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八年磨剑锋始出,国鸿氢能IPO背后的鸿芯壮志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06 15:43:00 来源:氢云链

2023年12月5日,国鸿氢能科技(嘉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鸿氢能”)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开启企业发展新篇章。

八年磨剑锋始出,国鸿氢能IPO背后的鸿芯壮志
八年磨剑锋始出,国鸿氢能IPO背后的鸿芯壮志

近年来,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已从政府主导的技术探索、示范运营阶段,发展至距离市场化、商业化临门一脚的阶段,但行业仍面临着综合成本偏高、企业资金不足、商业模式不清以及市场规模偏小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存在市场发展起伏不定,市场信心不足等情况。

国鸿氢能的成功上市,一方面标志着企业开启了发展新篇章,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振了行业发展信心,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国鸿氢能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及销售氢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的领先技术型氢燃料电池公司。经过多年艰苦奋斗,国鸿氢能实现了产品自主研发创新、核心原材料与生产装备的国产化、生产制造的高品质规模化,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化、商业化发展,并取得了出色的市场成绩。根据国鸿氢能招股说明书,其电堆出货量在2017-2022年连续六年排名第一。国鸿氢能已成为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持续引领氢能产业新变革。

“企业史就是产业史。”氢云链希望通过回顾国鸿氢能的发展历程与成绩,探讨国鸿氢能IPO的练就原因,为行业同仁预判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企业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一、国鸿氢能的市场成绩

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6月,受益于:(1)先进的专利技术和领先的研发能力;(2)规模化、低成本的生产能力;(3)市场开拓和商业化能力;(4)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等方面优势,国鸿氢能实现了产品研发创新的自主化、核心原材料与生产装备的国产化、生产制造的高品质规模化,成功地推动了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化、商业化发展进程,持续引领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

国内氢能产业化、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国鸿氢能是国内首家实现燃料电池规模化生产和示范的企业,其产业化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发展历史。国鸿氢能在商业化示范运营、规模化生产、氢能科技创新发展及商业化模式探索等方面始终走在国内前沿:

(1)2016年,佛山开通全国首条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线路,这也是当时全球最大规模的氢能公交示范项目,由此真正开启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商业化起点。

(2)2017年,国鸿氢能年产2万台电堆、5000套系统的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电堆生产线,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进程。

(3)2020年,国鸿氢能推出自研的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推动燃料电池产品价格进入“千元机”时代,实现了“国产化+规模化+一体化”三轮驱动,正式掀开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时代序幕。

(4)2022年,国鸿氢能发布鸿芯GIII燃料电池电堆及鸿途H系列燃料电池系统,这是当时全球功率最大的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产品之一,持续推动燃料电池向高功率发展。

业绩亮眼,市场领先。根据招股说明书,国鸿氢能的电堆出货量在2017-2022 年连续六年排名第一,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550MW,截至2022年,国鸿氢能电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4.4%;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同样名列前茅,其市场占有率达到21.8%,位居第二。

国鸿氢能的燃料电池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公交、物流、牵引、自卸、搅拌、环卫等多种车型,累计装车超过5000辆,遍布全国20个省40多个地区,同时公司产品也成功出口以色列、马来西亚等海外国家。

体系完整、技术领先。国鸿氢能的技术研发团队规模超过200人,申请专利超过200项,完成国标、团标、企标共44项;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产品在功率密度(大于4.5kW/L)、使用寿命(大于30000小时)、低温启动(-35°C)、氢耗、工作效率等性能指标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每款产品都经过近百项出厂测试,并通过了漠河极寒、玉龙雪山高原环境和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测试,搭载国鸿氢能燃料电池产品的车辆安全行驶里程已超过2亿公里,充分验证了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

生态完整、产业链紧密合作。国鸿氢能已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车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产业链合作基础上,国鸿氢能在不同地区带动上下游企业布局,形成区域性的氢能产业链条。目前,国鸿氢能已在嘉兴、上海临港、广州、云浮、重庆、鄂尔多斯和濮阳等地建设了生产基地。

二、国鸿氢能如何“炼成”?

