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浅谈魏延被杀过程及背后的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8 22: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谁也不会想到,诸葛亮的去世,会是魏延生命终结的倒计时。

诸葛亮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会病逝在第五次北伐的军中,蜀汉军都已经在前线屯田了,诸葛亮都准备将北伐长期化,随着诸葛亮的病重,这一切都化为烟云。

诸葛亮在临终前,安排好了一切,不仅告诉刘禅自己的接班人是蒋琬和费祎,同时还对军,队接下来的行动做了安排,诸葛亮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杨仪,安排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诸葛亮还特别交待: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就不用管他,军,队自行撤退。

不久,诸葛亮去世,杨仪率领大军准备撤退,但他摸不透魏延会怎么做,于是派费祎到魏延那里打听,魏延说:

诸葛亮北伐

丞相虽然去世,但是我魏延还在啊,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可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魏延这话摆明了就是一副不听从命令的态度,别说杨仪了,就是诸葛亮在世,大多数魏延也不放在眼里,只是碍于诸葛亮崇高的威望、杰出的能力,魏延敢怒不敢言罢了。

杨仪得到费祎的报告后,知道魏延不可能断后,于是率领大军撤退,让姜维断后,魏延知道后,很生气,就率领本部兵马日夜兼程,赶到了杨仪军,队的前头,等自己的军,队通过后,放火烧掉了栈道。

魏延这是干什么?私自烧毁友军的栈道,这等于是一种攻击行为,魏延的目很简单,就是发泄心中的怒火,给杨仪难堪,但对杨仪来说,就是魏延攻击自己的行为,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栈道不能走了,只能想办法开辟其他道路。

魏延不服从命令

幸好司马懿没追,否则杨仪率领的蜀汉军主力要遭到毁灭性打击,杨仪向朝廷上告魏延谋反,魏延也不甘示弱,也向朝廷上告说杨仪谋反。

后主刘禅拿着两份相互上告的奏书问身边的大臣,到底是谁谋反,董允和蒋琬都认为是魏延谋反,担当杨仪不会谋反。

当魏延率军到达南谷口时,摆下阵势,准备攻击杨仪军,此时的魏延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率领军,队攻打自己人,这就是谋反。

杨仪派王平率军出战,王平不忍心自己人打自己人,在魏延阵前一阵大喊,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样?魏延手下的军,队心中本来就有愧,听到王平的话,一哄而散,魏延傻眼了,无法跟杨仪作战,于是带领亲信和亲人逃走。

杨仪

杨仪派出马岱率军追击,马岱追上魏延并杀了他,将魏延的首级献给了杨仪,杨仪一直被很延所欺负,看到魏延的首级,不由怒从心来,踩着魏延的首级,恶狠狠地说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

勇冠三军的魏延就这样被杀,三族也被杨仪诛灭,那么问题来了,魏延的死到底是谁造成的?

有人说是诸葛亮造成的,诸葛亮明知道魏延与杨仪有过节,还知道魏延不会听从杨仪的命令,还是把兵权交给杨仪,这不等于借杨仪之手杀魏延吗?

那么我就反问一下,诸葛亮不把兵权交给杨仪,又能交给谁呢?

交给魏延吗?魏延不会听从撤军的命令,他得了兵权,肯定会继续北伐,肯定会公然违抗诸葛亮的命令,估计先不论魏延北伐的结局如何,就说魏延不听从诸葛亮命令这事,他对是不对?

魏延与马岱

当然不对了,北伐蜀汉军的主将诸葛亮去世,再北伐下去已经不现实了,魏延虽然勇冠三军,但从他的种种行为来看,他的智商并不高,所谓的子午谷奇谋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而且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猜测他人的基础上,并且会让蜀汉提前与曹魏进行战略决战。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满朝文武都希望暂时休养一段时间,诸葛亮在六年时间中发动了五次北伐,对于蜀汉的消耗是很大的,而且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五次北伐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如果让魏延拿了兵权,发动大规模北伐,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魏延的对手是司马懿,无论是能力、智商、思维,魏延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只能当缩头乌龟,要是魏延北伐,90%以上的机率会被司马懿打得全军覆没,而且魏延喜欢冒险,冒险的成本是巨大的,蜀汉没有实力承担失败的后果,只要魏延有一次失败,就会给蜀汉带来灭顶之灾。

