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抄西安作业,郑州也想争“新能源第一城”?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7-24 17:35:00 来源:盒饭财经

撰文 | 刘星志

编辑 | 王靖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从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往东南,穿过乡村和农田,驱车30公里,一连扇崭新的工厂赫然眼前。

这片工厂园区属于比亚迪,7月19日,比亚迪海豹DM-i首批量产车于此下线,将于本季度投放市场。这是郑州比亚迪投产的首款全新车型,预计月产能可达3万辆。

抄西安作业,郑州也想争“新能源第一城”?

海洋网迎来“河南造”,只是比亚迪实现其新能源愿景道路上的一小步,但对于郑州来说,则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郑机场往北数百米,是富士康郑州科技园。过去十几年,富士康一直是郑州的城市名片,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是郑州经济的“发动机”。然而最近两年,受全球智能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下滑、自然灾害等影响,郑州经济动能疲软,逐渐降速。

过去两年,郑州GDP增速分别为4.7%、1.0%,在24座万亿GDP城市中排名倒数,随着经济降速,郑州与老对手青岛、长沙的差距正慢慢扩大。但相比青岛长沙,更令郑州焦虑的,是400多公里外西安的崛起。

此前,郑州、西安同属“国家中心城市”,但不论是人口还是GDP,郑州始终压老邻居西安一头。2018年,郑州GDP首破万亿,到了2020年,西安才加入“万亿俱乐部”。

然而随着新能源浪潮奔涌而来,西安近两年来开始发力。2022年,西安以101.52万辆新能源车产量,超过上海,夺得“新能源第一城”的桂冠,虽然今年上半年,西安又被上海反超,但在今年一季度,西安以7.6%的GDP增速,在24座万亿城市中领跑。

西安的亮眼成绩,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早早引入比亚迪,把握住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发优势,于是,不甘落后的郑州也开始“抄作业”,在2021年9月牵手比亚迪。虽然错失了先发优势,但随着比亚迪工厂投产,郑州有了上牌桌的筹码。

可郑州的野心显然不止“上桌”,去年8月,郑州市委书记安伟透露了郑州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新目标——“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今年4月,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揭牌;6月,郑州市市长何雄会见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力一行,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

短短两年,富士康转型,联姻比亚迪,和特斯拉眉来眼去,新能源浪潮下,郑州不仅不想“掉队”,还想“反超”,甚至“夺冠”。

01 现代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二者往往相辅相成。大城市拥有土地、劳动力等生产力要素,因此,一座城市有时候能够决定一家企业的命运。

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落地上海,与上海临港签订合作协议,仅仅一年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投产。

这一年也成为特斯拉“触底反弹”的转折点。入沪之前,特斯拉深陷“产能地狱”,入沪后,临港工厂成为特斯拉撬动全球市场的支点。

在地图上,临港超级工厂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点,但其背后的上海和长三角密密麻麻的道路、厂房、港口,提供了汽车零部件全生态链。从生产、消费、出口,以及政策优惠等各方面因素考虑,特斯拉在全球都再难寻觅第二个上海,因此,今年4月,特斯拉第一个海外储能超级工厂再次选择落地上海。

各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于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大企业进驻往往是“锦上添花”;但对于其他城市来说,一家大公司、一个产业往往能带动整个城市的产业升级转型。在这一点上,中西部大城郑州、西安都深有体会。

在人们印象中,西安以旅游而闻名。这里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秦的发源地,汉唐时期,这里唤作“长安”,是当时的世界中心。相比之下,更靠近中原的郑州,是夏、商的都城,年代太过久远。

软实力上,西安强于郑州,但过去十几年,通过引入富士康,郑州成为了世界知名的“苹果城”,巅峰时期,每两部iPhone,就有一部在郑州组装,富士康也成为了郑州最重要的一张名片。

然而,经济有起落,产业有周期,近两年来,“新能源”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词之一,西安20年前埋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两座城市的命运开始轮转。

2003年,还在卖电池的比亚迪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厂,获得车辆生产牌照。落户西安不久,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就许下宏愿:“比亚迪要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在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

彼时,王传福的豪言被业界视为比亚迪营销的手段,如今回头看,这次合作为西安新能源产业崛起埋下了种子。

抄西安作业,郑州也想争“新能源第一城”?

2022年全年,比亚迪售出186万辆电动车,超过特斯拉,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作为比亚迪进军汽车制造的“天使投资人”,西安也获得回报,摘得2022年全国“新能源第一城”的桂冠。

这两年的西安有多春风得意,郑州就有多落寞。一方面,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另一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震荡,与富士康高度绑定的郑州也受到波及。

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1亿台,同比下降11.3%;同年河南省出口手机2547.9亿元,同比下降6.6%。

此外,随着贸易战加剧,“果链”迁移传闻甚嚣尘上,作为“果链”在国内的枢纽,富士康和郑州陷入舆论漩涡。

02 人口红利是过去几十年中国崛起的关键词。“那时候(90年代末)我们在郑州做项目,公司几乎所有产品设备都需要进口,因为国内造不了。”一位资深外企工程师对字母榜表示。

当时即使是郑州这样的大城市,也缺少像样的基础设施,更遑论先进的工业产能,所有生产要素里,唯一不缺的可能只有劳动力。

而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基建的推进,到2010年前后,情况已经大为改观,这年7月,富士康正式签约入驻郑州。

抄西安作业,郑州也想争“新能源第一城”?

