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秦新立)近日,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小儿外科用新引进的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成功救治一名患有“粘连性肠梗阻”的患儿。该患儿1.2米长的坏死小肠被切除。
这名患儿年仅1岁4个月,出生后就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肠旋转不良矫正术。术后,患儿一直存在不全性肠梗阻的症状,直到近期,症状加重才到五院小儿外科就诊。该科主任张振武为患儿完善检查后,建议使用新技术,进行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
“术中,我们发现孩子肠旋转不良异常韧带的情况依然存在,而且因为首次手术导致广泛肠粘连,已经形成慢性肠梗阻,加上有部分小肠血运差,已经坏死了,最终切除了1.2米的坏死小肠。”张振武说。
“小儿不是缩小版的成人,治疗小儿疾病不能简单地套用治疗成人的经验。”据张振武主任介绍,儿童身体发育在不同年龄阶段都会呈现出特殊性。小儿外科手术无论是生理特点,还是疾病种类,均与成人手术有较大差异,因此更需专科专治。
据了解,小肠内置管排列术可有效解决各种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五院小儿外科引进的“小肠内置管排列术”,适用于严重广泛的腹腔粘连,如粘连性肠梗阻、腹茧症、复杂的肠闭锁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