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4 17:56: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少女时代创作的一首婉约词。因为词末有“绿肥红瘦”的句式,表达新奇,所以一经问世,便轰动了京城和北宋文坛,文人莫不击节称赏。

同时,该词还受到了南宋词评家胡仔、陈郁等人的推崇。因为李清照当时虽然年少,但是却有这种独创“奇句”的能力,所以历代词评家并不挑剔这首词的思想境界与格调。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近代的文艺批评家朱东润认为,这首词“展现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灵魂的空虚与内心寂寞的精神状态”。

想知道这首词为何会得到这样的评价,就必须弄明白词里表达的真实内涵。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如梦令》,看看少女李清照到底想借它来说些什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白话翻译:

夜晚刮起了大风,下起了一场小雨。早晨醒过来,还带着宿醉。考问“卷帘人”,庭院中的海棠开得怎么样?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对方却回答道:还是老样子。“你知道吗,你知道吗?此时那海棠,应该是绿叶肥大,红花瘦小。

我们先来说说,其中“卷帘人”的问题。这首词中的“卷帘人”,多数时期都被当成李清照的“侍女”而不是别人。因为按照相关文献记载,李清照这个时候应该只有十六岁,还未出阁。

不过今人指出,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提到“绿肥红瘦”时,口吻不像是具有很深的惜花之情。她重复“知否”的口吻,更像是在跟某人“斗嘴”。

再加上李清照性格豪放,本非寻常女子。于是便联想到“卷帘人”或许不是她的侍女,而是别的什么人。那么,这个“卷帘人”有可能是谁呢?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在宋词里面,“卷帘人”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指“闺中女子”。如朱淑真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李清照自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里面的“卷帘人”都是指闺中女子。

宋词里提到仆人时,多数是直呼其名的。如姜夔的“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朱淑真的“侍儿全不知人意,犹把梅花插一枝”,苏轼的“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以上三个例句中,有直呼侍女名字“小红”的,有直呼“侍儿”不称名的,也有叫“家僮”的。李清照称对方为“卷帘人”,显然与对方的关系比较亲近。

又因为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00年前后),距离李清照和赵明诚新婚的时间(公元1101)异常接近,所以“卷帘人”应当是指赵明诚。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李清照和赵明诚二人同为贵族,婚前就认识,并有往来是非常正常的。在解决了“卷帘人”是谁的问题后,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著名学者周汝昌认为,这句话指的是后院的海棠花“绿的多,红的少”,是把“红瘦”的“瘦”解释成“少”的意思。于是这四个字表达的意思就是,经过了昨夜的风雨后,海棠花凋残了。

基于上述这样的理解,有人就认为:这首词是在表达李清照的惜花伤春之情。然而又有学者指出,在清代以前,很多词评人并不认为“绿肥红瘦”有惜花之意。

因为“瘦”字的解释为,瘦小、弱小和瘦弱。比如“淡花瘦玉,依约神仙装束”里的瘦,就不能解释成“残玉”。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李清照自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瘦”,也不能说是人“残”了,只能解释成人像黄花一样瘦弱。

由此可知,“绿肥红瘦”在这首词里要表达的意思是:经过昨夜的一场风雨后,海棠肥大的绿叶中开出了瘦小的红花,暗喻海棠获得了新的生机。

弄明白了前面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大致还原出少女李清照写词时发生的事情。在前一天的晚上,李清照喝了一点酒。当时她有可能不是独自一人在喝酒,而是和赵明诚在一起。

古代少年男女晚上在一起,无聊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做游戏的。比如李商隐在《无题》中提到的:“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送钩”、“射覆”,就是古代人聚会时玩的一种游戏。北宋的礼教还不太严,李清照很有可能和同为世家子弟的赵明诚,甚至是别人一起玩这样的游戏。

一边玩游戏,一边饮酒,喝醉了就睡觉,早上醒来之后还有一丝的醉意,于是她就借着酒劲儿,问“卷帘人”赵明诚:你知不知道,后院的海棠花怎么样了。

李清照在词里用的是“试问”,带着“考问”的意思。因为她明知被问的对象,其实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家伙,所以她偏偏要这样去试探对方。

结果正如她所料,赵明诚漫不经心地回答道:还是昨天的老样子。李清照连用“知否”,嘲笑对方粗心,不懂得在这种情况下,海棠肥大的绿叶中间,已经开出了红色的小花。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经过雨露滋润的海棠,开出了含苞的小花,当中到底在暗示着些什么,反映了李清照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就见仁见智了。

词为“艳科”,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北宋末期“艳词”大行其道的时代。再加上当时的北宋社会,男女大防也不如后来严格。欧阳修、苏轼等名人,其实都写过很多的“艳词”。

