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方俊 通讯员 张鑫 罗佳琪
小满将至,三衢大地迎来了油菜、小麦的收获季。在田间地头,农户像往年一样忙着收割,但相较于早些年烟雾缭绕的场景,眼下的田埂,空气清新。“农忙时节的农田换了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秸秆禁烧行动落实到位。”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如是说。
秸秆焚烧是沿袭千年的传统习惯,但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正视,秸秆一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均高于平常。
既要守护碧水蓝天,又要改变农户习惯,围绕秸秆禁烧,衢州究竟做了哪些努力?又是如何打通堵点,变堵为疏?5月14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全方位织密秸秆防控网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守护绿水青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答题,近年来,衢州通过“技防+人防”的重要战术,全面打响秸秆禁烧攻坚战。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生态环境处负责人介绍,依托高空瞭望平台,我市全面提升秸秆焚烧事件的预警和发现能力。目前,全市建成330套高空瞭望监控设施,基本涵盖高铁、高速、国省道、国省控大气监测站点等重点区域和大部分耕地,尤其是柯城区,在原有13个高空瞭望点的基础上又新增26个点,实现全区各乡镇(街道)视频监管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市逐步细化人防网格颗粒度,以村为单位划分防火网格,安排人员开展全天候巡查管控。不少地区亮点突出,比如柯城区,将单一的部门巡查模式升级为双维度的“乡镇分片交叉巡查+部门指导督查”机制,全方位织密秸秆禁烧立体防控网。
“打好‘技防+人防’组合拳,就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目前,通过‘瞭望哨+机动队’的办法,我们实现程序预警、派单交办、处置反馈的无缝衔接,做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时长缩短至30分钟以内,及时刹住村村点火的顽瘴痼疾。”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生态环境处负责人表示。
多部门聚力攻坚的背后,还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在支撑。自从吹响秸秆禁烧的号角,我市成立专项整治指挥部和督导组,实行实体化办公,每日通报、每日下沉,并对火点反弹较多的地区做提醒、预警和督办,倒逼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和高效推进。与此同时,我市先后制定印发了一批秸秆禁烧行动方案和考核办法,禁烧秸秆至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全过程打造秸秆收储体系
堵的同时,也离不开疏的发力。
5月14日,在龙游县湖镇镇童家仓村,两台体形庞大的秸秆捡拾打捆机成了麦田里的一抹亮色,只见经过收集、绞碎、压实等流程,一捆捆秸秆从打捆机中“吐”出,瞬间变成捆扎整齐的秸秆包。
为解决秸秆离田、收储难题,龙游县成立国资公司牵头的秸秆收集服务队,引进秸秆捡拾打捆机等专业设备,主动深入各个乡镇,帮助有需求的农户处理秸秆,提供“五化处理”服务。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心负责人坦言,龙游依托国有农场建立收割队伍的做法,在全省也极具特色。
书写秸秆禁烧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禁了之”,而是正视利益差别,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角度看问题,方能真正做到变“堵”为“疏”,防患未“燃”。
事实上,我市正通过探索秸秆收储运用全过程综合利用的办法,撬动农民资源化利用秸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全市油菜分布情况,我市做了科学布点,建立了由6个省级收储中心、30个区域性收储中心和768个村级收储中心组成的三级收储运体系。柯城区在乡镇秸秆收储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秸秆换肥”的模式,为农户节约生产成本,此外,经过发酵加工的秸秆,化肥还田后还能增加约10%的作物产量,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浙江三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常山各乡镇的玉米秆、油茶壳等“绿色废弃物”,被当成含金量十足的宝贝,经过粉碎、发酵等工序,将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或再生燃料。
真金白银的补助也让大户、农户看到政府对于秸秆禁烧的决心。根据平原、山区的不同地形,我市各县(市、区)制定了补助方案,以衢江区为例,平原、山区的离田费每亩分别为20元、15元,另外还有购置三类农机的补助。
秸秆禁烧不仅仅是环保问题、农业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治理问题。“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部门做好系统性保障,用科学化的方式盘活产业链条,从而助力‘双碳战略’。”一位种粮大户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6: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