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
刘茂林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之沛
寒冬时节,走进万安县万安湖,目之所及,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与周边的翠绿山峰相映,形成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地处赣江中上游的万安湖,在万安县境内长达45公里。近年来,万安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上游意识”,当好“生态哨兵”,坚持水陆同抓、全域共治,做优生态环境,呵护一湖清水,打造最美万安湖,书写万安生态文明的时代答卷。
拆除养殖网箱14.97万平方米
站在沙坪镇佩溪景区月亮湾高处,放眼望去,昔日密集凌乱的养殖网箱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翠绿,青峰翠影映照湖面。
位于赣江之滨的沙坪镇,素有水产养殖的传统,沿湖村民“靠水吃水”,以网箱养鱼、湖上捕鱼为生。昔日的万安湖上,聚集了不少“水上一族”。
“过度的水产养殖不仅严重阻碍了赣江防洪航运,还造成了水质严重污染,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安全。万安湖水产养殖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万安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方崇宁如是说。
针对水产养殖污染问题,万安县持续深入开展清河湖行动,出台万安湖水上设施搬迁以奖代补政策,划分20个等级,每平方米奖补标准从8元至320元不等,鼓励支持渔民主动拆除网箱等养殖设施。截至2021年底,万安县共拆除湖区及周边水域网箱5621个、面积14.97万平方米,拦网1.15万平方米。
垃圾污水处理覆盖17个乡镇
来到百嘉镇百嘉村万安湖畔,只见湖畅、水清、岸绿、景美,鱼儿欢快游走,让人心旷神怡。
“百嘉村的优美生态环境,得益于万安县一体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万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庆介绍说,经过统一处理的生活污水,外排废水达到二级标准,可直排入田间沟渠,用于农田灌溉、淋菜浇花等。
万安县在吉安市率先实施城乡污水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分县城、乡镇、农村三个层次,全域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管网覆盖全县17个乡镇,彻底扭转了农村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现象。
此外,万安县购买第三方保洁服务,将水面岸线垃圾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拉网式清理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推动从陆域到水域全方位、无死角保洁护水。2022年以来,万安县共整治水塘530口、沟渠166.8公里,清除淤泥1300吨,清理各类垃圾2000余吨,确保生活垃圾不入河、灌木丛无悬挂垃圾、河滩水面干净整洁。
152名河湖长共护一湖清水
“看着万安湖面越来越干净,环境越来越美,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干劲也越来越足。”武术乡大蓼村河湖长林水华说。
万安县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全县落实河湖长152名,其中,县级河湖长19人、乡级河湖长32人、村级河湖长101人,健全县乡村三级河湖长联动责任体系,推动河长制河长治,共护一湖清水、保护一方生态,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积极推行“双河湖长制”,充分发挥乡贤能人作用,聘请他们担任“民间河湖长”“企业河湖长”,补齐编内河湖长力量不足的短板,推动河湖管理无缝对接。目前,万安县落实编外河湖长10余人,河长制责任覆盖赣江、遂川江、蜀水河等3条河流,确保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编内外河湖长齐发力,万安县开创河湖管理新局面,推动河湖整治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突击”向“常态”转变,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