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8月4日讯盛夏蝉鸣,青春飞扬。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六(2)中队"伙伴+"成长共同体以"梦想同萌计划"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暑期实践活动。各小组以兴趣为纽带,用坚持与创意书写成长故事,让这个夏天充满活力与温情。
六年晨跑不辍 "0糖组"跑出健康与毅力
"预备——跑!"清晨六点半的鑫苑小区内,程佳艺、张熙彤、崔一凡、郑欣其四位队员的脚步声与蝉鸣交织成曲。这支从一年级组建的"0糖组"晨跑队,用六年时光将9人小队发展成20余人的"奔跑联盟"。从最初气喘吁吁的300米,到如今轻松完成5公里,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强健体魄,更在相互鼓励中诠释了"坚持"的真谛。“这是我们一起奔跑的第六年,从一年级跑到小学毕业了”,程佳艺擦着汗水笑道,胸前的红领巾在朝阳下格外鲜艳。
文化探源寻根六人组对话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辛弃疾故居的碑林前,李林昱、李浩铭、曹辰语三名队员手持笔记本,轻声诵读着墙上的词句,沉浸在辛弃疾那慷慨激昂的词境之中。
这个暑期,他们以"和六边形战士辛弃疾做朋友"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为了能更充分地感受辛弃疾的生平与精神,队员们并非选择同一天前往参观,而是分成了不同批次错时探访。
孙杨组提前几天就来到了故居。孙杨一头扎进史料馆,在堆积如山的泛黄典籍中仔细翻阅,不放过任何一条与辛弃疾有关的记载,从他的生平事迹到诗词创作背景,都一一记录下来;王诗敏则带着弟弟妹妹们对照着精心准备的地图,认真规划路线,力求不错过每一个能深入了解辛弃疾的角落;马浩博被展馆中陈列的铠甲模型深深吸引,他久久地驻足在模型前,目光紧紧地锁住那副威风凛凛的铠甲,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辛弃疾当年披坚执锐、驰骋沙场的英姿,心中对这位英雄的崇敬又多了几分。
几天后,“三人行”组李林昱、李浩铭、曹辰语也来到了辛弃疾故居,开启了一场更深度的探索之旅。大家一同来到碑林,临摹起其中的书法作品,笔锋流转间,仿佛能触摸到辛弃疾当年挥毫泼墨时的豪情壮志,与千年前的词人心意悄然相通。
"原来辛弃疾不仅是词人,还是抗金英雄!"曹辰语望着展馆中的铠甲模型,再次发出惊叹,眼中闪烁着对这位济南名人的崇敬与好奇。随后,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查阅到的史料,从辛弃疾年少时的壮志豪情,到他投身抗金事业的英勇无畏,再到他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深入理解着他深沉的家国情怀。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以笔为舟,穿越时空,与辛弃疾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他们将心中的敬仰、感慨与疑问,都化作了文字,写在信纸上。有的孩子写道:"辛公,您一生渴望收复失地,却壮志难酬,可您从未放弃,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有的孩子则问:"如果您生活在我们的时代,看到如今国家的繁荣昌盛,您会有怎样的感慨呢?"每一封信都饱含着孩子们对辛弃疾的崇敬与对历史的思考,仿佛真的与这位千古词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交流。
自然探索趣无穷 多组联动捕捉夏日记忆
"快看!这里有个知了壳!"大山坡公园的树荫下,"阳光快乐小白马"组的时艺萌等人正举着手电筒仔细搜寻。这个由5名队员组成的"自然侦探团"不仅体验了夜捉知了猴的乐趣。与此同时,"三人行"组的李林昱等人在小区发明了"鱼竿粘知了"新玩法,用自制工具收获满满。
"盛夏蝉鸣"组:从自然探索到社会责任的多元实践
朱婧瑜、王诗敏、王奕瑄、杨子萱、司恩多五名队员则开启了一场融合自然、公益与创意的暑期实践。
她们在大山坡公园手持放大镜,观察知了蜕壳,深入了解蝉的一生。公益行动中,她们于菠萝山支起“清凉补给站”,为环卫工人和路人免费送水,传递温暖。体能挑战时,在齐鲁软件园跑道,队员与家长组队“每日坚持跑”,孩子们齐呼“坚持就是胜利”,引得路人鼓掌。文化延伸环节,王诗敏主动分享参观辛弃疾故居照片,与“三人行”组联动完成项目手册,让诗词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
后期,毛许诺、苑广祺和马熠明加入,为暑期伙伴+活动注入新活力。他们合作制作交通安全宣传视频,镜头前杨子萱举着交通安全手册讲解,毛许诺挥舞“文明交通”旗子,尽显青春风采。
六(2)中队的少年们仍在继续书写他们的成长故事。这个夏天,他们用脚步丈量家乡,用心灵感受文化,用行动传递温暖,让"伙伴+"的种子在泉城大地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李 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4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