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古建筑如何防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29 06:3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张克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9日 第 13 版)

盛夏时节,雷雨频频光顾,人们常谈论起古建筑如何防止雷击的话题。古建筑因雷击起火,并不罕见。以故宫为例,明永乐十八年到清末,有记载的雷击就有10余起。但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古代预防雷击的技术措施,往往是流于形式或仅寄托美好的愿望。例如:

鸱吻防雷。宋代以前,将正脊两端的瑞兽称“鸱”,在有些建筑上会发现有两根从鸱吻嘴里吐出来的铜丝,用于防雷击。但这种装置,难以将上百万伏的电流有效传导。

雷公柱防雷。传统的雷公柱有两种,一种是庑殿顶建筑正脊两端用于支撑向外调出的脊桁的短柱,一种是用于圆攒尖顶或多角攒尖顶建筑中的宝顶中心下方,用由戗支撑的短柱。雷公柱的名称,被寄予了美好愿望,但其主要作用还是为建筑结构提供承托力。

尖顶防雷。有些古建筑是四坡攒尖顶或圆坡攒尖顶,例如北京白塔寺的白塔、天坛的祈年殿等,最高处都是尖顶造型。虽然说由尖顶到坡面,有扩散电流的可能,但能否真正能防雷击,还未得到科学的证实。

如今,古建筑防雷不再只靠“寄予美好愿望”,防雷技术早已得到长足发展。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工作人员会根据古建筑的勘察现状,优先采用对建筑影响最小的防雷措施。例如:

在文物古建的屋顶、屋脊等高处安装避雷针,确保接闪装置的材质和外观与古建筑风格相协调;合理设置引下线,将雷电流引入地下,引下线沿建筑外墙敷设,并尽量隐蔽;采用深井接地、外延接地等方法,建设良好的接地系统,降低接地电阻。

2013年,国家文物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这是最早涉及古建筑防雷的行业标准。之后,《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等相继发布,古建筑防雷技术也逐步走向规范化。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本报记者施芳、邵玉姿采访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9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建筑防雷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古建筑遗存千百年而不遭雷击,说明古人在建筑物防雷方面已找到了有效的方法,这种小概率安全隐患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古法维护延用即可,这既符合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又能继续采用被实践证明
2022-12-20 10:49:00
广州塔为何不怕雷击?小小避雷针发挥大作用
...清楚雷电原理,富兰克林在雷雨天放风筝。制图 赵海运 古建筑避雷装置示意图。制图何玉闪电产生的电流十分惊人,通常可达上万安培,一些超级闪电的电流甚至可达30万安培,比三峡所有
2024-05-08 07:02:00
第十八届中国防雷技术与产品展:宁波雷盾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于电⼒、通信、⽯油⽯化、岛礁、机动防雷、新农村、古建筑、景区等领域。产品介绍2非接闪直击雷保护装置非接闪直击雷消散防护装置 非接闪直击雷消散防护装置监测单元/阅读下一篇/
2025-05-11 13:36:00
河北蔚县:为“悟空”游戏外景地开展用电检修服务
...空”的脚步,为河北蔚县的玉皇阁、南安寺塔、灵岩寺等古建筑开展用电检修服务。图为工作人员查看南安寺塔线路情况。沈海波摄蔚县玉皇阁始建于明代,是一座明三暗二的典型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2024-09-23 17:53:00
古都|皇家古建屋顶上的神兽
...作雨、灭火防灾的神兽,它能喷出水柱,灭火防火。我国古建筑核心材料为木材,容易着火,屋顶上的押鱼造型,是表达古建筑防火的图腾。狻猊:寓意消灾的凶猛神兽。狻猊外形如狮,与狮子的外
2023-08-17 11:35:00
甘肃陇西千年古建筑被“加特林”扫射,博物馆:楼体未受损,警方正在找燃放者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有人持“加特林”烟花扫射千年古建筑,博物馆报警据看看新闻Knews报道,2月25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元宵节当晚,甘肃定西陇西县,两名男子手持“加特林”烟花
2024-02-27 11:07:00
...山庄及周围寺庙的文物保护防线。近年来,国内多处文物古建筑毁于“星火”,如何进一步确保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立法调研中发现,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探索建立
2024-05-29 06:55:00
四川绵阳:守护遗产根脉 书写文旅新篇
...部避雷网、内部防雷系统与智能监测装置联动,在不破坏古建筑风貌前提下消除安全隐患;文物保护规划修编、13处结构性病害建筑修缮方案编制等工作稳步推进,为古建撑起一片“防护网”。在
2025-08-04 22:00: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市古建所启动钟楼防雷设施维护提升工程本报讯 (记者 张璐)为防止雷暴天气对文物造成破坏,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增强文物安全防护能力,近日,市古建所组织专业团队对钟楼
2022-12-30 07:3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