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5 10:37:00 来源:戏说三国

何种家庭氛围孕育了“千古第一才女”?年仅十六便能赋诗填词的她,青春是否真如笔下所绘,无忧无虑?试想李清照目睹今时少女以其词为放纵之由,又将心生何感?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一、家学渊源奠定文学修养】

1084年,北宋盛世,汴梁繁华喧嚣,车马络绎不绝。然而,盛世之下隐忧初现,同年,才女李清照诞生于山东章丘名门望族,预示着一抹不凡的笔墨即将在历史长卷上挥洒。

生于书香门第,李清照承袭父风,其父李格非,苏轼高徒,身居刑狱要职;母则宰相之后,状元千金。双亲同心,共育清照,使其成为才情横溢之佳人。

李格非思想开放,鼓励女儿李清照读书习文,而非拘泥于针线之艺。李清照自幼才华横溢,屡获晁补之等父辈赞誉。她嗜书如命,家中藏书为其文思泉涌之不竭源泉。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李格非夫妇精通文学词曲,不仅自我钻研,还常邀友共赏风月,吟诗唱和。李清照伴于父母侧,天赋异禀,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迅速成长,才华绽放。

家学渊源深厚,温婉雅致,铸就了李清照“千古才女”之名。若非父母倾心培育,许她笔墨之趣,何来她在男权社会中的独树一帜,成就一代女诗人之辉煌。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二、养尊处优不谙世事】

李清照青春年华,享尽富贵,非一般闺阁女子所能及,常游郊外,心随景飞。其父李格非极尽宠爱,让她在无忧无虑中成长,世事于她,如同隔世。

李清照欲出游,李格非总遂其愿,伴以侍从。她携挚友翩翩至郊外田园,时而漫步翠野,聆听农夫乡音;时而踏柳寻芳,憩于湖畔亭中。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李清照钟爱泛舟湖上,常令舟子轻摇桨橹,激起层层水纹。她沉浸于碧波之间,与挚友欢声笑语,直至夜幕低垂,方留恋地离舟归岸,随侍女踏上归途。

自幼于父母羽翼下成长,李清照尽享童年欢愉,无忧无虑,心田满溢纯真喜悦。她对世事艰辛尚未涉足,生活如诗般恬静,滋养了少女时代的心灵。这份纯真与美好,成为她日后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三、误入荷花深处惊鹭】

十六芳华,李清照携友畅游,湖光山色间流连忘返,忘却归途。夜幕低垂,急归乘舟,不料误入藕花深处,惊扰休憩鸥鹭纷飞。碧波荡漾中,她悠然飘荡,久寻归路未果,心生微惧。

春日明媚,李清照携闺蜜游赏洞庭湖畔。湖光山色间,荷花初放,粉嫩层叠,似锦如茵。乘舟湖心,她悠然赏景,心旷神怡,尽享自然之美。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夕阳悄然西沉,天色渐染暮色。李清照惊觉时光已逝,急欲归家,遂命舟子速返。不料小舟迷失于荷丛间,舟子水性生疏,方向难辨,徘徊不已。

"砰"然响动,小舟轻触荷叶边,湖面涟漪四起,惊扰了数百白鹭的静谧小憩。它们猛然振翅,腾空而起,羽翼划破天际,于夕阳余晖中织就一幅飞影斑斓的画卷。

李清照凝视白鹭翱翔,赞叹其宛若仙鹤之姿。船夫迅速调转船头,穿越花海,安全地将她护送归家,一路风景美不胜收。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四、小令轶事记录迷途】

归家心切,李清照将迷路趣事化作了词坛初绽之作《如梦令》,字里行间跃动着少女纯真烂漫、无忧无虑的青春气息。

归家后的李清照,湖畔风光仍萦绕心间,荷花白鹭历历在目。她心生雅致,欲将偶遇之景镌刻词间,遂挥毫而就《如梦令》,细腻描绘此番意外之旅。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忆往昔,溪畔亭间,暮色渐浓,我沉醉自然,忘却归途。尽兴而归,夜幕低垂,小舟误入藕花深处,一场意外的冒险,尽显少女对自然的无限向往与痴迷。"

末句“争渡争渡,鸥鹭惊飞”,生动勾勒白鹭翩飞的瞬间,宛如水墨画卷,细腻描绘一场意外的迷路奇遇,美不胜收。

李清照词中轻诉少女情怀,字里行间洋溢着纯真朝气。此作勾勒出一个明媚乐观、勇往直前的才女风貌,让后世窥见其不凡灵魂。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五、沧海桑田方知愁滋味】

岁月匆匆,李清照步入而立之年,与铁勒将领赵明诚结缡,步入波折命运。赵明诚辗转于金宋之间,李清照亦随之浮沉,终悟红尘世事,皆是无奈。

与赵明诚缔结良缘,李清照步入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她随夫辗转流离,历尽艰辛,更逢乱世纷扰。目睹故国日渐凋零,她不禁悲叹自身命运之坎坷。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金兵频犯中原,李清照携赵明诚流离失所,心系家国,忧虑重重。她渐感世事无常,悲从中来,昔日无忧少女已成过往云烟。

