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4 20: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刘秉忠,字仲晦,原名刘侃,生于1216年卒于1274年。因修行从佛家释氏,法名子聪,拜官之后方改为刘秉忠,祖籍本为瑞州人氏,后全家迁至邢州。祖父刘泽,父亲刘润,弟刘秉恕。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太师国王木华黎率军大破邢州,建立了都元帅府,封刘润为都统一职。后改署为州录事,历任巨鹿、内丘两县提领。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刘秉忠风骨秀异才学聪智少时胸中便有大志。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年十七岁时,为节度使府令史一职也就是书记官。但刘秉忠却常闷闷不乐。突然有一天,刘秉忠丢下了手中的笔感叹说道:“吾家累世衣冠,乃为刀笔吏乎!大丈夫遇不予世,当隐居以求志耳。”于是当即弃官而去,隐居于武安山之中。不久之后的一天刘秉中忠巧遇天宁寺僧人虚照法师,虚照法师观此人很有慧根,于是收了刘秉忠为佛门弟子赐法名子聪,遍读佛法广游云中郡各处,居于南堂寺之中。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乃马真皇后监国元年1242年,当时的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法师奉元世祖忽必烈之邀请前往和林潜邸之中,海云法师路过云中郡在南堂寺小住之时,遇刘秉忠观其谈吐不俗而且十分博学多才,于是力邀刘秉忠与他同行一块入见元世祖忽必烈。刘秉忠拜见世祖忽必烈,佛法与经史子集无一不通,世祖忽必烈极为称赞,并多次召见垂询汉学要义。刘秉忠书无所不读,尤其对于《易经》及邵氏《经世书》,以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六壬遁甲之术,靡不精通。世祖忽必烈大爱相见恨晚,海云大师南还之后,刘秉忠被世祖忽必烈留在藩邸成为幕僚。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元定宗元年1246年,刘秉忠因父亲去世回家办理丧事,世祖忽必烈赐金百两为治葬之用,且专门派遣使者护送刘秉忠至邢州。待服丧期满,刘秉忠除服后便应世祖忽必烈之召还至和林城。海迷失监国二年1250年,刘秉忠出发返回和林城,宪宗元年1251年,上书世祖忽必烈多达数十万字的治国条陈。其中大意可大意为,首先建议世祖忽必烈效仿古时候周公辅佐周武王,世祖忽必烈辅佐宪宗蒙哥大汗治理天下。选派开国功臣们的子孙到京府州县去监督、考核旧官们,根据考察结果进行奖惩,能力低下者一律免去职务。按照现行的户口确定税额,令各级官府召集被迫出逃的流民恢复生产。重新定制百官爵禄,出专门律条对各级官员的德行进行奖惩及约束。

对普天之下的民众多行教化,严格各级官员执法禁止随意定罪,天下死刑必须上报国都的刑部听候断决。清查百姓们向官府官员们所欠的借债,若原系正当借贷的百姓负责偿还,若非正当借贷,并且没有借据的,以及利息大于本者,一概豁免。百姓缴纳公粮的以就近交仓原则为准,确定各税收数目和条款,禁止各处行商坐贾巧取横夺,禁止奢华,规定上下服饰定制,减轻赋税,差遣劝农官督课农桑。加大兴办学校,实行科举制度,引导开国功臣的子孙进入学校,择优选用有才能者。谨慎地选择基层官员,招抚关西、河南的流民,抚恤孤寡残疾者,不许朝廷使臣在地方上骚扰官民,应设馆安置。由国家下令各地兴建庙宇祭祀孔子,访察当地的名儒,并举行祀典。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请求蒙哥大汗颁行新历,同时着手派出官员撰修《金史》。国家应该拨出一部分经费赡养生活困难的名士学者,免除其中自有产业者的赋税差役,使其为国家尽其才能。并广开言路,鼓励大家直言。明君要分辨君子和小人,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将国内人民必须之盐场和矿冶交各路课税所进行管理,禁止好利之徒依恃官势害民,使商贾与平民互不欺夺。明文禁止私设牢狱,禁止鞭背之刑。要正纪纲,行法度,使天下可不劳而治。注意拔擢廉洁能干的官员。