魏延想要北伐是不可能成功的

如果魏延执意北伐,公然抗命的话,等于是撕裂了蜀汉内部,北伐派与反对北伐派的矛盾会变得异常尖锐,整个蜀汉都会被魏延绑架,会导致政治动荡,进而带来灭国危机。

诸葛亮早就看透了魏延,所以兵权绝对不能交给魏延,尽管他是军,队中能力最强、资历最老的将领。

兵权交给姜维行吗?不行,此时的姜维只投降了蜀汉六年时间,而且地位不高,不可能把兵权交给姜维,谁也不放心。

兵权交给蒋琬行吗?不行,蒋琬人在成都,不在前线。

兵权交给费祎行吗?不行,此时的费祎还年轻,资历不够,虽然他是蒋琬之后的第二顺位接班人,但此时蒋琬尚在,还轮不到费祎。

蒋琬不在前线,费祎资历尚浅

还能交给谁呢?没人了,只能交给杨仪,诸葛亮也很无奈,虽然他明知道杨仪与魏延有矛盾,但两的矛盾一般多是魏延惹事,杨仪受气,只要魏延不惹事,杨仪也没办法拿魏延开刀。

诸葛亮让魏延断后的安排同样是无奈之举,如果让魏延当先锋,他要不是撤退,不就影响整支军,队了,让魏延断后,即使有些贸然的行为,也不影响整支军,队。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对魏延是相当关照的,除了刘备之外,诸葛亮是最关照魏延的人,魏延与杨仪闹矛盾时,喜欢拔出刀来,在杨仪面前比划,这都动刀了,肯定是魏延的不对了,但诸葛亮并没有责备魏延,反而是居中调停,这等于是变相包庇魏延。

魏延跟刘琰不和,诸葛亮责备刘琰,让刘琰给魏延书面道歉,以魏延的牛脾气来看,他能够吃亏吗?肯定不会,多半是刘琰吃亏,但诸葛亮却逼着刘琰道歉,这不就是包庇魏延吗?

诸葛亮对魏延一直很好

诸葛亮为什么要包庇魏延?

原因很简单,魏延是个人才,而且是军事上的人才,蜀汉本就缺少人才,在第一代将领去世之后,就出了个魏延,以魏延的能力,算是第二将领中的领头人,而且还是唯一的一个。

这么个光杆人才,诸葛亮能不包庇吗?魏延经常在诸葛亮背后发牢骚,换了其他人早就处罚了,诸葛亮爱惜人才,才没有处罚魏延,而且还一直容忍他的错误。

诸葛亮本人与魏延无怨无仇,根本没有必要在军,队安排上故意害魏延,魏延的最终结局是诸葛亮也没有想到的。

魏延与杨仪相互告对方谋反时,朝廷中的大臣都认为杨仪不会谋反,而魏延会谋反,等于是整个朝廷都站到了魏延的对立面,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蜀汉朝廷认为魏延谋反

原因并不复杂,因为魏延这个人性格高傲,看不起人,很难相处,再加上诸葛亮的包庇,更加横行霸道,导致很多人对魏延不满,这种不满在诸葛亮活着时被压下来,当诸葛亮去世后,这种不满就蔓延开来,导致魏延被朝廷放弃。

就算杨仪不杀魏延,等魏延到了成都,也会被逮捕下狱的,他在撤退过程中攻击自己人就是谋反,而且是实证,刘禅如果念魏延有功,也许会放他一条活路,如果朝廷大臣不满,在一边添油加醋,或者故意陷害魏延的话,魏延多半活不了,毕竟得罪的人太多了。

魏延的死最大原因还是他自己的作死,如果他听从命令,服从管理,会不会死?当然不会,杨仪即使手握兵权,在魏延没犯错的情况下,也不能把魏延怎么样。

但魏延这种悲剧的形成,一方面是他自己性格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刘备、诸葛亮的纵容,魏延几乎是关羽的翻版,继承了关羽的能力,也继承了关羽的性格。

