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解春渴、消春困、降春燥
春季到底要怎么喝水
春天随着气温上升,经常会感到口干舌燥,这是由于身体的水分被蒸发导致。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喝水的时候,也不要大口大口喝,可以分为小口慢咽,这样更能起到润喉的效果。
一、最佳喝水时间段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可有效缓解身体睡眠一晚后的缺水状态,唤醒一天的活力;午睡后喝一杯水,可起到防止春困,有降血脂的作用,为下午提振精神打好基础;晚饭前喝一杯水,可以适当增加饱腹感,避免晚饭摄入过多;晚上睡觉前喝一小杯水,可以稀释血液粘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当然,渴了再喝还不算很晚,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喝,而是喝的足够,正常人群足量饮水都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喝水切忌过猛
少量、多次、慢饮是正确的喝水原则。短时间内引用大量水,会给肠胃及肾脏造成较大负担,容易引起身体不适,甚至造成“水中毒”。患有心脏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人群,饮水更需注意。
三、水温要适宜
如果喝太烫的水,会对咽喉部、食管、胃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食道反复烫伤患癌风险显著增加。人体口腔和食道表面黏膜的温度在36.5℃-37.2℃范围内,所以饮用水的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一般在10℃-40℃左右比较合适。 (汤继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