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世祖忽必烈览看刘秉忠治上述的国书之后非常赞同他的治世理念,此条陈一直到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后很多才得以正式施行。刘秉忠在进完治国书之后,又对世祖进言道:“邢州之地原有人口万余户,然诸国兵乱以来人口已不满数百,凋坏日甚,非得良牧守如真安张耕、洛水刘肃者方能治之,犹可完复。”世祖忽必烈立即命以张耕为邢州安抚使。刘肃为安抚副使。于是刑州之地诸多流民得以复业,本地户口日增百业得以恢复。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宪宗三年1253年,刘秉忠随从世祖忽必烈出征大理,借以天地好生之德劝说于世祖忽必烈,在攻克城池之日,不要多行杀戮,后从世祖忽必烈攻伐南宋,再交向世祖忽必烈进言,刘秉忠所到之处救下的百姓人数不可胜计。中统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之位,问刘秉忠治天下之大经、养民之良法,刘秉忠列举祖宗旧典,参考古制之中有宜于今朝者,列出数十条上奏于世祖忽必烈听。世祖采纳刘秉忠的建议于是下诏重新建元纪岁,建立中书省、宣抚司。金朝时代的很多旧臣以及躲避战乱于山林之中的名士们,全部都登记造册重新录用,新朝的气象文物粲然一新。而刘秉忠虽居世祖皇帝左右,但仍然穿着旧时为官时的衣服,深居简出为人和善宽宏大量,当时人们都称呼刘秉忠为“聪书记”。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中统元年1260年,翰林大学士王鄂上奏世祖说道:“刘秉忠久侍藩邸,积有岁年,参幄帷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忠勤劳绩,宜被褒崇。圣明御极,万物惟新,而刘秉忠犹仍其野服散号,深所未安。宜正其衣冠,崇以显秩。”此奏上后,即日世祖忽必烈便拜刘秉忠为光禄大夫、太保一职,参与中书省诸事,诏以翰林侍读学士窦默之女许刘秉忠为妻,赐府第奉先坊,给以少府宫籍监户给予食邑。刘秉忠即谢恩受命。此后刘秉忠为官常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于国家的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世祖忽必烈宠任愈隆,而刘秉忠推荐很多有才华的人为官很多为当世大才,凡被秉忠甄选提拔的后悉数为代之名臣。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后命刘秉忠以相风水之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兴建城郭于龙冈之上,刘重忠组织三年兴建而成,名曰开平府。继升为上都,而以燕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世祖忽必烈又命刘秉忠修筑中都城,开始兴建宗庙、宫室。至元八年1271年,上奏取《易经》之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为“大元”,以中都城为大都。刘秉忠又请颁章服、起朝仪、给俸禄、定官制,忽必烈一一采纳,也成为整个元朝的定制。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忽必烈以钱币之制询问刘秉忠的意见,刘秉忠回答说:“钱用于阳,褚用于阴。国家龙兴朔漠,宜用褚币(纸币),子孙世守之。若用钱,天下将不靖。”忽必烈听从刘秉忠的意见开始了大量使用纸币,这样有效地降低了国家的成本也杜绝了少数王公重臣大量屯集贵金属谋私利的行为。但是到了后世元武宗时又开始铸钱,旋废世祖定制不用。元惠宗时候则在铸钱时,而天下亡于内外的盗贼之手。果然应验了刘秉忠最初说的话。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至元十一年1274年,跟随世祖忽必烈至上都,选了南屏山一块土地,修筑了出家修行用的精舍在此一直修行。同年秋天八月,刘秉忠无疾打坐之中而圆寂,年仅五十九岁。世祖听闻之后十分震惊而悲伤,对群臣说道:“刘秉忠事联三十余年,小心缜密,不避险阻,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世祖下令由内务府出钱办理国葬,另外派遣礼部侍郎赵秉温护其丧还葬大都城。