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偶鹰飞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患者的结石长期停留在肾脏中,若结石嵌顿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内,可导致肾盂积水,进而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因此积极治疗本病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笔者运用经方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一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使其成功排出结石,现与同道共享。
黄某,男,41岁,2023年6月9日初诊。患者形体偏瘦,诉体检时发现右肾多发结石,最大直径为7mm,平素有胸闷,余无异常。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
诊断:石淋(阴血不足,水饮瘀血内停,瘀血郁热内结)。
处方:酒当归3g,炒赤芍5g,川芎5g,泽泻6g,茯苓6g,炒苍术5g,北柴胡3g,桂枝3g,黄芩3g,干姜5g,炙甘草3g,金钱草9g,醋莪术3g,鸡内金9g。7剂,颗粒剂,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嘱根据口渴程度调整饮水量,勿大量饮水导致水停加重。
6月26日二诊:诸症同前。守上方去柴胡,加木香5g。14剂,颗粒剂,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11月8日三诊:诉用药期间排出数个小结石,胁胀除,舌脉同前。复查超声仅见一枚直径7mm的结石位于下盏,无输尿管扩张,无肾窦分离。守原方续进14剂。
2024年1月30日四诊:诉昨夜突发右腰腹疼痛,急诊CT提示右侧输尿管下端开口处有直径5mm的结石,伴右肾积水,右肾有直径2mm的结石。静脉用药后结石未排出。守二诊方加小茴香5g,7剂,颗粒剂,早晚饭前半小时温服。
2月2日五诊:诉腰腹酸痛已缓,嘱守四诊方继服。2月3日晚患者微信告知笔者,结石已排出。
按 泌尿系统结石俗称“肾结石”,中医称为“石淋”,临床以腰痛、血尿、尿闭等为常见症状。中医“淋”之病名始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淋閟”一词,《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记载其症状为“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圣济总录·小儿诸淋》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中医临床有热淋、气淋、血淋、膏淋、石淋、劳淋六淋之分,《外台秘要》在论述“石淋”时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溺不能猝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
本例患者平素无明显不适症状,然望诊时见其形体偏瘦,舌淡暗,苔腻,脉象沉细,又因病位在肾及泌尿道,八纲辨证当属在里之阴证,且血气不足,兼有水湿、瘀血,故以经方当归芍药散为主滋养阴血、行水化瘀、解痉通络,同时又有胸胁闷胀之气热结于半表半里的表现,故增柴胡、黄芩、金钱草、鸡内金、莪术增强理气散结、清热排石之力。诊治过程中根据患者气结程度较深,加木香、小茴香加强气化散结之功。笔者认为,中医治疗本病,关键是在于明辨经方方证,其次要注意权衡气血、寒热、虚实程度,兼顾清热利湿、扶正理气的药物剂量,攻补结合,主次分明,才能使肾与膀胱恢复正常气化功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12: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