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本着“选种子,种大树,成森林”的理念,2019年,烟台启动“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
4年培育2400余名“种子教师”
与会人员齐诵《大学》。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董明冈摄影报道)11月16日上午,烟台市教育局在蓬莱区召开了烟台市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总结大会,全面回顾了2019年以来我市推进实施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的重要节点、主要做法,充分肯定了全市师德提升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和成功经验,4年来,中华文化涵养师德工程已经走进了全市的每一所学校,共培养“种子教师”2400余人。
4年前,“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全面启动
2019年3月2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召开烟台市师德提升工程启动会议,烟台市“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全面启动。本着“选种子,种大树,成森林”的理念,2019年4月,首批烟台市遴选的300名“种子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第一次集中研修;6月,烟台市教育局再次遴选出100名“种子教师”参加了由北师大专家团队组织、点评的“《论语》线上学习百人百日行”活动;10月,市教育局在蓬莱举办烟台市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论语》百日学习线下分享会”,北师大专家团队做现场指导。
2020年,烟台市本土《论语》学习“金色种子”团队成立;当年上半年,第二批“种子教师”赴北师大集中研训;7月底到10月初,《论语》学习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录制完成。2021年7月,为满足烟台市中华文化涵养师德《论语》“千人百日行”活动需求,市教育局在鲁东大学为80名新指导教师和40名优秀学员组长进行了“分解式”专业培训。2020年5月29日,蓬莱区教体局率先召开了“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启动仪式,拉开了区市开启活动的帷幕。自2021年开始,全市所有的区市陆续开展了各自区域范围内的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论语》线上学习活动。
4年来,共培养“种子教师”2400余人
烟台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王诗龙介绍,4年来,中华文化涵养师德工程已经走进了全市每一所的学校。4年的工程实施,共培养了“种子教师”2400余人,真正实践了“惠民工程”的承诺,为烟台市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今年教师节前夕,市教育局印发了《烟台市“幸福教师”建设工程实施意见》,提出了5个方面20条具体行动路径,包括“关爱身心健康”“丰富艺体活动”“改善工作条件”“实施阅读工程”“减轻过重负担”等。其中,“幸福教师”建设工程正式向广大教师提出了阅读与运动的倡议,引领广大教师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筑牢师魂。
广大教师向着“教育家”“大先生”不断成长、迈进
王诗龙表示,“中华文化涵养师德”理念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将通过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程进一步夯实并创新师德涵养的新方式、新路径,促使广大教师向着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教育家”“大先生”不断成长、迈进,为烟台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上,蓬莱区、芝罘区、黄渤海新区作为典型区市代表交流了区域推进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的主要做法;莱州市实验小学、莱阳市文昌小学作为典型学校代表作工程实施经验分享;烟台机械工程学校孙武汉、莱山区朱塂堡小学孙美荣作为“种子教师”代表分享了个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所学所悟所得。同时,来自不同区市的8位教师在大会上展示了个人在“《论语》百日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12:45:5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