旅游“长红”,再度引发热议与思考。

创新是永恒的旋律。“网红”旅游地必备的特质一定是“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以及新科技手段的加持等。以文化为魂,新旧元素巧妙组合,“黑科技”傍身,在创新驱动下成功出圈的网红旅游地,还需积极练好“内外功”,做到“软硬”双提升,才能真正实现“长红”。

让“硬核”更“硬”,就要进一步健全文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全力破解停车难、歇脚难等“老大难”问题,疏通畅心游“最后一公里”;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持续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开发旅游新业态,端出“硬菜”来满足游客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引流后还要千方百计促消费,紧跟旅游消费新热点,通过文旅综合体打造、商圈融合、夜经济多元消费、上下游产业链深度融合等形式,不断创新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把打卡游客留下来“刷卡”,让网红旅游地“硬上加硬”,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让“软件”更“软”,重在提升服务品质,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要打造品牌服务,在提升质量水平的同时增强服务的温度,用贴心的、真诚的服务让游客如沐春风,感受家人般的亲切,传递正能量情绪价值,真正让游客“舒心游”;要以游客为本,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针对游客不同需求,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着眼游客体验优化,满足游客深度游的高体验要求与期望,全力打造“满意游”;要做好行业规范,及时回应游客投诉和质疑,坚决打击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让游客“放心游”。此外,还要结合本地特色,厚植文化内涵,让诗和远方兼修,吸引游客走进来、留下来、还想来。

