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张弦
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发展、助推经济建设为重要目标,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落实国家战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以教师改革、教材改革与教法改革的顺利推进,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群代表着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强调若干个具有共同或相似专业技术课程和基本技能要求的专业组成一个专业集合,依托资源重组与资源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鉴于课程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基础,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模式下单一的课程体系,突破传统课程设置局限,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创新等角度进行改革,逐步明确课程发展目标,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服务好高职专业群建设,助力高职院校在“三教”改革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
教师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契合“三教”改革的实践需求,强化专业群基础课程改革实效。
人才“引进来”,赋能“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高职院校应分析教师队伍发展现状,明确教师队伍在专业群建设层面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引进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行业优秀员工、企业技术骨干等加入教师队伍,以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指导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例如,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企业技术骨干,以其前瞻性的技术技能和技术研发能力为高职教师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指导,落实技术研发工作,提升教师队伍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总体水平。
教师“走出去”,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应从专业群建设角度为校内教师提供系统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并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与企业合作培养教师“双师型”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生产一线,直接参与行业生产实践,获得技术技能水平与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此外,专业群基础课程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自觉探索“三教”改革实践需求。分析自身不足,积极参加学校与企业组织的培训,主动寻求机会直接参与行业生产实践。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与企业技术骨干、优秀员工合作交流,逐步丰富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增强自身实践指导能力,引领专业群基础课程的高质量改革。
教材改革:整合教材内容,精准对接职业岗位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推进专业群建设的重要载体;而教材改革是高职专业群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需要高职院校立足专业定位,对接职业岗位需求,发挥教材支撑性作用,以实现专业群建设目标,顺利推进专业群基础课程改革。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基于职业岗位需求、专业群建设进程制定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在对接岗位需求、行业标准中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梳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等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打破课程界限,以专业群资源重组和资源共享为依据,优化整合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形成体系化教学内容,并建设专业群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便利教材编写、教学标准制定对各类教学资源的运用。
此外,高职院校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教材,以多元协同为具体策略,编写出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工作手册式教材、活页式教材、数字化云教材,逐步完善专业群基础课程教材体系。例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影视动画双高专业群组织教师队伍,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出发,结合岗位需求的差异化分析,以真实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为依据,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取课程内容,开展工作手册式、活页式等新型教材建设。其中,《风景写生》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体现了在教材改革层面的成效。
教法改革:依据行业工作实际创新教学模式
“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深化产教融合,与当地企业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创新专业群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落实教法改革,实现专业群基础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课堂革命”,组织“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专业群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形成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成果,为专业群基础课程教法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教法改革中心,鼓励各专业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专业应用情境、模拟行业工作实际。以翻转课堂、仿真实验室、情景体验式教学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技能,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学生专业实践技能。
此外,高职院校应深化产教融合,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出发,以提升职业教育技术服务能力为导向,寻求校企合作机会。加大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与地方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联合制定专业群基础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以短期培训、远程教育、岗位实操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产教融合模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岗位所需能力与职业素养,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例如,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实现多样式教法进课程,以项目式、案例式教学开展技术技能类课程,以情境式、体验式教学落实服务顾问类课程,以工作室式、探究式教学落实企业本位类课程,以一课多师模块化教学开展交叉技术类课程,同时辅以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有效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本文系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22年教改课题《“三教改革”背景下影视动画双高专业群底层共享课程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GZND2224004〉阶段性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