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7月LPR“按兵不动”,金融资产估值乐观走势未改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7-20 22:46:00 来源:北京商报

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布,1年期3.55%,5年期以上4.2%。如业内预期,7月LPR较上月并未变化,未实现两连降。

分析人士认为,7月LPR报价保持平稳,政策协同发力成为重要施力方向。尽管LPR利率维持不变,但目前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将继续利好金融资产估值修复。未来在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下,MLF利率和LPR报价有望维持稳定。

7月LPR“按兵不动”,金融资产估值乐观走势未改

7月LPR保持平稳

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7月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二类均与6月持平。

7月LPR“按兵不动”,金融资产估值乐观走势未改

此次LPR保持不变已在市场预期之中,也与日前央行MLF操作有关。7月17日,央行开展103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33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标利率分别为2.65%和1.9%,均与前值保持一致。基于MLF利率的锚定作用,7月MLF利率保持不变,分析人士普遍预计本月LPR大概率保持平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释到,7月MLF利率维持不变,直接导致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MLF利率作为LPR报价的锚定利率,其变动会对LPR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在宽货币、稳增长基调下,7月MLF实现“小幅加量平价”续作,利率保持2.65%不变,使得本月LPR报价调整的概率大幅降低。

除了MLF利率的锚定影响,谈及7月LPR并未调降的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还指出,目前部分银行继续面临净息差压力,上月央行调降利息,引导金融机构调降LPR利率,政策传导需要一定时间,LPR利率转向观望。此外,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企稳回暖。6月新增信贷和社融数据表现超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呈现回暖迹象。

“一般来说,LPR利率调整受宏观经济和物价表现、政策利率、实体融资需求、银行净息差等情况影响。目前国内物价温和可控,银行经营稳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等,宏观风险可控,政策空间充足。”周茂华介绍道。

但在周茂华看来,目前国内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复苏不平衡仍较为明显,且政策需要兼顾内外平衡,宏观政策更多托底性质,强调支持政策精准有力,为应对二季度内需波动,央行已及时出台降息等措施;6月金融数据也呈现积极回暖态势,加之目前部分银行净息差仍存压力,预计短期央行价格工具转入观望。

短期内下调空间较小

事实上,6月LPR已实现下调,1年期、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至3.55%、4.2%,打破之前连续多月的“按兵不动”状态,特别是5年期LPR的下调为购房者们带来了不少利好。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2年以来,央行累计4次调降LPR,其中1年期LPR累计下调25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调降45基点。

温彬表示,6月LPR报价下调将基本消耗前期存款利率下调、降息等带来的负债成本改善空间,伴随存量贷款滚动重定价,银行净息差压力将再度加大,承压状态难改,短期内也没有再度下调LPR报价的动力和空间。

尽管LPR利率维持不变,但目前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将继续利好金融资产估值修复。周茂华指出,一方面,年初以来,实体经济融资,尤其是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与重点新兴领域的融资同比延续多增态势,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不断创出历史新低,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增大,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偏积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加之宏观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及金融资产估值整体低洼,金融资产估值走势偏乐观。”周茂华补充道。

政策协同发力稳增长

面对处在加速恢复阶段的国民经济,在降息和LPR调降之外,促进政策协同发力、扭转预期就成为了重要施力方向。比如,当前按揭早偿仍旺盛,主要源于居民预期转变、存量和新增贷款利差加大、投资和资产配置方向发生变化等多重因素。

温彬提到,为此,需在LPR调降之外,结合目前经济运行的主要掣肘,追根溯源、多策并举,全力稳预期、稳增长。当前,在货币政策延续发力之外,刺激消费、加力财政、稳定地产、提振民企等政策正在接续出台落地,将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更好稳固经济运行。

正如近日存量房贷方面传来的好消息。7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我们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即意味着,允许存量利率的“加点”,通过银行与借款人的协商进行调整;“以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意味着,允许按照较低的新发放贷款利率置换利率较高的存量按揭贷款。中金研究林英奇表示,以上两条变化或将使得银行存量按揭利率下调,有望降低购房者利息负担、增加消费意愿。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重磅出台更是带头打出政策“组合拳”,促进经济稳增长。

展望后续货币政策,周茂华表示,下半年不排除央行出台降准及结构性工具,通过释放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稳定银行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充分发挥结构工具定向直达优点,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和质效。

温彬同时预测,下阶段,在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下,MLF利率和LPR报价有望维持稳定。今年四季度有2万亿元MLF到期,为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优化资金结构,或将继续采取降准置换到期MLF。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实习记者 董晗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经济呈现良好恢复态势,作为周期性行业之一的银行股估值修复行情乐观。从国有四大银行来看,工商银行涨2.12%报6.27元
2024-08-20 01:04:00
2024年投资展望 | 美联储或于年内降息,港股估值能否修复?
...美债利率方面,第一,美债利率大幅攀升,降低港股理论估值。根据DDM模型,无风险利率越高对股票的估值挤压便愈大,而港股估值主要以美国10年期国债为锚,从而其估值随美债利率而动。
2024-01-04 17:03:00
大爆发!银行股“狂飙”,估值修复机会要来了?
...内经济呈现良好恢复态势,作为周期性行业之一的银行股估值修复行情乐观。截至8月19日收盘,42只银行股中有41只个股飘红
2024-08-19 20:52:00
霍华德·马克斯:2023年全球资本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什么?
...者要求更高的回报,而更高的预期回报意味着所有资产的估值将降低。在利率处于最低水平时估值似乎合理的股票,其市盈率已下降到与较高利率相称的较低水平。股票价格的下跌让投资者的“错失
2022-12-27 15:00:00
押注中国资产即将迎来更乐观前景,全球基金积极购入中国股票
...们积极增持了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上市的股票,理由是估值低廉,金融和监管风险显著降低以及企业盈利的改善。而除了这两家机构外,从Abdn plc到M&G投资管理公司等不少
2024-03-19 22:05:00
2023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齐发力,银行资产质量稳定预期增强
...弱,房地产市场低迷,上市银行营收增速承压,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3年,全球环境的不确定性仍在不断加剧,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仍然是我国发展经
2023-01-24 00:04:00
...会持续。“在这个阶段,市场参与者需要重新评估债市的估值水平,以及未来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上述北京基金公司称。央行政策态度、经济基本面之外,利率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024-08-18 18:15:00
秦洪看盘|指数有望在当前位置震荡筑底
...过持续调整之后,指数已经处在多年来的低位区域,而且估值数据也回到了近年来的低点区域,风险系数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实战之后,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开始认同万物皆周
2023-12-25 17:39:00
十基金解读A股调整:短期市场处于筑底阶段,对后市需保持耐...
...“向前看,我们认为虽然短期市场处于筑底阶段,但极端估值叠加积极因素的逐步积累,对后市仍需保持耐心,不必过于悲观,在名义经济增长回升的背景下,2024年市场的配置机会仍有望好于
2024-01-17 22:2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