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9 11:17:00 来源:历史百家汇

屋顶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征之一,不仅具备排水防雨和营造室内空间的实用功能,同时在建筑的整体外观上展现出高度优美的造型。《诗经》中运用「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比喻形容屋顶飞檐的雅致舒展。这些屋顶不仅类型多元,而且其上的装饰也异常丰富,各具独特之风貌,下面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屋顶装饰中常见的3个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以及象征意义和艺术价值。

1、屋顶上的脊与兽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上有各种屋脊,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脊、垂脊、戗脊,在不同的屋脊上也会有不同的脊兽。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正脊

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屋面相交形成,是屋顶最高的一条脊。卷棚顶、攒尖顶没有正脊。通常正脊是整个建筑最长、最突出的一条屋脊,所以也称为「大脊」。正脊上通常有很多装饰,中间的是脊刹或宝顶,有各种造型,两边的是吻兽(鸱吻)或者望兽,吻兽是向内咬住屋脊,望兽是向外望向远方。正脊本身也会有一些图案雕饰。这些脊兽和装饰有很多都是琉璃构件,色彩华丽,引人注目。

垂脊

在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建筑中,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从正脊两端下垂到屋檐最外侧。在歇山顶建筑中,正脊和戗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从正脊两端沿着山面的博风板下垂。垂脊上有时会有脊兽,和垂脊连在一起的是垂兽;蹲在垂脊上的是蹲兽,通常会排成一排,根据建筑等级来决定数量。

戗脊

这是歇山顶独有的一种屋脊,从垂脊末端延伸到屋檐最外侧。戗脊上有时会有脊兽,和戗脊连在一起的是戗兽,蹲在戗脊上的是蹲兽。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剪边

在有一些建筑上,靠近屋檐处的屋面会有与其他部分不一样的色彩,这种色带就叫「剪边」,实际上是屋面使用不同颜色的瓦塑造出的效果。剪边是一种让屋面不那么单调的装饰。

套兽

在屋檐相交处的角梁末端,有时候会套一个兽头,防止梁头被雨水侵蚀,这个兽头就叫作「套兽」。

2、山花与悬鱼

山花

歇山顶建筑的屋顶两端(山面)会有一个三角形区域,这就是山花。早期建筑的山花多为透空的形式,如下图的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明代之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山花更靠外、更大,这就需要用草架柱子支撑。为了美观,常用木板、砖块或琉璃做成山花板来掩盖草架,这样就形成了封闭式山花。大大的山花板上通常会施以丰富的装饰,如下图的北京普度寺济慈殿。

悬鱼与惹草

在透空式山花或悬山顶山面上也会有一些小装饰,最常见的就是悬鱼。它位于搏风板之下,悬于正脊,通常用木板雕刻而成,最早的形象为鱼形,因此叫「悬鱼」或者「垂鱼」。悬鱼两侧有时也会配有数对「惹草」。据考证,悬鱼至少在唐代已经出现,到了宋代形成固定形制,在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中就记载了悬鱼的做法形制。

悬鱼的作用

在透空式山花中安放悬鱼既起固定搏风板、保护悬挑檩头的作用,也恰好遮住了里面隐现的侏儒柱,不使内部梁架过分暴露。而到明清时期,由于山花板的出现,悬鱼就主要起装饰作用了。在一些建筑的山花板或山墙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绘制或雕刻出的悬鱼图案,为建筑增添美感的同时也带有一些美好的文化寓意。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悬鱼的形状

早期悬鱼形状多表现为云纹或鱼纹,与雨和水相关,根据五行学说的水克火之意,带有护佑木构建筑不受火灾侵袭的意味。此外鱼在传统观念中也象征着丰收和繁衍。之后的悬鱼形象越来越丰富,例如有做成蝙蝠造型的,谐音以「蝠」代「福」;有做成植物造型的,如牡丹的富贵寓意、桃的长寿寓意;还有做成器物造型的,如作为法器的宝瓶,有辟邪消灾的寓意。

3、鸱吻的演变

在很多古建筑屋顶正脊的两端会有一个很大的脊兽,尾巴高高翘起,张着大口,仿佛要把正脊吞进肚子里,它们通常叫作「吻」、「吻兽」或者「鸱吻」。

雏形与鸱尾

这种构件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汉代,当时带有功能作用。因为正脊两端最容易漏雨或损坏,所以人们会在这里用瓦叠垒加固,也可以更好地散水。后来压角的瓦件逐渐增大,有的就做成斜向上方高耸尖翘的样子。在汉代的画像砖和陶楼陶屋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翘角。