李清照诗词间,离愁别绪绕心间。静夜玉楼,独立风清,落花满径映月明。愁绪难断,梦远归期无,字里行间尽是她内心的波澜与哀愁。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六、千古绝唱隐忧在其中】

李清照与李纨,宋代文坛双姝,共绘繁华篇章。然金兵南下,国破家亡,李清照流离失所,终因战乱与贫病,香消玉殒,年仅四十八,令人扼腕。

《如梦令》那曲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旋律,竟成了她一生中最不真实的自我镜像。昔日李清照纯真少女之心跃然纸上,然其晚年历经沧桑,满腹苦楚,却无人问津。

李清照与李纨,才情横溢,各领风骚于南北文坛,共筑时代文学之辉煌。二人诗词互映,佳作流传,被誉为“千古才女双璧”。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李清照词风华丽,却难掩内心对世事沧桑的黯然。目睹金戈铁马,家国风雨飘摇,她唯有寄情于笔端,哀婉吟唱,一腔愁绪,无处安放。

《如梦令》洋溢着青春与激情,与李清照晚年漂泊生涯形成鲜明反差,犹如她坎坷旅途中的一抹亮色,却添几分讽刺。这千古佳作背后的哀愁,引人无限感慨。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七、今日解读意在其中】

岁月流转,《如梦令》已悄然入驻语文课本。李清照或许未料,有人竟以16岁少女醉中情愫为放荡,主张现代少女不宜效仿。

“借古喻今”或显荒诞,于李清照之灵或感不公。勿以今人视角衡古人心智。千年之前,豆蔻年华即可缔结良缘,故李氏十六之举,实乃时风使然,非惊世骇俗。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张老伯忧心忡忡,认为该词不应入教材,恐误导幼小心灵。他坚持诗词应塑造学生纯正品德,故而持反对立场。

李清照的学生杨才人表示,非全部古诗皆宜孩童习之,然《如梦令》篇幅短小,朗朗上口,置于课本之中亦无不可。

今之青春女子若假借李清照之名行恶,实乃世风日下,非词中深意所累。勿因一隅之恶,而掩才女千年华章,惜才之心不可弃。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结语】

李清照《如梦令》展天真,却藏哀愁无奈深。波折经历,词间尽显Irony痕。勿以今眼苛古人,其诗词,赤子心品方为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分受人追捧。比如说,在文学方面,必然要有唐朝的才女李清照。她出生于小康之家,自小也遗传了父母的文艺基因,很小的时候就凸显出了诗词歌赋的天分和洒脱的个性,喜爱喝酒,也不受那些传
2023-02-03 14:12:00
聊聊李清照《如梦令》这首词背后的故事呢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一个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靠着自己在文坛上的耀眼表现,闯出了一片天地。她的文学成就在元明清三代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女子。然而,历史对她的记录并不仅
2023-07-07 20:01:00
李清照靠一首词圈粉无数,成为和苏轼齐名的“网红大V”
...下了根,让无数士大夫称赞。另外一位北宋女词人18岁的李清照,靠着一首《如梦令》火遍了整个京城,完全不输当时的白居易。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她当之无愧。这样的成就让
2023-07-07 10:02:00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少女时代创作的一首婉约词。因为词末有“绿肥红瘦”的句式,表达新奇,所以一经问世,便轰动了京城和北宋文坛,文人莫不击节称赏。同时,该词还受到了南宋
2023-06-14 17:56:00
李清照一边饮酒一边写词,不同时期饮出的酒滋味不同
李清照虽然婉约可人,却又兼具大丈夫之气概,她的一生彷如一首传奇的诗歌,而她作的诗词,又如一首婉约曲。她的一生,她的情爱,她的诗词,都被她化作酒中的各种滋味,可以慢慢品饮,也可如男
2024-05-27 15:37:00
雨后李清照因思念丈夫,写下一首词,用词非常大胆,令人心生向往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创作的词汇遍布历史文坛,许多作品在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中就曾学习过。从李清照的词作中,能明显感受到她的创作风格与苏轼的豪放、奔放不同,她的作品更加
2025-05-07 23:40:00
李清照写了一首词专门用来向丈夫撒娇,后成为千古名作
...艺术手法之高超冠绝古今,被后世奉为千古名作,她就是李清照。李清照是宋朝人,公元1084年生于山东章丘一个仕宦家庭,自幼饱读诗书,文采出众,广受亲友夸赞。青年时,她跟随父亲前往
2023-07-11 18:45:00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写下最让人动容的一首相思词,字字句句都是千古绝唱
...形容任何一个豆蔻年华的青春美少女,但用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身上,似乎更加恰当,每一句都是那么严丝合缝。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情窦初开,对甜蜜的爱情充满了憧憬,在爱情突然来敲门时,却又
2023-10-13 16:11:00
不愧是央妈!一次找7位“书卷气”美人演李清照,从此才女有了脸
...一档名为《斯文江南》的节目中,刘涛扮演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当她慷慨激昂地吟诵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很多观众却犀利地吐槽她没有书卷气,不符合心目中李清照的形象。是的,被
2024-03-09 22: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