魏延作死

刘备没有资源、财富、宽华富贵可以相许,不像曹操那样动不动就能封侯许官,只能以兄弟情义留住关羽、张飞,刘备的政权就像一家待遇低于同行的创业公司一样,在未成功之前,只能靠画大饼留人,或者容忍一些特殊的行为来留人。

比如关羽,除了刘备之外,谁也不放在眼中,这不就是刘备纵容的吗,你看曹操和孙权手下,有谁敢这样看不起人,犯了法就要受到处罚,但关羽不用,因为刘备为了留人,可以允许他不被处罚,长期如此,自然就让关羽更加高傲。

魏延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刘备直接把魏延从牙门将军提拔为汉中太守时,所有人都震惊了,这可是连升五级,从名不见经传一下提拔为封疆大吏,与关羽地位相当,换了谁都会飘。

听一下魏延对刘备说的话,你就知道他有多逛了,当刘备问魏延当上汉中太守有什么想说的,魏延说道:

诸葛亮与刘备

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掉了他。

这不仅仅是自信了,这是相当骄傲了,这就是魏延,被领导重视提拔之下,心高气傲到了极点,人是会膨胀的,到了诸葛亮执政时,魏延依然我行我素,刘备对待魏延的传统被诸葛亮继承下来,引爆了魏延的高傲。

正是这种纵容,让魏延做出了不可思议的事情,他根本不会计较自己这么做的后果,因为一直有人包庇他,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说诸葛亮害死了魏延,我是相信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在先主刘备死后,不忘遗志的诸葛亮开始了为期十几年的北伐。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诸葛亮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以失败告终。但话又说回来,诸葛亮的身边也的确缺少能够帮助他的得力助手。在姜维归降
2023-09-24 15:03:00
马岱为何要斩杀魏延?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后,马超因病去世,马岱就继承了堂哥的爵位,一直跟随诸葛亮讨伐曹操。又过了十余年,诸葛亮去世。众臣陷入争斗的漩涡。然而马岱却不露声色地一直跟随在魏延身边,因为他在执行一件让人意
2024-06-14 20:56:00
魏延之死的背后,诸葛亮有着什么难言的苦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魏延是一对冤家。魏延在长沙刚刚投奔诸葛亮,诸葛亮就当着刘备的面,要斩了他。而斩杀魏延的理由却是他脑生反骨,日后必反。果然,在多年之后,诸葛亮刚死,魏延就为
2023-01-17 16:11:00
浅谈魏延谋反背后的权力斗争
...的统治地位,集团内部便先后失去张飞、马超、黄忠,到诸葛亮北伐时不得不将军队交给老将赵云、魏延。不久赵云也在第三次北伐时病逝军营,蜀汉大军只剩魏延一人还能扛起军队大梁。而他作为
2023-06-10 17:48:00
魏延起兵反叛,杨仪为何被逼自尽?
诸葛亮死后,魏延起兵反叛,想要抢夺军权,结果被杨仪击败诛杀!按道理来说,杨仪是立下大功的,因为他平定了魏延的反叛,他应该受到嘉奖,结果后续的发展,却出乎了众人的预料,杨仪竟然被逼
2023-08-02 21:27:00
浅析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袭计背后更深的原因
子午谷奇谋是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时,名将魏延提出的计策,“魏延率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偷袭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两军异道会师于长安”。此计的本质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是明,魏
2023-04-25 10:39:00
被刘备视为心腹的魏延,到底怎么得罪了诸葛亮?背后隐秘令人心寒
...帐下无数英雄好汉一向颇受后人喜爱。在这个时期它既有诸葛亮这样千古难遇的谋臣,也有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更吸引了无数豪杰在其手下做事。其中魏延便是刘备手下备受器重的名将,不仅战功
2024-12-25 08:53:00
正史上的魏延和三国演义里的死法一样吗?
...升为汉中太守加封为镇远将军。蜀汉建立以后,魏延跟随诸葛亮开始了北伐。大家都知道魏延是一个武将,在打仗方面有很强的天赋。但是魏延性格暴躁,而且还很高傲,所以身边的官员们都不敢靠
2023-06-01 10:50:00
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另有什么原因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据《魏略》记载: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镇守长安的魏国安
2024-05-18 14: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