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郑州富士康停产,苹果产业链转移?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2-12-25 11:28:00 来源:财经风云

曾经,果链企业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比如,立讯精密“抱住苹果的粗腿后,市值迅速攒起到两千亿。但最近一段时间,果链也不再那么受欢迎。

今年以来,果链龙头的资本市场表现远远跑输了大盘。蓝思科技、欣旺达、立讯精密股价跌幅在30%-50%之间。而上证指数跌幅是16%。

果链资本市场表现不佳,除了苹果转移成本压力下,越来越薄的利润外,与业务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多少有一定关系。近期,就有不少传言,苹果产业链要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一直跟踪苹果的分析师郭明錤也发布推文,称苹果三年内要让美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去中国化”,这将占到出货量的25%-30%。

实际上,苹果产业链转移的论调已经有了很多年,但大多雷声大雨点小,其中国供应商的数量占比反而在提升,由2019年的45%提升至2021年的48%。那这次苹果真的能够顺利摆脱“中国依赖症”吗?

1苹果本次加速产业链转移,与降低成本、政治风险等老生常谈的因素关系不大,主要是郑州富士康的停产,使苹果部分产品交付周期延迟了2倍,刺激了苹果要着手解决供应链过于集中的问题。

2苹果产业链转移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支持。东南亚既没有完善的供应链配套体系,也没有足够的工程师人才。苹果需要果链企业到海外建厂,以解决东南亚的人才、基础设施等问题。

3苹果离不开中国制造,但中国制造要降低对苹果的依赖。由于壁垒低,果链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被替代风险越来越大。果链企业需要攻进产业链核心领域,这不仅关系果链企业自身的业绩,也关乎国内制造业升级。

/01/苹果想要产业链大转移

前不久,华尔街日报甩出一则重磅消息:苹果计划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亚洲其他地区来生产苹果产品,尤其是印度和越南。无独有偶,一直跟踪苹果的分析师郭明錤也发布推文,称苹果三年内要让美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去中国化”,这将占到出货量的25%-30%。

苹果想要产业链大转移,不单单是外媒的捕风捉影,也可以在苹果的业务战略中看到。

苹果在今年9月,就计划向印度展开新一轮多达10亿美元的投资,并且要求鸿海、和硕、纬创等代工厂在印度的产能提高3倍。而印度也正积极拥抱苹果的产业转移。比如,今年早些时候,印度计划提高对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制造商的财务激励,旨在吸引苹果、戴尔、惠普和华硕电脑等公司,希望它们在当地设厂生产或扩大生产规模,特别是希望说服苹果在当地生产iPad平板电脑。

苹果想要加速产业链转移,除了老生常态的降低成本、潜在的政治风险外,本次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郑州富士康11月因疫情造成的iPhone减产刺激了苹果公司。郑州富士康工厂有近30万工人,苹果的iPhonePro系产品,一度有85%的出货来自于这里。

郑州富士康停产后,直接对苹果的产品交付产生了巨大影响。iPhone14Pro/14ProMax公开发售10周后,消费者下单所需等待收货时间为37天。而在iPhone13和12代时,这个时间分别仅为15天和2天。

有行业观察人员表示,“虽然此次郑州富士康停产属于偶然事件,但也提醒了苹果要着手解决供应链过于集中的风险。因此在今年年末,陆续有苹果加速产业转移的消息传出。

实际上,苹果想要产业链转移并不是一个新事件。过去几年,苹果陆陆续续一直有苹果产业链转移的打算,比如在较早的2017年,苹果就将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放在印度,苹果与印度一番交涉后,印度也为苹果开了绿灯,为了让苹果扩大在印度的生产,印度政府批准

对用于生产苹果手机零件的关税豁免。

但从结果上看,苹果的产业链转移并不顺利,虽然印度也给苹果带来了税收等优惠政策,但从2018年到现在,苹果印度工厂只由7家增长到了9家。那么,苹果这一轮产业链大转移,能得偿所愿吗?

/02/苹果产业链转移离不开中国制造铺路

苹果产业链很难离开中国制造,一个事实是苹果虽然多年前就提出去中国化,但中国工厂的占比在提升,中国供应商数量占比由2019年的45%提升至2021年的48%。

苹果离不开中国制造,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市场承接,并且即使进行产业链转移,也离不开中国制造为其铺路。

具体来说,苹果产业链迁移不能只看成本,还要看是否“合适”,苹果既要求成熟的产业链配套也要求一定规模的工程师人才。成熟的产业链配套很好理解,产业链越完善,苹果产品组装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但工程师人才可能被忽视。很多人以为,中国工厂主要做代工,对人才要求较低。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美国政府曾问苹果为什么不能将中国的就业机会留在美国?苹果公司回答,美国人才过于集中在两端,但在中间没有足够的工程师规模,因此无法承接供应链的转移。

