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渔村诗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7 09:2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苏海森

隅于福建东山岛东南突出部、东海和南海交汇处的澳角村,三面临海。

在漫长的岁月里,出海打渔是澳角村人几乎唯一的生存方式。

产业单一,收益难测。改革开放前期,澳角村是名副其实的穷乡僻壤,是个“三不起”渔村——“报纸订不起,电话费交不起,煤油灯点不起”。生存是澳角村人首先要考虑的。

渔村诗人

当地村民创作的诗集在澳角村村史馆展出。人民网 苏海森摄

70后沈舜欣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渔家后生。1989年,初中一毕业,他就不得不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船桨。

在一首创作于1990年的诗中,还未成年的沈舜欣写道:“孩儿我呀没有任何怨言/尽管航程艰险而无终止/尽管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因为我是海生浪长的渔家后代/懂得这是生命中最伟大最甜蜜的负荷。”

如今已是福建省作协会员、漳州市诗歌协会监事的沈舜欣坦言,那时对于求学、对于写诗,他的心里还燃烧着渴望。但为了家计,他只能选择早早肩负重担。

“面对茫然未知的大海,我不是不害怕。漂荡在无边际的海上,诗歌就像是我随身携带的灯塔。”沈舜欣说,出海的时候,他也不会忘了写诗,一想到好词句就会马上记下。

在一首题为《尸骨十三行》的诗中,他写道:“想把山和水和盘托出/我只是一介骄慢的渔夫/海边长成的假书生/让海和波浪知道心事……”

“如果没有诗歌,也就没有我的今天,诗歌是我的精神支柱。”沈舜欣坦言,之所以写诗、爱诗,主要影响来自同村人——60后的许海钦。

渔村诗人

澳角村诗歌文化园。人民网 苏海森摄

“诗歌和我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我把诗歌当作我生命中的灯塔,大海虽然给予了我讨生活的源泉,但是它也给我捕捞出诗意。”如今,已是中国作协会员、东山县作协顾问的许海钦回忆,他从15岁到32岁之间都在打渔,在打渔过程中碰到怎样的艰苦条件,抑或是丰收的喜悦,都会用文字记下来。

许海钦是澳角村第一代诗人里,年纪最小的一位,长者们对他的影响很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的几位“老秀才”经常聚集在一起,喝茶谈文化、写诗作文。年少的许海钦就凑上前,帮忙烧水泡茶,成为这个群体中最小的一员。此后,他拼命汲取知识,将生活生产中的感悟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历经风浪的“许海钦、沈舜欣们”再回到岸上后,澳角村也经历时代的洗礼。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澳角村发展大型钢质渔船和水产养殖业,实现了“四看”:看海面,满港新船;看地面,满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葱葱;看人面,喜气洋洋。

如今,立足“海”的优势,澳角村不断推动海洋捕捞、水产品养殖、海产品加工、电商微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协同发展,成功拓宽产业振兴之路。2024年底,全村电商、民宿营业额约4.5亿元,村社会总产值17.5亿元,集体收入247万元。

与许海钦、沈舜欣有着相似经历和爱好的渔民们,下海捕鱼,上岸论诗。海洋诗歌开启了新的写法。

而许海钦、沈舜欣以及与他们有着同样经历的澳角村诗人们,终于可以从浪涛里抽身,聚在一起论诗了。

2005年,许海钦集结了包括沈舜欣在内的18名渔村诗人,成立了村级诗社“渔家诗社”,这是漳州市第一个村级诗社。上至八旬老人,下到稚童,大家拿起笔,写下生活,抒发他们对家乡和大海的深深眷恋。

渔村诗人

澳角村海堤长廊上,由“小海燕诗社”孩子们创作的诗歌。人民网 苏海森摄

2022年,澳角村成立了“小海燕诗社”,“渔家诗社”的成员们主动当起孩子们的校外辅导老师,诗的种子也在澳角村的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身在渔村、面向大海,这些年,许海钦、沈舜欣的生活变化离不开国家的发展。许海钦贷款建造了大马力渔船,行得更远、渔获更多,还做起了水产品加工的生意,办起了加工厂。几年前,沈舜欣则乘着电商趋势,卖起了海产品。

但诗歌在他们的生活中从没有缺席——办诗歌长廊和诗歌展厅,举办各类诗会,尽心辅导下一代诗歌“苗子”……

一代传一代,如今澳角村已形成老中青三代诗歌爱好者,诗歌氛围渐浓。“下海能捕鱼、上岸能写诗”,虽然还得为生活奔波劳碌,但澳角村人也有了自己的“诗和远方”。他们用诗歌表达情感、记录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渔家文化。

如今,澳角村的渔民诗人已出版个人诗集12册,全村诗歌爱好者达100人。

渔村诗人

三面临海的澳角村不仅给当地人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更孕育了深厚的精神财富。人民网 李昌乾摄

