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马开收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教学专业素养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教师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理想不断成熟的过程。只有长远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地实现全面提高。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我们应当克服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通过有效途径促进其业务提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师德师风,业务能力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办学的第一资源。教师专业发展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专业素养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教师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理想不断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一所学校教育长远、良性发展的关键。如果教师缺乏专业成长的内驱动力,没有精湛的业务能力,仅仅疲于应付日常工作,那么就很容易消沉下去;反之,如果专业得到良性发展,那么就会逐渐成长为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经验型教师,并为后续发展成为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专家型教师奠定基础。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浅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师德师风建设
新时期的现代化教育赋予了教师更崇高的使命和更神圣的职责。师德师风是否符合规范将直接关系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从长远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地实现全面提高。
1.强化师德教育。学校定期开展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将师德师风教育与学校常规学习培训活动有机融合,让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邀请省市级师德师风楷模举办师德教育讲座,提高师德修养;从身边教师中选树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为全体教师作出表率;通过《漯河日报》、漯河教育网、微信公众号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学习宣传活动。全体教师通过培训学习及时反思,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2.完善师德考核制度。结合实际,完善师德考核细则,建立明确的师德惩戒机制。通过负面强化的方式抑制、矫正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思想和行为。师德考核采取奖惩结合的方式,并坚持以激励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3.开展师德承诺和满意度测评活动。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必须长抓不懈。学校定期组织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履职践诺。采取师德自评、评教评学等多种方式,每学期进行一次师德满意度测评。通过对测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充分反映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真实状况,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依据。
4.建立师德师风档案。师德师风档案是记录、了解和评价师德师风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年度考核、培训学习等方面的重要依据,是引导教师提升自我的重要举措。学校把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记录、奖惩记录、师德总结、师德测评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及时归入本人档案,健全师德动态考核体系。
二、业务能力提升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我们应当克服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通过有效途径促进其业务能力提升。
1.搭建发展平台,促进教师迅速成长。
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着力打造一支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开展名师“请进来”活动。聘请外校教研员来校听评课、作报告,聘请学科名家名师授课并举办专题讲座;制定考核制度,定期组织活动,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以此营造浓厚的课研氛围,引领教师聚焦课堂、改进方法,全面提高学科素养和教学教研能力。
开展“走出去”向名师学习活动。组织学科教师参加中考备考会,观摩优质课大赛及其他各种赛课活动,积极参加名师示范课、同堂异构课、报告会等教研活动。
学校通过开展多种活动,确立传、帮、带机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校内公开课、组内互评课、青年教师过关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思政课教师大比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师创设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
2.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校要积极探索新模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教研组建设,保障校本教研有效开展。各教研组长结合学校现状制订本组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狠抓教研组常规管理。各教研组和备课组积极投身校本教研中,以常规教学为主,以听评课为主,坚持每周至少一次集体教研,钻研教材、吃透课标、探讨教法并作好记录,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团队优势,互相帮助,资源共享。
发挥科研课题引领作用,保障校本教研持续开展。积极邀请课题专家作报告,为教师解惑答疑。申报科研课题并持续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培养教师科研能力,引导教师把教研活动与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尝试研教结合、相互促进的新型教研模式。
社团、综合实践活动齐头并进,保障校本教研全面开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学校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各种社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安排,有固定活动场所和校外拓展空间,坚持定期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教师的教育自主和教育实践也有了更大空间。
3.加强自我反思,驱动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学校引导教师对每一堂课进行反思,对自己与每一个学生相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进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引导教师把教学感受和平时的学习体会写下来,形成教学案例、经验总结等文本资料。
在每周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学校要求同学科教师一起讨论本周的教学得失,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实现自我提高。期中、期末考试后举办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为优秀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部分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鼓励全体教师不放弃任何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人人参与听课活动,活动之后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写出教学反思。在实践、反思、探究、总结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一定能够提高。
总之,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作为教师,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主动融入自身专业化成长路径,从而让工作更有动力。
参考文献:
[1]荀渊.未来教师的角色与素养[j].人民教育,2019,(12):36-40.
[2]王陆、彭玏、马如霞等.大数据知识发现的教师成长行为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 95-103.
[3]李树玲、吴筱萌.变革实验室:技术赋能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125-133.
[4]毋丹丹.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及其实践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7,29(3):81-86。
(作者单位:漯河市第五初级中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