郭台铭

“我之所以将产业选择在郑州,是因为我看上了这里的飞机场、人口和位置。”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完成基础工业化后,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需要一只“头雁”来盘活整个产业链,富士康的落地进一步释放了郑州的人口红利。2009年,郑州人口752万人,但仅仅五年后,2014年,郑州人口突破千万。当然,整个中国当时都处在高速发展阶段,2016年,老邻居西安人口也突破千万大关。

富士康入驻后,郑州走上发展快车道,从2010年到2020年,郑州GDP从4000亿元增长至1.2万亿元。郑州联姻富士康成为“苹果城”,也成为观察中国“世界工厂”成长史的一个切面。

但当下,人口红利消退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东部沿海省份制造业升级,各地开始了“抢人大战”。从2020年到2022年,河南人口从9941.2万降至9872万,而陕西人口从3954.7万微增至3956万。

人口变动对于一地经济而言,可谓草蛇灰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与当地企业发展情况息息相关。究其根本,郑州经济阵痛,源自其错失了本轮产业转型的先机,想要重振旗鼓,郑州需要一个新支点——新能源。

目前,郑州航空港着力发展“4+3+3”产业体系(即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4大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3大战略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会展商贸、创意时尚3大现代服务业),其中,以比亚迪为龙头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重要板块。

虽然错过了先发优势,但郑州最不缺引进和追赶的经验。

正如富士康从深圳“北上”郑州,同样的剧情正在比亚迪身上上演。郑州比亚迪2021年9月签约,37天内实现项目开工,仅17个月便顺利投产,创造“河南速度”。从地图上看,比亚迪郑州工厂与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相距不到30公里,短短数十公里,郑州的两个时代泾渭分明。

当然,发力汽车代工的富士康也不甘落后,今年4月,富士康宣布在郑州成立“新事业总部”。据证券时报报道,今年6月,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已开始在郑州围绕电动汽车、电池两大业务板块进行招聘。正如特斯拉入沪给国内新能源市场带来“鲶鱼效应”,比亚迪入豫,也有望成为河南汽车产业的“鲶鱼”。

03 据河南日报报道,就在“河南造”比亚迪海豹DM-i量产车下线同时,工厂新一轮大规模招聘开启,岗位包括操作工、维修工、喷漆工、质检员等。

今年上半年入职比亚迪郑州的一位员工向盒饭财经透露,和他同期面试的有好几百人,园区工厂和宿舍已经建好一部分,好些地方还在施工,渣土车来来往往。

抄西安作业,郑州也想争“新能源第一城”?

王传福曾说过,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快鱼吃慢鱼”,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城市。“河南速度”背后,是郑州面对城市产业升级“快鱼吃慢鱼”形势下的危机感。

实际上,郑州不缺乏汽车工业基础,早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汽车工业就被定为郑州的优势产业之一,东风日产、上汽等企业都在郑州拥有工厂。

然而在新能源面前,庞大的传统产能随时有可能崩塌。2022年,郑州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6.98万辆,同期西安、上海、深圳产量均在百万上下,就连曾在汽车行业默默无闻的合肥,也凭借蔚来站住了脚,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郑州两倍多。

焦虑之下,去年6月,郑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以上、50亿元以上企业2-3家,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力争达到30%。”

2022年,比亚迪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99.5万辆,占西安全年新能源车产量的98%。和西安一样,郑州产能破百万的预定目标,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比亚迪。根据公开信息,郑州比亚迪工厂一期项目规划产能达到40万辆,规划产能60万辆的二期项目也已开建。

目前,“百万产能”仅仅是规划,生产端和消费端能否支持规划100%落地,还是未知数。此外,与已经年产百万的西安相比,比亚迪郑州工厂仍然在建,“特斯拉落地郑州”目前也止于传闻和猜想,“全球最大系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目标能否落地还存在很大变数。

但即便如此,单单是比亚迪工厂落地投产,就足以让郑州和其他发力新能源的城市感到振奋。从0到100万辆,西安用了20年,假如比亚迪郑州规划产能如期落地,这一时间将进一步缩短为5年。