所以即使李清照真的写出一些隐晦的“艳情词”,也并不奇怪。这大概也是史代词评家赞这首词,只赞她“绿肥红瘦”用得新奇,从不言及其它的原因吧。

只有近代学者周汝昌盛赞这首词,写得特别有水平,赞它短短六句,包含了场景描写、行动描写、人物对话等丰富的细节,仿佛现代电影“运镜”的手法一样。

宋代才女16岁时填一首词,问世后轰动整个京城

同时,周汝昌又夸李清照“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情雨”,活脱脱把一朵红海棠夸成了绿牡丹。然而“绿肥红瘦”,却被他解释偏了。

结语

从前读叶嘉莹先生的书,里面提到李清照的时候,说她写得最好的,还是那些偏向豪放的诗词。她的艳情婉约词,其实就不怎么样。

但是古典诗词并不单单注重思想内涵,也十分注重修辞水平。李清照以十六岁的年纪,便能原创“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之类的新奇句式,这份才情依旧值得夸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22: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才女朱淑真的一首相思词不输李清照,却被世人唾弃是为何?
宋朝文人辈出,无论是才子,还是才女都是造极之人。李清照和朱淑真并称为宋代女性文学的双壁,她俩都多才多艺,而且擅长写词,特别是闺怨相思词在她们的诗作中占有很大比重。然而,李清照被称
2023-01-05 17:00:00
揭秘宋代四大才女:李清照领衔,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闪耀文坛
宋代有四大才女,分别是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如果说把李清照放在首位,那么朱淑真一定是第二位。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2024-02-18 19:09:00
一代才女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感情,为什么会一步一步走向破裂?
...看到开头没有想到结尾。穿透历史的迷雾,900年前,才女李清照的爱情故事让人津津乐道,她与赵明诚的凄惨婚姻更让人唏嘘不已。李清照是两宋之交、动荡朝代中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是
2022-12-12 16:34:00
才女李清照活出了魏晋名士的风流,酒色赌全不误
...节事大。”就是在这样一个对礼仪教化看重的风气之下,李清照依旧活得自在洒脱,风流不羁。风流——是一种放荡不羁,无拘无束的状态。并不是所有活得自在的人都可以自称风流的。要成为这样
2023-04-17 18:00:00
李清照靠一首词圈粉无数,成为和苏轼齐名的“网红大V”
...下了根,让无数士大夫称赞。另外一位北宋女词人18岁的李清照,靠着一首《如梦令》火遍了整个京城,完全不输当时的白居易。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她当之无愧。这样的成就让
2023-07-07 10:02:00
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曾经因为反家暴锒铛入狱
...现,为宋代,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坛注入一股清流,她就是李清照。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诗中李后主,词中李易安,她被尊称为易安居士,她的词作直至今日依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她就像是暮春
2023-05-13 14:25:00
聊聊轰动一时的宋代第一离婚大案是怎样的
要说宋代最著名的离婚案,当属“千古才女”李清照的离婚案了。其实离婚在宋代并非罕见现象,也时有发生,但这一起离婚因为涉及“四大女词人”李清照而轰动全国。简单说吧: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
2023-07-23 15:47:00
雨后李清照因思念丈夫,写下一首词,用词非常大胆,令人心生向往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创作的词汇遍布历史文坛,许多作品在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中就曾学习过。从李清照的词作中,能明显感受到她的创作风格与苏轼的豪放、奔放不同,她的作品更加
2025-05-07 23:40:00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赋诗填词的她,青春是否真如笔下所绘,无忧无虑?试想李清照目睹今时少女以其词为放纵之由,又将心生何感?【一、家学渊源奠定文学修养】1084年,北宋盛世,汴梁繁华喧嚣,车马络绎不
2024-11-05 10: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在广州举行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于9月5日—12日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展览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收藏鉴赏》杂志、收藏周刊+联合主办
2025-09-02 12:58:00
78年前的前线回忆!94岁老兵毕可金追忆峥嵘岁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王贝艺 通讯员 顾晓羽我是毕可金,今年94周岁,1947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白求恩医院学习
2025-09-02 13:25:00
从辽源战俘营到密苏里号 还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尘封的历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举世瞩目
2025-09-02 10:18:0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9-02 10:54:00
厦门抗战老兵盖鸿儒回忆在战场伏击杀敌的故事
盖鸿儒曾经的军装照和奖章等。(本组图/厦门轻工集团 提供)盖鸿儒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8月20日,在厦大附属中山医院病房
2025-09-02 08:10:00
一场庄严而宽大的审判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外观。(资料图片) 坐落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侧的山西饭店,以其地道的晋菜传承
2025-09-02 07:34:00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
百岁抗战老兵胡西:破路拆石,让敌人“一块砖都找不着”!
在贵州省荣军优抚医院的走廊上,身穿深蓝色毛线背心,103岁的胡西老人缓步而行。他身上那件深蓝色的毛线背心,已经穿了十多年
2025-09-02 00:3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