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饿一饿,活得更久?每顿饭吃多少好?一文参考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4 13:15:00 来源:小肆说健康

多吃点和少吃点,哪个更健康?对于一些女性来说,可能会认为是少吃点,因为吃多了怕胖,即使是自己爱吃的时候,为了保持好身材,她们也能抵挡住美食的诱惑。

不过对于一些老人开始,可能就会觉得多吃点好了,能吃才是福。特别是当子女带他们的孩子看望老人时,饭桌上,多吃点是他们常说的话。但当让他们多吃点时,这时他们就会说自己老了,多吃点也没用,瘦一点更好。

在现在的生活条件下,个人认为很多人还是比较养生的,家人以及身边的人是注重健康的,觉得少吃点,饿一饿更有利于健康长寿。也有句话说“饿治百病”,饿一饿,真的会活的更久吗?怎么“挨饿”才是科学合理的?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早点健康,会吃,吃出健康!

饿一饿,更有助于健康长寿?

《自然》杂志子刊上饿一项研究发现,小鼠在年轻时期就开始减少食物的收入,并且维持,它们的寿命更长,也更健康。而未能一直维持,老了以后随意饮食的,死亡率会迅速增加。

饿一饿,活得更久?每顿饭吃多少好?一文参考下

美国科学家在猴子身上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他们把200只猴子分成两组,一组控制饮食,一组不控制。最后发现,没有控制饮食的猴子,死了一半,而控制的猴子中大部分都活下来了,只死了12只。

由此可见,从这两个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控制饮食,少吃一点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长寿的。而若是敞开了吃,则容易影响健康,不利于长寿。

如果天天都敞开了吃,人体摄入的总量很容易超标,平时再不运动的话,带来的影响更大。而长期吃太多,容易肥胖,长期肥胖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比如胃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寿命。所以这么一对比,说很多疾病跟吃撑了吃太饱有关,是有道理的。

有的人少吃之后身体健康状态有所好转,但有的人少吃之后,身体却越来越差了,疾病风险增加了,这是为什么?

虽然都是少吃,但是不同人对少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走入了误区,最后给身体带来的可能就是负面的影响了。看看下面这3种“少吃”,你属于哪一种?

饿一饿,活得更久?每顿饭吃多少好?一文参考下

①每顿吃的食物种类并没有减少,食物的摄入量相对减少了,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天三顿饭。

②不是每天都吃三顿,基本是两顿,吃早饭和午饭或者只吃午饭和晚饭。也有的人一天只吃一顿。

③肉类食物的摄入量减少了,甚至不吃,吃素食。

如果你是第1种吃法,个人觉得这对身体健康应该不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是有益处的。而如果是第2或第3种,时间久了或就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增加患病风险了。

另外大家也要注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合理的调整饮食,因为可能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比如体重过轻的人,BMI低于18.5,其实他们是有必要适当增重的,更准确的说是增肌。体重过重不好,过轻也不好,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来说,肌肉太少,会影响骨骼健康,也会影响到身体活动,会容易增加跌倒的几率。

饿一饿,活得更久?每顿饭吃多少好?一文参考下

每顿饭吃多少比较好?

因为每个人的饭量不一样,从事的工作不一样,消耗的体力不同,每顿吃多少比较好,因人而异。

建议大家每顿吃七分饱,比较有益健康。吃多少才算吃到7分?这个其实也没有标准,要看每个人的感觉,当吃到这个程度时,你的胃可能并没有满,但是吃到什么程度,自己会有所感觉的。

一般来说,当你感觉继续吃下去也行,此时放下筷子不吃也行,就可以算是七分饱了。这时候你已经不是很饥饿的状态了,但对食物的热情有所下降,这个速度可能也没有一开始那么快了。

有的人一饿就会心慌,是怎么回事?该怎么缓解?

对于有低血糖的人来说,可能就会出现,还会伴有手抖。平时饮食毫无规律,不健康不合理饿人要注意,早点调整,均衡营养。除了要关注高血糖,也要关注低血糖,其水平不是越低越好。

这时候,可以及时吃点含糖分的食物,及时补充。这类人群平时可以在身上带几块糖果,生活中要规律饮食。

饿一饿,活得更久?每顿饭吃多少好?一文参考下

对于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的人来说,也可能会出现,因为它是分泌激素的,它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影响到激素水平,影响到正常代谢,引起一饿就心慌、手抖。