国鸿氢能如何崛起成为燃料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亮眼的市场成绩的背后,是国鸿氢能跨越式发展和持之以恒、不忘初心的努力。

氢云链认为,基于国鸿氢能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和其在技术、市场、体系等优势建立过程,国鸿氢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一)2015-2020:前产业化时期的探索期,形成先发优势与体系优势。

国内燃料电池产业整体处于前产业化的探索阶段,行业积极开展技术突破和产品开发工作,力图打通技术链条,实现国产替代。

这个阶段,也是国鸿氢能对技术、市场、产品的探索阶段。国鸿氢能在这一时期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高铁模式”完成了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工作,引领了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发展,形成了先发优势;同时国鸿氢能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密切合作关系,快速进行新产品试验和迭代,反馈速度远快于常规的上下游厂商合作关系。在燃料电池产业化尚未完成、市场尚未高度细分之时,这种关系带来了明显的技术协同、技术创新及管理优势。

(二)2020-2022:商业化的探索和持续创新的引领,形成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

该阶段是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准备阶段,一方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国家氢能产业专项政策出台,市场前景得到明确;另一方面,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打通技术链条,开始探索商业化路径。

国鸿氢能预判了市场发展趋势,采取了积极的策略,推出自主创新产品、持续推进电堆和系统产品的更新迭代、丰富产品矩阵、扩展应用场景和全国市场布局,并对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地探索,保持了在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方面的引领地位。

(三)2023-2025:组织力的建设、体系化的建设,全新的挑战

2023年至2025年是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执行阶段,也是燃料电池应用规模快速扩大的时期,更是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国鸿氢能将再次迎来质变,企业建设的重心从对技术、产品的研发探索和商业化模式探索,向组织力建设、研发生产体系和商业体系建设等方向渗透。国鸿氢能的核心竞争力向更具有层次、更具有深度和更具有内涵的方向发展。

三、国鸿氢能IPO的意义

上市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国鸿氢能的成功上市,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对国鸿氢能自身发展而言,登陆港股一方面是市场对其在技术创新、业务发展、公司治理等方面成绩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快企业发展。

(一)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成功上市后,国鸿氢能成为社会观察氢能产业的重要窗口,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提升企业的社会关注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

(二)有利于提升资源获取能力。目前,氢能企业仍面临盈利难、自我造血能力弱等困境。登陆港股市场后,国鸿氢能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加强产品研发,强化和拓展产品线,推动公司向纵深、多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

(三)有利于拓展国际市场。成功登陆港股市场意味着国鸿氢能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有利于国鸿氢能推动资本国际化,走向国际化市场,提升国际形象,在国际市场上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对氢能产业而言,国鸿氢能的上市同样有着提振信心、树立标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一)提振行业信心和投资者信心。国鸿氢能的上市,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氢能产业的认可,有利于提振氢能企业的信心,另一方面意味着氢能产业进一步走向成熟,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氢能产业的信心和发展预期。

(二)树立行业标杆。上市公司的地位具有行业标杆效应,国鸿氢能的发展历程有利于为其他氢能企业的提供参考,降低企业发展探索成本。

(三)带动行业规范发展。由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规范化要求,这有利于带动其他企业的规范化建设,进而推动行业向更加健康、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

四、国鸿氢能的未来展望

在成功上市后,国鸿氢能已经完成了“规模示范、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商业拓展”等产业探索和企业发展任务。在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化临近的情况下,氢云链认为,要进一步完成“成长为国内外领先的氢能装备公司,致力于氢能产业发展,为全球碳中和贡献力量”的愿景,国鸿氢能除了维持降本增效与提高服务水平以分食更大的市场蛋糕之外,还需要思考如何应对产业成长期和市场化竞争下的企业淘汰赛问题。

对此,国鸿氢能提出了五方面的应对举措:

(一)进一步扩大产能。响应全国氢能产业政策及指引,在氢能产业发展的优势地区落地布局,不断扩大在全国的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大产品产能。

(二)加强燃料电池与制氢装备的研发。通过提高研发能力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驱动产品创新及快速迭代,巩固竞争优势,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三)与产业链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通过巩固及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产品交付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联合下游伙伴共同开发氢能应用场景,拓展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加快氢能产业商业化进程。因地制宜拓展氢燃料池产品的应用场景,构建全方位的产品矩阵,扩大氢能在不同行业的应用。

(五)建设氢能专业人才队伍。以氢能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引进高端人才,提升氢能基础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同时,升级公司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管理及经营效率。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大幕徐徐拉开,除了成本和性能优势以外,产业生态竞争力、平台赋能能力和国际产业链打造等可能是市场化阶段企业利用“马太效应”打造护城河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成功上市后,我们期望国鸿氢能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加速创新,加快商业化进程,并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力争成长为全球氢能产业的引领者,助力实现中国双碳目标,并推动构建绿色、可持续的低碳新生活。