借力“网红经济”,制定“长红策略”,练好“内外功”,再插上“智慧的翅膀”,“ 网红”旅游定然能够“长红”下去。(丁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7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产业观察 | 福建泉州蟳埔女“爆火”之后,乡村文旅如何“长红”?
...文旅的“春天”。如何让“爆红”带来的大流量转化为“长红”的源动力?这是众多和蟳埔村一样的新晋“网红村”亟需面对的考题。千年古村“厚积爆发”“来啊!来拍照!”春末夏初的泉州雨水
2023-05-06 15:08:00
海报新观察|旅游旺季收官,“网红”日照如何实现文旅“长红”
...市始终人气高涨。“暑期”旺季之后,如何让这座城市“长红”,火热全季,成为日照文旅下半场的课题。“亮”出好家底在解题中“破圈重生”自兔年春节开始,压抑已久的文旅市场真正迎来了春
2023-08-30 14:44:00
...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把这个系统做好,网红才能实现“长红”。网红城市的网红并非贬义,“出圈”要靠“出招”,特色足够鲜明才能脱颖而出。要么以融合创新意,把文、体、旅、商、农等多领
2024-03-07 13:40:00
...期展现出了不同的风采。初代顶流:靠颜值爆火,凭实力长红三亚和张家界是国内旅游城市“初代顶流”的代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两座城市先后将旅游作为城市重点发展领域。一
2024-05-09 08:33:00
...生态的健康发展。三、以深度体验与价值回归实现网红变长红(一)鼓励对“人间烟火”的深度探索,汇聚八方游客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网红旅游城市应该从追求规模化、大众化、同质化的“
2024-05-08 06:55:00
探秘超然楼爆火出圈的背后
...布《人民网评:从淄博烧烤到大明湖超然楼读懂“网红”长红的奥秘》。为进一步梳理复盘以超然楼为典型的网红打卡地走红现象的起因,国家统计局济南调查队近期通过问卷调研和街访相结合的方
2023-04-20 11:45:00
高舜礼:“网红”能否“常红”或“长红”?
...觉得网红既然来了,就尽量留住它,使之“常红”或 “长红”。这到底有无可能呢?需要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一、何谓网红城市?我问过周围几个人,什么是网红,大都只可意会而难于言表的样
2024-04-15 10:11:00
从“网红”到“长红” 各地文旅探路“流量”变“留量”
...“抄答案”,更应关注“解题过程”。实现“网红”到“长红”的转变,既要苦练内功,又要外塑形象,最终赢得口碑。游客在西安城墙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刘潇摄花样多新意足获取流量密码有高
2023-05-15 08:40:00
...才能尽兴。而这,恰是构筑地方文旅产业从“网红”到“长红”的基石。古建与非遗,毫无疑问是太原文旅的“金字招牌”。当古老的建筑与非遗技艺在春节期间焕发出新的活力,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2025-02-09 06:4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当5G信号如繁星般铺满城市的每个角落,基站与机房便成了支撑数字世界的“能量心脏”。然而,这些日夜运转的“心脏”也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
2025-08-29 06:31:00
中科健康用技术创新“榨”出全球第一滴灵芝孢子油,看中药现代化新生——二氧化碳“魔法”榨油 “捕获”中药有效成分编者按质量
2025-08-29 07:37:00
8家宁企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同比去年新增3家解读民企“尖子生”的跃升密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芬芬 通讯员程太兵8月28日
2025-08-29 07:37:00
【2025数博会】从技术赋能到场景落地,大模型与智慧治理实现创新融合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跨行业发挥力量?大模型如何与智慧治理创新融合?8月27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智慧政府及公共资源交易治理交流活动第二篇章“理论与融合”中
2025-08-28 12:19:00
【2025数博会】重庆菲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贝依林:贵州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有很大吸引力
“贵州的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和政府服务给具有很大吸引力。”重庆菲利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贝依林,在参加27日召开的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交流推荐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5-08-28 14:23:00
【2025数博会】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林:数据流通赋能人工智能发展
“在人工智能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当下,数据流通正成为驱动这一新型生产工具发展的关键引擎。”8月27日,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林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交流推介会上说道
2025-08-28 14:24:00
直播预告|直击2025数博会:探秘六大展馆,解锁硬核“黑科技”
8月27日至30日,2025数博会专业展将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门迎客,六大展馆共有375家参展企业,华为、百度、超聚变
2025-08-28 14:24:00
【2025数博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AI驱动科研范式变革
“斯坦福大学《2025年AI指数报告》称,去年全球AI市场规模已突破39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8万亿美元
2025-08-28 14:24:00
【2025数博会】北京合力亿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宏生:客服AI员工开启企业数智化旅程
“大量高重复沟通工作和情绪积累导致的客服行业高流失率问题突出,对企业和员工都是困境。”在27日上午召开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828精选AI企业应用方案宣讲会上
2025-08-28 14:24:00
【2025数博会】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平:与贵州共筑国产化数字生态
8月27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贵州数字产业生态合作交流推介会上,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平介绍公司在黔布局
2025-08-28 14:24:00
果然财经|小瓶酒饮和迷你冰激淋受热捧,“以小切大”占领市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点外卖时,商家附赠的那瓶掌心大小的碳酸饮料;逛超市时,冰柜里码得整整齐齐、一口就能咬下的迷你雪糕——如今的消费市场里
2025-08-28 14:29:00
8月2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百余名记者深入武汉经开区,一系列调研报道生动勾勒出一幅“中国车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2025-08-28 14:34:00
万达影城携手淘票票助推“轮椅友好厅”惠及全国近80城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两周年之际,万达影城作为首席合作院线,与淘票票、阿里公益共同宣布,“轮椅友好厅”无障碍观影项目实现突破性进展
2025-08-28 15:03:00
万达电影暑期档“吃谷”挣了1个亿 爆米花桶成“新型谷子”
近日,万达电影继中期披露净利润同比激增 372.55% 后再传捷报——暑期档IP衍生品销售总额达1.0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4%
2025-08-28 15:04:00
卧兔旗下WotoHub AI小兔数字员工行业首发,创造海外红人营销新纪元
是否大家都有体会:红人营销正从创意campaign变成重复劳动?跨境卖家有好产品、好内容,却总在执行中脱节。人力被机械性工作消耗
2025-08-28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