苹果供应链需要足够多的工程师,是因为供应链要协助苹果完成NPI(新产品引入),即工厂需要协助苹果将设计图落地成实际的产品,而产品落地中,有很多未知know-how,需要工艺去克服,富士康甚至有时要为苹果的新工艺摸索几个月时间。因此,苹果供应链不仅需要基础的装配线工人,也需要一定的工程师数量,负责产品攻关。

而中国之外的东南亚市场,并没有完备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和高级工程师。以最有可能潜力承接中国市场的印度为例,不用说完善的制造业设施,印度作为内陆国家,面积与我国相差不大,但其国内甚至还没有高铁。

而在人才方面,印度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4年,而我国在10年左右,受教育年限较少,也制约了印度的人才规模。人才密度低,对印度的产业结构也产生了影响。印度通过资本刺激多个产业,但劳动和人力密集型工业、电子组装,都没有发展起来,反而是不需要太多人工的制药、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了很好的发展。

所以,为了解决人才和技术问题,东南亚不仅要自身投入重金,还需要海外先进企业投资,来缓解人才短缺的压力,提升技术能力。实际上,引进外资也正是我国制造业崛起走过的路,典型案例就是随处可见的合资厂。

由此,东南亚等国想要承接苹果产业链,不仅要靠苹果赏饭以及自己努力,甚至还要靠其他国外制造业的支持,比如,印度、越南的苹果工厂,很大构成都是国内果链龙头在海外布局,其中越南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工厂都是国内企业在建。

果链龙头布局海外,很大程度是因为苹果的意志。苹果本身的生产制造不能停且要保持稳定供应,意味着中国供应商所占份额会相对保持在高位,新扶持的某地供应商所占份额会小,而这又会导致新供应商无法完成资本积累去扩大规模,扩大不了规模最后生产大头还是要在中国。所以,为了产业链的平稳转移,苹果要求很多国内果链龙头率先到海外建厂。

虽然,苹果离不开中国制造,但是中国制造却要降低苹果依赖症。

/03/中国制造要降低苹果依赖症

降低苹果依赖症既是国内制造企业的需要,也是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要走的路。

对于果链企业来说,虽然搭上苹果的快车仍是它们的最好的选择,但果链企业们的业绩回报也在变低,比如,果链企业的利润在变薄。根据央广网报道,2021年,只有三分之一的果链企业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

果链利润变薄也不难理解,在产品创新达到瓶颈后,苹果开始压榨供应链成本,以截取最大化利益。国际市场调研机构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曾指出,苹果为了降低成本,进一步压缩供应商的利润空间,给其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

不仅是利润变薄的问题,果链甚至有被随时替换的风险。如近日,歌尔股份就发布公告称,“公司某款产品被海外大客户暂停生产”,公告发布后,歌尔股份当日跌停。而此前,欧菲光被剔除国联后,也出现了营收腰斩,利润巨亏的情况。由此,果链企业出于自身业务的稳定,也要摆脱苹果依赖症。

更重要的是,这关乎国内制造产业的升级。日韩完成了产业升级成为了制造业强国,而拉美国家却没有摆脱低端制造,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停滞。

拉美国家制造业停滞是国家贸易保护以及本国企业安居产业链中下游的产物。拉美制造业通过进口替代战略发展本国制作业,既制约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本国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

但此举也导致了,国家拿巨额社会资源去补贴本地那些竞争力低下的企业,而本国企业受益于资源补贴也没有动力去进行技术攻关,从而出现了长期的制造业停滞。

而反观完成制造业升级的日韩,其早期虽同样实行过进口替代战略,但在本国制造业奠定基础后,日韩逐渐取消贸易保护政策,让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进行充分竞争,而本土企业也在竞争中,逐渐完成了制造业升级,甚至在制造业的核心领域-半导体中建树颇多。

如今,我国制造业的宏观环境与日韩类似,政府鼓励本土制造业与海外企业进行完全市场化的充分竞争。剩下的就看国内企业能否像日韩一样,向产业链的更高环节取得突破。这个过程中,阵痛虽有,但希望更在前方。