渔村新气象给予渔民新灵感、新滋养,一些人把对大海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写成诗,逐渐形成“渔夫写诗”的传统。美丽的生态、美好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成为澳角村“渔夫写诗”的创作沃土,而诗篇也在精神文化层面润泽着乡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爱民固边模范村”“全国最美渔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去年,澳角村村集体收入达248万元,年总产值超15.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
2025-06-02 02:25:00
把乡村诗歌打造成青岛文化的靓丽名片——春泥诗社成立40周年座谈会在平度召开
...协对春泥诗社成立40周年座谈会表示祝贺,鼓励春泥诗社诗人们乘势而为,借势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刘成爱围绕坚持“一个定位”“两条腿走路”,推动春泥诗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
2024-05-31 11:23:00
“发现城阳之美”春泥诗社采风活动成功举行
...“发现城阳之美”采风活动在城阳区成功举行。岛城著名诗人谢颐城、毛秀璞、徐迎夏、崔均鸣,春泥诗社社长刘成爱,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春泥诗社副社长秋窗等春泥诗社社委会成员及相关分
2024-06-24 10:41:00
小树林儿童诗社推出两部诗集,“不要让儿童的写作趋近成人”
...学馆举办。两部诗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与鸿儒文轩打造,诗人、评论家吴撇主编。两部书各收录100首由小树林儿童诗社小诗人原创的儿童诗,内容贴近生活和自然,是孩子们纯真心灵的诗意写照
2025-08-27 17:45:00
长安诗社创建人黄藤:寻找本来意义上的诗歌
...办的目的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寻找和聚集我们时代的好诗人、好诗歌,每一位诗人自觉地用自己孱弱的肩膀共扛起新诗发展的责任,以此作为诗社和诗刊存在的意义。 一、本原诗歌之缘起我记
2024-01-17 19:10:00
...午文化传承和发展得怎么样呢?湖北秭归的乐平里是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每年端午节,这里都会举行诗会,感念屈原不朽精神。骚坛诗社源于明清时期,诗社成员以农民诗人为主,因此也被称为
2023-06-25 14:57:00
...发表诗歌30多首,出版四个专辑,成了同学们心中的“小诗人”。学校诗教不局限于明德诗社,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诗歌的学习、诵读、吟诵和创作,学校成为一所真正的诗意校园。“诗歌教育不是
2023-12-14 07:05:00
...,会发现三闾骚坛诗社不仅是诗歌社团,也是“泥腿子”诗人的代名词,更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求索、爱国、献身”精神的源头。这里诗意盎然、诗风蔚然,代代“泥腿子”诗人忙时躬耕陇亩,
2024-02-24 15:14:00
...宽大的胸怀,接纳一群自带“野气”也冒着烟火气的青年诗人。今年3月,我去莫干山参加了一场纪念海子的诗会。是夜,数十人围坐在民宿外、篝火边,朗诵海子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25-06-12 06: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 温情上演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欣 喻波)10月6日晚,“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在十堰文化广场主会场温情启幕
2025-10-06 21:49:00
重磅福利!天柱山对合肥等三地市民推出“终身免费游”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天柱山景区天气格外晴好,巍峨的天柱峰更显雄奇壮丽。尽管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已悄然过半,天柱山景区内还是人头攒动
2025-10-06 18:54:00
太阳下与游客互动,滕王阁景区一保安火了 本人回应:还在读书,假期兼职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景区的保安公关能力有多强?“我知道大家都在晒太阳,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但是上面已经人挤人了,没有办法
2025-10-06 20:40:00
三个路段合肥方向的车都是缓行!淮南西高速入口临时关闭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下午4时许,大皖新闻记者从淮南交警部门了解到,因受“大流量”影响,淮南西高速公路入口临时关闭,请广大驾驶人选择其他路线绕行或调整出行时间
2025-10-06 18:17:00
河北日报纵览新闻作品“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
10月6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的代表作”栏目第七十七期入选名单揭晓河北日报纵览新闻创作的《看!洋学生在杂技老家解锁新技能》成功入选作品探访外国留学生在河北吴桥学习中国传统杂技技
2025-10-06 17:36:00
这些发生在假期的“细节”太暖心……
“转弯没注意,一下开进路面深沟时真的慌了,没想到交警和附近派出所的民警火速赶来!”“住店时老板帮我们规划的路线,比导航还精准
2025-10-06 17:08:00
安徽货车司机宋亚飞向千里之外发出“生命种子专递”
大皖新闻讯 “能救一个人,这趟‘活儿’比跑再多运输都有意义!”躺在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宋亚飞向工作人员说道。近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种子专递”在安徽省亳州市完成
2025-10-06 14:14:00
“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晚,“月是故乡明——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
2025-10-06 12:40:00
固安县图书馆:8项“双节”特色活动赋能文化新场景
河北新闻网讯(陈放、姚君楠)金秋“双节”至,书香满固安。10月1日起,固安县图书馆以“家国同欢·美德共传”为核心主线,拉开8项特色文化与健康活动帷幕
2025-10-06 10:12:00
秋染太舞小镇
10月5日,游客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游玩。国庆假期秋意渐浓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小镇层林尽染层层叠叠的树木染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漫山遍野的白桦林与枫叶染就了层次分明的金黄与绯红如画的秋色吸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游玩10月5日
2025-10-06 07:5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宝云)10月2日上午,北京游客王珊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最新上线的AI数字人导览
2025-10-05 08:26: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访谈|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杂技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典范——访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近日,本届杂技节美国评委皮特·杜宾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 刘子恒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之一
2025-10-05 08:33:00
“快来韭菜坪,一起吹吹风”
纵情韭菜坪,撒野二台坡。海拔2300米的草原上,那条被网友称为“大地波浪”的13公里公路——车辆驶过连续起伏的坡道,时而冲上“浪尖”
2025-10-05 16:43:00
国庆假期第五天,景德镇“鸡排大道”人气超高
大皖新闻讯 江西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走红后,引发全网关注,每天被各类镜头“围观”。9月30日深夜,大皖新闻记者赶赴景德镇
2025-10-05 16:50:00
进入国庆中秋长假,太原文旅绽放异彩,吸引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体验,全市旅游市场人气非常火爆。1日至3日,晋祠、北齐壁画博物馆
2025-10-05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