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4全国两会·建言背后丨张国强代表建议:不断拓展氢能市场应用新空间
引导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张国强代表建议不断拓展氢能市场应用新空间张国强代表 河北日报记者 霍艳恩摄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
2024-03-09 14:50:00
成都氢能产业已形成完整链条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首个”“首座”凸显优势成都氢能产业已形成完整链条开栏语“氢”重之间 看成都氢能产业如何腾飞氢能是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被视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近日,成都市
2024-06-11 01:36:00
氢能展会:火没真的火,卷是真的卷 | 焦点分析
...实生活中:周末想来一场骑行,你的坐骑是一辆可折叠的氢能自行车,出发前,你打开一台微波炉大小的微型制充氢一体机,倒进一杯水,制充200L氢气,就可以骑行40公里……永安行科技展
2023-07-14 10:17:00
京产氢能车累计运营近1亿公里
...日报覆盖客车、物流、冷链、环卫等全场景系列车型京产氢能车累计运营近1亿公里京产各类型氢燃料电池汽车。本报讯(记者 曹政)从德胜门到延庆的公交车、京城内部的冷链运输、运送汽车发
2023-11-06 05:05:00
用“剥洋葱”思路攻克“卡脖子”难题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张家口加强技术攻关为氢能产业发展打造新引擎用“剥洋葱”思路攻克“卡脖子”难题河北日报记者 王雪威 郭晓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
2023-10-05 05:29:00
中国石化入股车企!氢能再加码
...的技术路线涵盖纯电动、氢燃料、混动等。特别的是,在氢能领域,近年来徐工汽车加大投入,开发了氢燃料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等多型谱产品,实现了公路物流、矿山开发、市政环卫、建筑工
2025-01-10 10:2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成都加快氢能产业布局(经济聚焦)去年氢能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0%本报记者 王明峰《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0 版)核心
2024-06-27 05:56:00
在各国寻求能源低碳转型的当下,氢能赛道成为投资“新宠”,2022年全球氢能领域的直接投资达2500亿美元。今年以来,我国企业布局热情进一步高涨,氢能应用更趋多元化。据不完全统计,
2023-09-27 23:43:00
嘉兴氢能产业蓄势而起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助燃”新质生产力嘉兴氢能产业蓄势而起■记者 潘晓琴“总有一天,水可以被电解为氢和氧,并用作燃料,而构成水的氢和氧……将会成为供暖和照明的无限能源。”1874年
2024-05-06 06:5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给“狂飙”的AI套上伦理的“缰绳”全球首个系统级伦理垂域大模型“问道”发布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孙艳)让AI也能像学者一样
2025-11-13 08:06:00
第八届进博会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汉诺金携手湖南卫视快乐购共促“健康中国”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关注的年度经贸盛会,进博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与行业代表
2025-11-13 08:57: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指尖滑动屏幕,货物飞速流转,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年度消费盛宴,正悄然重塑江西消费者的购物车与江西商家的生产线
2025-11-13 06:45:00
新闻纵深|“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五十六个智能模型构建“数字工厂”“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阅读提示订单排产从48小时压缩到30分钟,钢水样品2分40秒完成27种元素分析
2025-11-12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11日,京东发布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福建消费热点相关情况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抖音美洋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主播“上链接”话音刚落,新品针织衫链接的下单人数瞬间破百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顶峰人文影视艺术会客厅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同文文化艺术影视科技街区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在思明区禾祥西路,一个红色小窗口内闪着金元宝形的灯,客人抽完签、摇响铃铛、再把签递进窗口——冰激凌就会从里面递出
2025-11-12 08:22:00
厦门软件园企业:科技赋能 打开光影新视野
借助XR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场景自由切换。图为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甚妙视觉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光影闪耀鹭岛
2025-11-12 08:22:00
●席恺前不久,星巴克以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消息一传出,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瑞幸咖啡上:这个总部设在厦门的咖啡品牌
2025-11-12 08:22:00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吴美琳)11月11日,德州扒鸡®美食城三八路店重装开业,焕新启幕,美耀州城!溯源四十载
2025-11-12 08:43:00
立冬时节,寒意逐渐加重。11月7日,记者走进沧州热力有限公司热网调度中心,只见一块覆盖整面墙壁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沧州智慧热力管理平台正高效运行
2025-11-12 08:57:00
记者走基层|雄安图书馆迎来“新员工”
机器人馆员与小读者热情对话互动,数字人馆员“图小安”为读者推荐书籍,“爱心智送”机器人载着图书穿梭在图书馆内,无人驾驶送书车定时出发往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点位送书……11月3日
2025-11-12 08:59: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多面手”“大力士”……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天团”来了
大皖新闻讯 11月11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访团在这里邂逅了许多形态各异
2025-11-12 09:01:00
从秸秆到新材料,圣泉“链”就产业生态新格局|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2 0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