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端午时节草色青
□ 孔维越
每年临近端午节,妻子都会问我,要不要买点糯米和粽叶来包粽子。我回答得很随意,你想吃就包吧。
妻子很纳闷,你家以前都不做粽子吗?
家乡的习俗不是吃粽子,记忆里都是吃猪肚,粽子是前些年才传入的。而且,到了端午节,最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小时候,端午节的前一天,父母都会交代:明天任何人不准睡懒觉,得盯着牲口吃草。
第二天天还没亮明,父母就开始吆喝了。小孩子睡眼蒙胧地从床上爬起来,跟着父母把牛羊赶出圈,牛铃声叮叮当当地响到村外。庄稼地边的草已经长高了,灌木丛生长茂盛。牛啃食着草皮,羊吃着灌木丛,全家人一人蹲守一个方位,防止牛羊悄悄钻进地里吃庄稼。
天色慢慢亮明,牛羊慢慢吃饱了。吃饱的牛羊不再盯着地里的庄稼,一个个散漫地,安静地啃着草和叶子。其实,天没亮就起来放牛羊是有说法的,据说在端午节这天,牛羊早早地放出来就会吃到灵芝草,吃了灵芝草的牛羊,不仅不会生病,还能长得又壮又肥。
早晨空气清新,山上鸟雀啁啾,我们也可以放松警惕,只远远地看着,若牛羊走近庄稼,甩一个石头过去,自觉地就回过头了。再过一会儿,有父母守着就够了,小孩子可以去山上找“香珠珠”——这是一种植物,老家的人都这么称呼的,可我一直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只知道是端午节这天泡酒用的必需品。小孩子都提着小锄头到山上找,挖够了就去挖菖蒲。相比起来,挖菖蒲容易得多。菖蒲集中种在水井周围出水的地方,几锄头下去后弯腰捡一捧就够了。再到地埂上摘几把艾叶,用一个袋子提着。
10点左右,牛羊吃饱了,便可以赶着回家了。我们吆喝着把牛羊赶进圈,全家人依次洗了脸,开始分工分头行动。母亲把头天晚上煮好的猪肚端上火,着手淘米煮饭。小孩则把“香珠珠”和菖蒲根洗净交给父亲,父亲找来早已备好的雄黄,取一小块,用布包着碾细,把洗干净的“香珠珠”和菖蒲根切好,连着雄黄放进大碗,再加一些艾叶进去,倒入酒水泡着就可以了。
不大一会儿,母亲把饭煮好,把锅里的腊肉和猪肚切好装在碗里,简单弄一些菜肴,全家人就可以吃饭了。在那个缺油少盐的年代,家里只有在端午节这天才能吃猪肚,因此吃起来非常解馋,只用肉汤泡饭也能吃几碗。当然,不仅大人要喝一些雄黄酒,小孩子也是可以喝一点的。如果实在喝不了烈酒,吃完饭,母亲则会用小碗倒一些酒出来,用帕子蘸了擦在我们的身上,说是,端午节这天不管是喝了还是擦了雄黄酒,一年到头都不会有蚊虫叮咬。
喝不完的酒还有其他用处,母亲提来半桶水,将雄黄酒倒进桶里,找一个勺子和匀,用枝条蘸着酒水沿着房前屋后洒一圈。母亲说,这样全家人不会生病,蛇虫之类的也不会靠近房屋,住起来舒服。
母亲洒完酒水,会找来针线,用针把泡过酒的“香珠珠”和菖蒲穿成几串,分别戴在我们的脖子上,我们就出门去村里找其他小伙伴玩耍,身上整天都附着酒水、雄黄、菖蒲的味道……
这几年,端午节还保留着以前的习俗,还是煮猪肚吃,只是没去山上挖“香珠珠”了,有时会买点雄黄来跟着菖蒲和艾叶泡酒,可中午不敢喝太多,想着随时可能出门。
小时候每年到端午节都要早早地起来放牛羊,放了那么多年我也不知道山上到底有没有灵芝草,牛羊究竟吃到了没有,但山上草色葱郁,庄稼正拔节生长。可是,每到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还是会回到老家,做一些好吃的,和妻子一起包些粽子,家里吃一些,送一些给邻居品尝,仿佛在完成一种仪式。每次回到家,我都会去自家的地里走走看看,见庄稼长势不错,心里就特别踏实,感到特别舒服。
好几次,我都想劝父亲不要种那么多地了,可他坚持,也许父亲也跟我一样,自家的庄稼一茬一茬地栽种,仿佛能让人忘记时间,能抵抗年龄带来的孤独,也是转移生活注意力的最好方式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