到南北朝这种构件就有了「鸱尾」之名。「鸱」是鹞鹰,而「鸱尾」的造型很可能源于一种尾巴像鸱的大鱼。这时的鸱尾就是一个向内卷的角状形象,最多有一些纹饰,没有太复杂的雕饰,很简洁。将水中的鱼、龙置于屋顶也有护佑木构建筑免遭火灾的寓意。在这一时期的石窟中经常可以看到鸱尾的形象。

鸱吻之变

到隋唐时期,「鸱尾」先出现了鳍状装饰,到唐代则逐渐转变为「鸱吻」,出现了兽口吞脊的造型。辽宋金元时期鸱吻愈加复杂,成了有头有尾有细节的完整形象。明清时期官式建筑上则完全变为龙形的吻,龙头、龙爪、龙尾、鳞片一应俱全,龙尾变为向外翻卷,还有一支宝剑插在上面,雕饰颇为复杂,显得很威严。这时也称其为「螭吻」,螭就是龙生九子之一,肚里能容很多水。而这一时期民居建筑上的鸱吻则五花八门,极具地域色彩。(下图部分鸱吻后世有修缮加工,但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形制,如佛光寺东大殿的鸱吻即为元代修缮)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李乾朗《穿墙透壁》

许多鸱吻都由色彩艳丽的琉璃构件拼合而成,雕刻精致,非常漂亮。下图永乐宫三清殿上的元代鸱吻就是如此,可见一条孔雀蓝釉盘龙在屋顶上灵动自如。我们常常在远处看到屋顶上的鸱吻,感觉并不大,但实际上它可是个大家伙。例如我们熟悉的故宫太和殿屋顶上的鸱吻,就由十多块琉璃构件拼成,高达3.4米,宽2.7米,重达4吨多,堪称庞然大物。

屋脊的类型

按形制:

大脊:正脊有多种作法,每种作法都有各自的名称;当正脊两端做吻兽,脊件层次较多,以示区别于其它作法稍简单的正脊时,可特称做大脊

过垄脊:又叫元宝脊,应用于卷棚式硬山、悬山和歇山屋顶的正脊部位;特点是前后坡屋面上的各个瓦垄(包括底瓦垄和盖瓦垄)均是呈圆弧的形式经过屋脊顶部相互连接

清水脊:小式布瓦屋面正脊作法之一,两端有砖雕的“草盘子”和翘起的“蝎子尾”;清水脊是北方建筑借鉴南方作法的范例,“清水”二字即源于南方方言,有清洁、美观、细致之意

皮条脊:其特点是在当沟以上做一层或两层瓦条,瓦条之上做一层混砖,混砖之上不再做陡板,直接做眉子;皮条脊实际上是一种小式屋脊,用于大式瓦面可视为“大式小作”手法,多见于大式建筑的院墙

按位置:正脊、垂脊、戗脊、博脊,围脊等

屋顶上的“神兽”

故宫中,蓝天下的红墙、黄瓦,由洁白的汉白玉台基撑托,那是多么和谐壮美的画面?我们的祖先早在三千年前的夏代就开始建造庞大的宫殿。在宫殿屋顶上的瓦件,是我国最早发明的人造建材。在瓦垄之端的瓦当上饰有饕餮(tāotiè)怪兽。这是最早出现在建筑物上的纹饰,这种纹饰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意思是说饕餮这只怪兽,贪欲吃人,把自己的身体都毁了,把这怪兽饰于鼎上,为的是劝人改正。

然而,凶恶的饕餮兽饰并没有阻止帝王的贪欲。《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汉代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又造未央宫(《汉书》卷一)。王莽篡位后又拆掉未央宫,新造建章宫及九大庙(《汉书.王莽传》)。汉代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九大庙:“……铜欂栌(斗拱)饰以金银琱文(雕饰),穷极百工之巧,带高增下工费数百钜万,卒徒死者万数……”《关中记》曰:“建章宫阙临北道;凤在上,故曰凤阙。”凤是比龙出现更早的祥兽。汉代屋顶多以祈福吉祥的凤鸟作装饰。饕餮是人们想象中的凶兽,而也凤是人们想象中的瑞兽。

到后来瑞兽的种类越来越多:龙、螭、雀、龟、蛇、鹿、虎、狗、鸡、鱼……。几经演变的龙图腾成了男性的化身,凤的图腾成了女性的化身。在男权的封建社会中,鸱龙又成了宫殿装饰的最终主角。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汉代画像砖上的双凤阙