当然,这期间一定伴随着一些老牌车企,以及背后城市的没落,但同时,一座座新的“汽车城”将崛起,西安、郑州,以及长沙、合肥,正在努力跻身第一方阵,成为“汽车城”样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猛将上位,外贸第一城易主了
...需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数据变化背后是产业的新动向。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仍在继续带动一波新兴外贸城市“冒头”,曾作为中西部城市外贸增长“法宝”的电子信息产业再次“卷土重
2024-07-19 06:32:00
争夺中部航空第一城!这三大城市,拼了
...说,如果没有后来的黑天鹅,郑州基本坐稳了中部航空第一城的宝座。 但人算不如天算。黑天鹅三年期间,全国航空客运量基本腰斩,武汉在2020年影响最大,其客运量排名当年就腰斩,排
2024-12-20 12:14:00
最近,新能源汽车再度成为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5次明确提及汽车,其中有3次提到“新能源汽车”,1次提到“电动汽车”。这释放出强烈信号,产业新风口已至。同时,全国各地公布20
2024-03-18 13:11:00
郑州国际陆港新址建设加速推进
...空港区,总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其中西作业区定位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服务中心,东片区将致力于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成后将具备中欧班列年发运“万列千万吨”的承载能力。新华社记
2023-10-13 19:36:00
中欧班列运输能力持续增强
...4%和9.6%,部分弥补了传统市场需求不振带来的影响。助力新能源汽车走出去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小幅下滑,但整车出口同比增长70.6%,新能源汽车出口更是同比增长11
2023-05-29 05:47:00
郑州国际陆港专用铁路正式通车
...为核心,打造国际班列集散中心区;以西站为核心,打造新能源汽车物流服务区;围绕“两站”,拓展布局大宗物资供应链、保税功能拓展、商贸配套、水港协作战略预留、新兴物流战略预留区等五
2024-06-30 17:58:00
河南郑州:中欧班列助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带来了新的机遇。“2022年,中欧班列(郑州)首次始发新能源汽车出口专列,这也让国产品牌的新能源整车能够‘坐’着中欧班列(郑州)远销欧洲。我们抢抓机遇,积极对接客户需求,今年
2023-09-18 22:29:00
金融为民,温暖一城! 郑州银行“银社共建”助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求“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郑州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
2024-07-15 11:48:00
这一次,终于轮到西北第一城了
...等产业巨头的强力支撑,西安首度超越上海,正式问鼎“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今年一季度,西安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1.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2.8%,带动GDP同比增长7.6%
2023-05-19 15:3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国电投置业(雄安)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能源类央企市场化疏解加速提质 国电投置业(雄安)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10月28日,国电投置业(雄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投置业”)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
2025-11-01 07:37:00
韩文博辞任邮储银行董事
10月3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公告称,韩文博先生因工作调动,辞去本行非执行董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委员职务。
2025-10-31 12:51:00
“扶贫领导”直播送钱?毕节警银联动识骗局 避免群众经济损失
2025年10月29日,毕节农商银行经济开发区支行凭借员工高度警觉性和高效的警银联动机制,成功识别并拦截一起冒充“国家扶贫领导”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025-10-31 13:30:00
星图测控等在内蒙古成立太空科技公司
近日,内蒙古星箭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曹靖,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通信设备制造;导航终端制造
2025-10-31 13:48:00
捷成股份等在北京成立文化科技新公司
近日,捷成新媒(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郝宁,经营范围包含:电影发行;电影放映;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捷成股份(300
2025-10-31 14:12:00
慧博云通新设科技公司,含AI相关业务
近日,慧博金信(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
2025-10-31 14:12:00
小米等在浙江成立智屏视界科技公司,含AI业务
近日,浙江智屏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会议及展览服务;服装服饰批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
2025-10-31 14:12:00
锦波生物等成立锦理医疗科技公司
近日,深圳锦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峰,经营范围包含:第一类医疗设备租赁;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化妆品零售;化妆品批发;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
2025-10-31 14:12:00
20个一等奖!齐鲁制药集团在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斩获佳绩
10月25日,第46次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在福建福州落幕,齐鲁制药集团旗下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
2025-10-31 14:13:00
史上同期最低营收增速,老股东减持遭遇\
摘要:营收增速上市以来同期最低,净息差跌破2%,高管团队大换血……一系列负面信号下,长沙银行的股东用脚投票。这家湖南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
2025-10-31 14:54:00
毕博获批担任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河南分公司总经理
10月31日,河南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毕博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毕博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2025-10-31 15:37:00
王成获批担任保定银行董事长
10月30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王成保定银行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王成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2025-10-31 15:37:00
仲景宛西制药登陆新加坡 迈出国际化发展坚实步伐
大河网讯 在中新两国建交35周年的金秋时节,中医药国际化再添标志性成果。10月28日,“仲景之光 ‘新’耀狮城”——医圣张仲景新加坡学术交流暨仲景品牌发布会在新加坡举办
2025-10-31 16:10:00
氢能万亿元大市场爆发在即,企查查:超三成相关企业在华东
据央视网报道,“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具身智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氢能的规模化应用备受关注
2025-10-31 16:36:00
华安财险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03亿元,扭亏为盈
近日,华安财险发布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5.66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净利润4.0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5-10-31 1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