一般情况下甲状腺功能出现亢进的人,身体往往还会伴有出汗、多食、容易激动、失眠、烦躁不安等不适表现。我经常出现,建议及时排查下,不要不当回事,以免时间长了带来更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饿一饿,活的更久,是有道理的,多项研究都证实了适当控制饮食有助于健康长寿。不过大家要正确理解,科学的少吃,要避开错误的方法,不要盲目挨饿,更不要盲目跟风断食,要从自己饿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调整饮食。建议大家每顿饭不要吃太饱,吃到七分饱即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4 23: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寿命的长短能从“外貌”上看出?一文参考下
如今社会发展速度非常快,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事物出现,很难想象再过二三十年之后,世界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如果想看得更远,那么就要活得更久,亲眼看见这个世界的发展,但是人吃五谷总会生病
2023-03-07 22:41:00
长寿和哪些因素有关?或许和你想得不一样,一文了解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遵循一些准则来延长寿命,尤其是60岁以后,这4项长寿准则尤其重要。多少岁才能称得上长寿呢?长寿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认为7
2023-01-28 22:07:00
体重和寿命有关?60岁以后,胖点好还是瘦点好?一文参考下
人有高矮胖瘦,在现代人的审美里,瘦是要比胖更有优势的。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体重开始关注,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瘦”其实不一定就是好的。比如根据《柳叶刀》杂志所发表
2022-12-29 21:01:00
60岁后,老来瘦还是发福好?一文参考下
我们的生活条件在不断的改善,饮食也日益丰富,所以就导致很多人体重变得超标,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老年发福的情况也更加常见。对于体重过重问题,很多老年人都担心自己出现高血压、高血
2022-12-24 19:53:00
“烟酒不沾,寿命却更短”,问题到底出在哪?一文为你讲出内幕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烟酒不离手的人却享有长寿,而一些远离不良习惯的人却早早离世。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到遗传、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 吸烟
2024-06-04 17:50:00
为何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一文分析原因
一直以来,长寿都是人类终极目标。毕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万年富贵。据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分别为73.9岁和77.3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人
2023-05-18 23:04:00
50岁之后,太瘦或者太胖都有哪些坏处?一文说清楚
女性过了50岁已经进入了更年期,体内的雌激素分泌越来越少,容易导致卵巢功能衰退,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容易出现激动,亢奋,失落等表现。进入中年时期,女性的代谢率降低,容易形成脂肪
2023-03-07 13:20:00
6个“增寿”好习惯,一文学习下
对于老年人来说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情况功能大不如前,尤其是55岁之后,也是面临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年龄增长,各项器官功能逐渐退化也是疾病爆发的时期
2023-07-03 21:43:00
A型、B型、O型、AB型,分别有哪些健康特点?一文了解下
在进行无偿献血的时候,往往会收到工作人员给我们制定的“小册子”,在小册子上,会标注我们具体的血型。这往往也是很多人第一次得知自己血型的途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出现血型差异?这也
2023-01-28 20: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西医结合量体裁衣式服务,思南中医院这场健康活动好有料
9月16日,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积极响应国家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号召,组织来自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5-09-17 13:40:00
菏泽市疾控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城区商场开展宣教活动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9月15日—21日是第7个“9·15”减盐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人人行动、全民控盐”。9月15日下午
2025-09-17 10:34:00
四川友谊医院熊瑛:深耕呼吸内科领域,帮助患者走出“呼吸之困”
每到秋冬季节,总是开始反复咳嗽、动辄气喘,甚至夜里被呼吸憋醒……如果这些症状您并不陌生,那么也许该给您的呼吸多一点关注
2025-09-17 10:41:00
朱毅: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
中新经纬9月16日电 题: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作者 朱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最近预制菜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2025-09-17 07:45:00
花样菏泽 小城大爱①人间烟火气,最美“曹州味”
大众网记者 刘亚 菏泽报道美食,是游客打开一地文化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最直接的、最深刻的构成。循着香气
2025-09-16 11:02:00
惊艳亮相《赴山海》,爷爷的农场A2水牛纯牛奶以高品质重构饮奶新体验!
近日,备受瞩目的武侠剧《赴山海》正式开播。当观众沉浸于热血江湖与侠义情怀时,不少细心用户还在该剧片尾惊喜发现了“老朋友”——“爷爷的农场”熟悉的身影
2025-09-16 11:11:00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受邀参加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与各界代表共话全球健康治理
9月13日上午,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刘谦主持,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2025-09-16 11:55:00
郑州尖峰:做全飞秒手术,严格的术前检查有哪些?
近视手术到底能不能做?有没有后遗症?咱们不妨一起来听听那些近视手术史多年朋友的真实感受。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做过才有发言权
2025-09-16 11:55:00
郑州长江中医院“专项助孕生育补贴”正式开放! 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好孕桥”计划启动
9月14日上午,“助力生殖健康,筑梦新时代家庭”,送子公益基金11周年庆典暨“好孕桥”公益计划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本次活动由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主办
2025-09-16 11:56:00
脸上斑总消不掉?别再乱花钱了!中医:先把气血运行通道打通才是关键
脸上的黄褐斑,简直就像个甩不掉的“顽固分子”。很多人总觉得长斑只是脸的表皮问题,一门心思抹精华、做项目,却始终跳不出“祛斑—反弹”的怪圈
2025-09-16 11:57:00
前列腺增生高危人群:这些信号你一定要注意!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关注前列腺健康。数据显示,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已超过50%,70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80%
2025-09-16 11:59:00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科普:影响生育力的几大因素,你了解吗?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作为河南省内专注于女性健康与生殖医学的专科机构,结合临床案例与科研成果,系统梳理了影响生育力的关键因素
2025-09-16 14:20:00
就在明天!临沂市中医医院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义诊活动等您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萍 刘淑敏金秋九月,清风送爽,正是收获健康与美好的时节。2025年9月16日上午,临沂市中医医院将联合市疾控中心
2025-09-16 14:52:00
权威白癜风专家济南一对一会诊,广受患者高度好评!
“医生,我家孩子脾胃不好,不能吃药,在县里医院照光照的皮肤还起泡了,还有什么治疗方法吗?”“孩子如果年纪小,皮肤娇嫩,脾胃还没有发育成熟
2025-09-16 15:59:00
烟台疾控科普:骨质疏松≠老年病!11点提示打破防治误区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
2025-09-16 1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