现在我们看到的古代宫殿,屋顶上都有两只大龙头,古代称其为鸱尾,乃水精也。据唐代史书记载:“海有鱼,虬(qiú)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设鸱鱼之像于屋脊,以厌(yā)火灾。”相传龙生九子,虬龙善吻作吞状,取其“稳”意。历代均以想象造鸱吻。宋、元时鸱吻,尾大而内翻,明、清时鸱尾小而外卷。北方多龙形,南方多鱼形。鸱吻乃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上的重要构件,大部分都是陶土烧制的。表面施釉的称为琉璃,这琉璃是比瓷器发明更早的工艺。“秦砖汉瓦”本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造建材。

从周代就已经把这种人造建材大量地使用在宫殿上了。现在出土的大型古砖中,秦汉之砖有的竟将近一米。更有汉瓦的繁杂和精致实可称为工艺珍品。尤其是琉璃大鸱吻,巨者高达两三米,且精美绝伦。琉璃砖瓦无论在釉色还是在品种上都是世界一流的。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宋代琉璃大鸱尾兽尾内翻

在唐代以前殿顶较为简洁。正脊上只有两条鸱尾而无吞口。后来,古建屋顶上除了正脊的两条大鸱吻外还有众多脊兽。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宫殿,竟多达近百脊兽。在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一条垂脊上就有十只小兽。故宫角楼共有二百多个小兽。仙人骑鹤排在脊端首位,称为“仙人指路”。仙人之后神兽依次排列:一龙、二凤、三狮子、四天马、五海马、六狻猊(suānní)、七押鱼、八獬豸(xièzhì)、九斗(dǒu)牛、十行什(hángshí)。最后一名排行老十,也是古人凭着想像创造出来的尖嘴双翅异兽。似猴,实为雷神之造像。有如此之多的神仙异兽来帮忙祈雨,说明古人对宫殿失火吓怕了。

十位神兽各有分工:龙乃四海之王,专管蓄水的。凤乃百鸟之王,专管飞禽的。狮为百兽之王,虽属进口的外籍兽类,也是能管走兽的。再后是天马有翅可在天上行空。海马有足可在海面行走。狻猊日行五百里可在陆地奔腾。这三位在陆、海、空是专管传递信息的。押鱼有双腿,古有“军书押(xiá)至”之说,看来押鱼是专给龙王送信的。獬豸乃独角神兽,见不正则触之,是专管纠偏的。斗(Dǒu)牛为二十八星宿(xiù)之一,是专管北方的神星。

古人认为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斗牛在北而管水,此星在位取水克火之意。最后一位是神话中的雷公,虽无“闪母”陪伴,也是主管降雨之神。众神兽由仙人带队,大家分工合作,看来这支消防灭火大军配置的相当强大了。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唐代建筑很少有脊兽,只有鸱尾

古代称长生不老之人为仙人。这是宫殿屋脊上唯一的人形,相传仙人多骑鹤。宋代以前的仙人无坐骑,称力士。元代以后仙人有鹤骑。也有说是骑鸡的,因其形似鸡,匠人竟附会说那是《封神榜》里的妲姬。而古代艺人的创作多求神似,不究形似,如同“行什”似猴却不是猴一样。

总之,所有神兽都与道教传说有关。仙人坐骑的变化与元代道教被重视的程度有关。这些仙人元代以后在房上坐了上千年,除了有些仙人蓄胡子,有些仙人属少壮派,但从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只有在颐和园排云门的殿顶上,竟有仙人骑怪吼的个例。笔者猜测,古代匠人不会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去和皇帝开这种玩笑,竟敢把个独出心裁的怪兽安在众将官的眼皮子底下。如果这是皇帝的旨意,那么这座面向东北的怪吼是想对家乡诉说着什么,还是在无奈的呻吟?也许这里会隐藏着一段离奇而怪诞的宫庭密闻,或许另有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以待后人来揭示。

总之,古建筑屋脊的众位仙人和神兽们肩负着祈雨灭火的重任,但谁也改变不了大自然的铁律。

在封建社会里,宫殿上的众位神兽已成了皇家的专利。除了庙宇以外,老百姓家是不许众仙留宿的。越规“僭(jiàn)制”将被砍头,上至皇亲国戚下至普通官员都不例外。老百姓的宅子更不许用彩画。于是南方的巨商或乡绅为了夸富,就把自己的房顶布满了更精美的雕饰。广州的陈氏祠堂竟在房脊上摆开了戏台。虽然没有众仙捧场却有各类人等唱戏祈雨。比起宫殿屋脊上众仙更显得平和亲切、活泼喜人。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福星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禄星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3个特点元素——脊兽、悬鱼和鸱吻

