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入冬时节,我国素有腌菜的习俗。太原市博物馆藏有一件距今2000多年的腌菜器物——菹罂。
这件菹罂,上世纪80年代出土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平板玻璃厂汉墓。这是一件陶质罐,鼓腹,双领,青灰色,上部中间有口,外另置高沿,与罐口齐平,其间留有凹槽。外沿处有微残,罐体有制作之时留下的纵向细纹。
“菹”,有切碎之义,而腌菜需要切碎并浸泡在盐水中,故将腌菜命名为“菹”。东汉刘熙《释名》曰:“菹,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菹,酢菜也。”唐代大诗人杜甫亦有诗云:“长安冬菹酸且绿。”
古人腌菜有哪些品种呢?典籍里可查到,周代有专门制作腌制品的人——醢人,在他们的手中,当时能吃到的蔬菜几乎都可以腌制。从《周礼》所记来看,其中以韭、菁、茆、葵、芹、箈、笋等七种蔬菜为主,称为“七菹”。到秦汉时,古人冬天食用腌菜的品种已比较丰富,且腌制的手法也更为成熟。《四民月令·九月》记载:“九月藏茈姜、蘘荷,作葵菹、干葵。”意思是九月份(农历)开始收藏鲜嫩姜、蘘荷,腌渍葵菜,晒干葵菜。这里也透露了古人冬天食用的另一个菜蔬品种——干菜。干菜与腌菜制作方法正好相反,是将菜蔬水分晒干,类似现在常见的各种菜干。到了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以“菹”单独成章,记载了29种腌制蔬菜的方法,其中不乏有利用厌氧发酵制作泡菜的详细步骤,堪称当时最全的腌泡菜教程。
菹罂充分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制作腌菜尤其是泡菜时必须隔绝空气,菹罂上部在双领间留出空间以储水加盖,水不仅可以密封坛口,还能排放坛内产生的气体,这种设计和如今以水隔绝空气的泡菜坛子形制十分相似,说明我国很早以前就掌握了比较科学的腌菜方法。
汉代腌菜的双领罐在其他各地墓葬中亦有出土,如湖南衡阳东吴墓、江西瑞昌西晋墓、广西恭城南朝墓、湖北武汉测绘学院隋墓、贵州平坝唐墓等,但此类双领罐与其他常见的出土罐型相比,并不多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2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