至元十二年,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赠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谥文正。仁宗时,又追封刘秉忠为常山王。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刘秉忠自幼好学,至老而不衰,虽然已是位极人臣之列,但是每日却吃斋简居自己种植蔬果而食,而且终日淡然名利,不异平昔。刘秉忠自号“藏春散人”,每以吟咏自适,其诗萧散闲淡,类其为人。著有文集十卷。一生无子,以弟刘秉恕之子刘兰璋过继为子。世祖忽必烈曾经赏赐刘秉忠白金千两之多,然而刘秉忠却推辞说道:“臣山野鄙人,侥幸遭际,器服翻出尚方,金无所用。”

常山王刘秉忠,是元朝的筑基之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2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渔夫和乞丐为活命当海盗,意外开海运先河创六国码头
...,于是携老携幼渡海行至胶州,率数千人前来归降元军。元世祖忽必烈亲授朱清、张瑄等人为管军千户,其余得力属下亦授百户、总把等职,朱清张瑄正式加入了元朝海军。至元十三年/南宋德佑二
2023-01-04 20:47:00
龙虎卫上将军李庭,是元朝开国汉军第一虎将
...他们重新划分在中亚地区的势力范围并达成一致共同对抗元世祖忽必烈,世祖忽必烈马上调集大量兵力以备三部进犯,这也标志着大元帝国进入内战之时。世祖忽必烈命令李庭率新附军跟随大元帅阿
2023-01-04 20:49:00
飞狐大侠赵瑨为救母亲一命,把自己编入敢死队
...路的达鲁花赤断事官。元中统三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元世祖忽必烈下旨建立了天下十路宣慰司。由赵瑨出任顺天路(总管府设在今保定)宣慰使一职。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
2023-01-04 20:50:00
从《元世祖出猎图》看蒙古的狩猎文化
《元世祖出猎图》是蒙元时期,对皇家狩猎情景的写实精品之杰作,不仅能让人一窥皇家狩猎的架式,更能了解蒙古狩猎文化之精髓。而在画的左下角还有"至元十七年二月,御衣局使臣刘贯道恭画"的
2023-05-08 13:44:00
建德发现极其珍贵的元代外藩进贡摩崖题记!
...?首先要把这点搞清楚。元代两次使用“至元”年号,即元世祖之至元(前至元)和元惠宗之至元(后至元),两者都有“庚辰”,前者为前至元十七年(1280),后者为后至元六年(1340
2024-09-18 15:42:00
真金太子的带刀护卫石高山,一人之力重建五部探马赤
...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石高山由平章政事塔察儿引荐于元世祖忽必烈,石高山进献策略于世祖忽必烈请求重新组建元太祖成吉思汗时候的五路探马赤军。石高山对元世祖说:“昔日,吾太祖
2023-01-04 20:48:00
朱国宝从“监理工程师”到镇国上将军,是元世祖十虎将之一
...被任命于监理修造战船。宪宗九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兵攻打南宋的鄂州,朱国宝又调到世祖忽必烈帐下听用,因朱国宝作战英勇又头脑聪明很快就被提拔为千户一职,率领
2023-01-04 20:48:00
吕德从“马匪”到将军,一个普通“答尔罕军”的逆袭之路
...。元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元朝大将阔阔带等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率兵攻伐南宋,元军开始在原金朝诸地大量招募勇壮之士编入探马赤军,负责侦察南宋淮南地区的布防虚实与军事情
2023-01-04 20:53:00
了解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的传奇一生
...》作宏吉刺氏),名察必,济宁忠武王弘吉剌·按陈之女,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中统初年立为皇后。至元十年(1273年),上尊号“贞懿昭圣顺天睿文光应皇后”。至元十八年(1281年)
2023-01-11 15: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