郑州富士康停产,苹果产业链转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8 1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富士康逆流回中国,郑州工厂招工五万人,只为苹果新机备货
...8 月 5 日报道,近年将低端制造业逐渐转向印度和越南的富士康,近日却出现了逆转。逆转指的是 7 月下旬河南省政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郑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富士康宣布,将在郑州
2024-08-14 13:51:00
重金激励下的富士康员工:留岗过年,月薪近2万
这个春节,于富士康而言,有着更深远的价值与意义。正月初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下称“港区”)的不少大街上,街边的店铺还没有开门营业,一片冷冷清清的状态,但人在富士康郑州科技
2023-01-29 16:41:00
富士康在印度受挫,在郑州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还是中国制造可靠
日前消息指富士康宣布在郑州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此前它一直推动印度制造,如此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显示出富士康在印度多番努力之后,终于还是认清了现实,印度难以担起富士康的事业。此前
2024-01-20 09:49:00
...制造业向东南亚、南亚等地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下,富士康作为苹果手机生产链巨头,近几年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到了印度、越南等地,但最近却出现了逆转。富士康日前宣布将在河南郑州投资1
2024-08-19 10:46:00
“果链”企业的下一站,只剩越南和印度?
...链”企业也早已开始加大招聘计划。近日,就有媒体报道富士康通过员工奖励来抢人,而且奖励还不断加码,从5月初每人1500-2000元的返费奖金涨至3000元
2023-05-31 13:00:00
马斯克一语成谶,富士康代工梦碎
...他看来,相对于制造手机,造车非常复杂。“你不能走进富士康,然后说,给我造台车”。 马斯克知道苹果在紧锣密鼓地筹备造车,但对后者的具体计划并不一定了解。但对富士康来说,为苹果
2024-03-21 16:37:00
抄西安作业,郑州也想争“新能源第一城”?
...郑州来说,则具有里程碑意义。新郑机场往北数百米,是富士康郑州科技园。过去十几年,富士康一直是郑州的城市名片,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是郑州经济的“发动机”。然而最近两年,受
2023-07-24 17:35:00
富士康撤离已经开始,120万员工何去何从?比亚迪能否撑起就业
郭台铭作为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后,准备进入政坛。为了获得支持,接受采访时说出:应该让台湾省相关部门负责外销与内销台商的查税工作,台湾拿大头,税收最高应该给台湾省
2023-05-25 15:12:00
iPhone15细节提前曝光!富士康已试产
...场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供应链的变化。最新消息显示,富士康内部已经开始试产iPhone 15 原型机。同时,A股面板龙头京东方A(000725
2023-01-11 08:3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数据赋能驱动信用创新 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指导全省农商行创新资金流信用信息应用破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筹推进下,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于2024年10月25日正式上线
2025-04-03 09:51:00
特朗普关税大棒落下,黄金价格再创新高,美股指期货、日韩股市暴跌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后,美国纽约股市主要股指期货在盘后交易中遭遇暴跌行情
2025-04-03 09:56:00
中油资本:2024年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46.52亿元,同比减少8.14%
4月2日,中油资本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90.24亿元,同比增长0.08%,实现净利润99.00亿元
2025-04-03 09:56:00
激活金融服务“向新力”!威海银行2024年信贷“路径图”来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随着2024年财报的披露,多组数据反映出威海银行高质量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扎实推进
2025-04-03 09:56:00
树立行业标杆,锦绣商会推动私募投资标准化
【香港】——创立于1987年11月12日的锦绣商会今日迎来成立37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香港及亚洲地区领先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行业协会
2025-04-03 09:56:00
渤海租赁:2024年实现净利润9.04亿元
4月2日,渤海租赁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4.31亿元,同比增长14.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盈利9
2025-04-03 09:57:00
越秀资本:2024年实现净利润22.94亿元
4月2日,越秀资本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2.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94亿元,经营业绩保持稳定
2025-04-03 09:58:00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已突破8万户
据媒体报道,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已突破8万户。据了解,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成立于2011年4月,总部设于上海,2021年获原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私人银行持牌专营机构,后于2022年初正
2025-04-03 10:00:00
3D摄像头板块低开,立讯精密(002475.CN)跌8.72%
【财华社讯】今日早盘,截至09:30,3D摄像头板块低开。立讯精密(002475.CN)跌8.72%报35.92元,水晶光电(002273
2025-04-03 10:02:00
助力提振消费!威海银行2024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94%
随着2024年财报数据的公布,上市银行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浮出水面。2024年,威海银行坚持“以平台为中心,线上线下联动发力
2025-04-03 10:03:00
“80后”王承彬出任聊城兴业控股总经理,此前将帅已多次换任
泰山财经记者 张琴 实习记者 曹鑫鑫日前,聊城市兴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聊城兴业控股”或“公司”)迎来新一轮管理层优化调整
2025-04-03 10:05:00
“燕窝第一股”利润缩水背后:市场鱼龙混杂,重金营销效果难显
泰山财经记者 张琴 实习记者 曹鑫鑫近日,“燕窝第一股”燕之屋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净利润为1
2025-04-03 10:06:00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近年来,济阳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2025-04-03 10:08:00
底价3.09亿元,烟台恒昇置业国有股权第六次挂牌转让
泰山财经记者 李迪 实习记者 郑旭雯据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信息显示,4月2日,烟台高新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下称“烟台高新建投”)挂牌转让所持有烟台恒昇置业有限公司(下称“恒昇置业”)100%国有产权及债权
2025-04-03 10:08:00
服务乡村振兴大局 谱写同业合作新篇——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农发债营销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积极加强与同业沟通对接,以农发债为纽带,增强互信、凝聚共识。今年以来,该行辖属泰安市分行累计营销地方农商行认购农发债1
2025-04-03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