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13:59: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通州小住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中国古建筑之美·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古建筑之美,在于它承载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特色,承载的是碧瓦朱檐间亘古流传的故事,还承载了中华千百年的历史文化。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于我们而言,中国古建筑见证了中国千古文化底蕴,一砖一瓦一构件都是历代中国建筑设计师的心血。

中国古建筑

中国古建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及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看,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现存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衍生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古建筑—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

《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

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

脊兽是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它们按类别分为“仙人”、跑兽、垂兽及吞脊兽——合称“脊兽”。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宋代以后,开始大量采用琉璃瓦,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较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

脊兽则由瓦制成,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qiàngjǐ)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后来又陆续出现其他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古建筑—斗栱

斗栱,又作斗拱,别称斗科、欂栌(bólú),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斗拱,是汉族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过渡部分。

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地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斗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1、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2、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3、它构造精巧,造型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4、榫卯(sǔnmǎo)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

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古建筑—门

中国古代建筑的门,在不同的地域、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门的式样、造型、风格各异。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门是人们居住的室内与外界的出入口,是居住的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入的必经之路。户为单扇,门为双扇。

作为出入的门户又被称为“门面”“门脸”,说明人们对门的重视,同时也说明门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出入,它还具有隔断内外环境空间的功能。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以门为界定,以门为连接点,还能起到防护作用和安全作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表现得最为精彩。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的造型、门的装饰、门的形式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有着十分明确的区别和形制。

如皇家贵族才有大门,还有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多种等级,而一般平民百姓居住的则都是最为低级的普通小门楼。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今天的古建筑探寻之旅

就到这里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

是否感受到了其中的美丽

我们下期见~

内容综合自:隆化文艺、故宫出版社微博、Pinterest

美到窒息!今天一起钻进中国古建筑里“寻宝”→

你身边的通州小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五千年很远,山西却很近”在山西这座“中国古建筑的宝库”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看古建,来山西你可算是来对了多看数量高达两万多处的古建筑定会让你目不暇接满眼皆是古建爱看各具特色、精
2024-07-01 14:43:00
千年经典向新行丨从古建到现代航天 榫卯技艺跨越千年续写新的中国故事
...头国内各行各业的研究力量,让木塔旧貌换新颜。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 路易:整体开展用现代的编码技术、现代的编号技术和三维扫描技术,对应县木塔的整体再进行一次详细
2025-05-02 20:55:00
...位于太原古县城的山西古典传统艺术博物馆内琳琅满目的古建筑模型。走进位于太原古县城的山西古典传统艺术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古建筑模型让人目不暇接。栩栩如生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东
2024-12-15 07:28:00
...员由最近爆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中出现的众多山西古建筑为引,向参与活动的学员介绍了有关山西古建筑的知识。作为研究古建筑的必修课,斗拱“力鼎万钧”,是中国古建筑的灵魂。让小朋
2024-08-29 07:32:00
...曾是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退休后,他在社交平台开设“古建筑斗拱学堂”,让古建筑不再“冷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古建筑文化薪火相传,让中国古建筑文化“走”向世界。
2024-03-30 14:01:00
...神奇线上有什么→》节目视觉设计中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基础制作成三维立体建筑模型让观众在电视机前就如身临其境般走进古建筑当中△梁思成营造法式中古建手绘图:孔庙奎文
2025-01-28 22:26:00
美了这么多年,不塌房的颜值只服她
...做起了抖音网红。短短几个月,已经有170万人跟着他的“古建筑斗拱学堂”,零基础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技艺。在以前,中国传统建筑学专业门槛高,内容图纸复杂高深,普通人很少会接触
2023-10-08 10:42:00
级索镇:走进斗拱研学基地 志愿者在行动
...武)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了更好地传承古建筑艺术、弘扬古建筑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6月22日,滕州市级索镇坝子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斗拱研学文明实践活动。志愿
2024-06-25 10:41:00
古建筑斗拱有什么玄机?
斗拱,作为古建筑中吸引人的神秘结构,到底有什么玄机?接下来,让我们来解密斗拱。斗拱位于屋顶和立柱之间,起到将房檐的重量传递到立柱的作用。重要的或是纪念性的建筑,大都有斗拱存在。斗
2023-07-12 06: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