寿星

《日下旧文考》(乾隆39年—公元1774年编著)详细地描绘了京城及附近的各类建筑。其中记载清漪园内有慈福楼。“楼后崇台上,石幢勒:‘万寿山昆明湖’六字”。

清漪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慈禧为了过生日挪用了海军经费修复了园子,并改名为颐和园。在“万寿山昆明湖”的大石碑后建起一座三攒尖顶的“转轮藏”。但其大量的瓦件多有明代踪迹,疑似迁来旧殿。在正殿楼顶上有琉璃五彩云,在云端矗立着“福、禄、寿”三星,琉璃人物全部为明代装束:福星手持金如意勾,着道冠。禄星手捧上朝笏板,着官服。中间的老寿星手摇羽扇,两旁鹤、鹿相伴。看来这三位神仙不是来祈雨的,而是专门来拜寿的。

马克思曾言:“人们对美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在古代,建设者为了追求美的愉悦,不遗余力,几乎欲将所有的仙神都请来共赏。传统古代建筑以其独特之处,不仅融汇了诸多神话传说,亦肩负着无比珍贵的历史遗产。

每座传统古建筑都蕴含着无数神话故事,而这些建筑本身也是历史的见证。仅需轻启瓦片之间的微小缝隙,便能发掘无穷的叙事。这种文化财富等待着后代不断地探寻,以展现其瑰丽与价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最后有两只仙鹤停驻在宫殿鸱吻上的场景。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正脊的重要装饰,多塑造成龙形,有避邪、防火之意,是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赵佶将此景绘于绢上,寓意天降祥瑞、国泰
2025-02-19 11:01:00
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构件
...,代表平升三级,实际起到固定脊刹、避雷的作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一般有四条垂脊,垂脊上装饰着很多动物,檐角顶端是一个骑着凤凰的小人,后边是一排小兽,这叫仙人走兽。据《大清会典》
2023-07-12 07:03:00
...技术措施,往往是流于形式或仅寄托美好的愿望。例如:鸱吻防雷。宋代以前,将正脊两端的瑞兽称“鸱”,在有些建筑上会发现有两根从鸱吻嘴里吐出来的铜丝,用于防雷击。但这种装置,难以将
2024-07-29 06:38:00
神龙尽现紫禁城 你知道故宫内“藏”了多少条龙吗?
...的九子之一:鸱吻。据传,鸱吻好吞,能防火避灾,中国古代建筑大都是木质结构,因此绝对少不了它。沿着鸱吻向下看,所有的竖脊的下端都驮着一个龙头,俏皮可爱,它叫嘲风,也是龙子之一。
2024-02-13 08:00:00
...古建研学课程,以山西古代木结构建筑为蓝本,选取中国古代建筑最为关键也是最有特色的斗拱为原型,制作五台山佛光寺唐代斗拱模型。“民族熔炉”娄睿墓壁画数字油画绘制体验,文博爱好者皆
2024-10-02 08:08:00
...筑。考古出土了各类琉璃为主的建筑构件,主要有黄绿釉鸱吻、绿釉兽头、黄绿釉龙纹瓦当、黄绿釉龙纹滴水,以及少量灰陶龙纹方砖、铜构件、铁器、瓷器残件等。根据清理遗迹与出土遗物综合分
2024-12-16 09:56:00
大学生在河南北宋皇陵游玩时发现文物?文物部门:系1995年重修后的建筑构件
...落的建筑构件。网民称,自己在巩义北宋皇陵发现了疑似古代建筑的构件。 网络图在苏州某大学就读的小顾和小郭两人均是文玩爱好者,8月30日,他们趁着暑假结伴来到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的北
2024-09-06 18:48:00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叁古建筑—斗栱斗栱,又作斗
2023-06-08 13:59:00
写给孩子的古建筑启蒙读本
...”,它体量宏大,是现存最大的单檐木构古建,而殿顶的鸱吻也是海内佛寺殿宇中最大、最雄伟华丽者。悬空寺悬于山崖危壁之上,“危”是整座寺院的审美特色,将力学、美学和信仰崇拜完美地融
2023-01-15 14: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