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清照写了一首词专门用来向丈夫撒娇,后成为千古名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1 18:45: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文学家创作诗词的题材多为家国情怀、军旅生涯、百姓疾苦,即便涉及到爱情,也大都以男性视角展开描写,缺少一些韵味。但这位词人却是个例外,她的作品较多展现了闺阁之怨、少女思春之情,有一首词更是专门写来向丈夫撒娇,其中感情表达之细腻,艺术手法之高超冠绝古今,被后世奉为千古名作,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写了一首词专门用来向丈夫撒娇,后成为千古名作

李清照是宋朝人,公元1084年生于山东章丘一个仕宦家庭,自幼饱读诗书,文采出众,广受亲友夸赞。青年时,她跟随父亲前往京城生活,举目望去,处处车水马龙,一片繁荣,她一时灵感泉涌,接连写下数篇作品,迅速在当时的文坛占据一席之地。

公元1101年,李清照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赵明诚,二人才学相当,兴趣相投,一见面便有聊不完的话题。双方父母见状,索性约下良辰吉时,让他们结为秦晋之好。接下来的几年,是李清照人生中最欢愉的时光,只要一有空闲,她就与丈夫一起逛古玩市场,淘换书画作品回来鉴赏,夫妻也常写些诗词互表爱意。

李清照写了一首词专门用来向丈夫撒娇,后成为千古名作

比如这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意思是,从卖花人的担子上买下一朵花,含苞欲放,露水的痕迹还没干透,我担心丈夫觉得花比我好看,就把花插在鬓边,叫丈夫比较一下,是我美丽还是花更艳。

全词以拟人的手法,展现了买花、赏花、与花争艳这一过程,突显了李清照的活泼可爱,其中也暗含她向丈夫撒娇之意,堪称精妙绝伦,被后世奉为爱情诗词的圭臬。赵明诚自然是抵挡不住此般娇媚,对李清照更加爱恋,生怕伤了佳人的心。

李清照写了一首词专门用来向丈夫撒娇,后成为千古名作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的到来,击破了两人的甜蜜生活。赵明诚踏上仕途后不久,便陷入到党争之中,随即遭到罢官,只好带着李清照返回家乡隐居。没有了朝廷俸禄的支持,二人的生活陡然变得清贫,但李清照却不在乎口体之奉,与丈夫穷游山水,节衣缩食继续购买文物鉴赏。

李清照本以为自己与丈夫能就此度过余生,却没想到金人突然入侵,赵家的江山瞬间崩溃,李清照不愿做亡国奴,跟随百姓举家逃往江宁。在此期间,赵明诚被重新启用,先被提拔为江宁守备,后又左迁湖州知州,可惜他还未到任,便病死于旅途中。

李清照写了一首词专门用来向丈夫撒娇,后成为千古名作

李清照一下子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所带财物也在搬迁中大量遗失,为求生计,她被迫与杭州官员张汝舟结婚。张汝舟生性狡诈,喜怒无常,经常欺凌李清照,李清照忍无可忍,向官府举报张汝舟数项恶行,并写下一纸休书与其离婚。此后的日子里,李清照杜绝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不乏追思赵明诚之作。公元1155年,李清照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不久后溘然长逝,中国古代文坛的一代巨匠就此陨落。

李清照写了一首词专门用来向丈夫撒娇,后成为千古名作

李清照的人生几经起落,年轻时得遇良人,生活幸福,中年后四处飘零,饱受颠沛之苦,又遭遇重利之徒的轻薄,受尽了委屈。但这也在客观上提升了李清照的文学素养,她的许多代表作,均是出自这一时期,词句中所表达的对国家的殷切、对人民的怜悯,振聋发聩,令人深思。若是赵明诚泉下有知,也一定会为她感到骄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雨后李清照因思念丈夫,写下一首词,用词非常大胆,令人心生向往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创作的词汇遍布历史文坛,许多作品在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中就曾学习过。从李清照的词作中,能明显感受到她的创作风格与苏轼的豪放、奔放不同,她的作品更加
2025-05-07 23:40:00
李清照多狂?写了篇咏梅词自称千古第一,王安石苏轼都不放在眼里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才华大家有目共睹,不过她的傲气也挺出名。举个例子,她写过一篇《词论》,就几百个字,批评了一堆前辈,比如李煜、柳永、苏轼这些大词人,几乎把之前所有
2025-01-03 11:05:00
李清照靠一首词圈粉无数,成为和苏轼齐名的“网红大V”
...下了根,让无数士大夫称赞。另外一位北宋女词人18岁的李清照,靠着一首《如梦令》火遍了整个京城,完全不输当时的白居易。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这个称号她当之无愧。这样的成就让
2023-07-07 10:02:00
秦观的一首大胆约会词,开篇7字被李清照仿成一个千古名句,够美
...轼称其有屈原、宋玉之才,王安石称其有鲍、谢之风。但李清照却在《词论》中批评他写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意思是写得不够厚实,太直接了些。到了金末,大文豪元好问更是直接称他的诗
2024-09-24 21:05:00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写下最让人动容的一首相思词,字字句句都是千古绝唱
...形容任何一个豆蔻年华的青春美少女,但用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身上,似乎更加恰当,每一句都是那么严丝合缝。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情窦初开,对甜蜜的爱情充满了憧憬,在爱情突然来敲门时,却又
2023-10-13 16:11:00
李清照少不知愁,酒后寻欢写下第一首词,如今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赋诗填词的她,青春是否真如笔下所绘,无忧无虑?试想李清照目睹今时少女以其词为放纵之由,又将心生何感?【一、家学渊源奠定文学修养】1084年,北宋盛世,汴梁繁华喧嚣,车马络绎不
2024-11-05 10:37:00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晚年声名狼藉,都是因为改嫁吗?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篇课文选自李清照流传于世绝妙诗词中的一首,表达了内心深深的思念与忧虑,词朗朗上口、表意清楚,乃当时之佳作。如此曼妙的人物,该是每个人向
2023-05-05 09:44:00
...的3月13日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诞辰940周年。李清照的一生,从北方到南方,前半生光彩照人,后半生颠沛流离,最终孤苦终老于浙江。这其中,江苏南京是
2024-03-29 05:40:00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表面婉约柔弱,骨子里却是个“女汉子”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完美奇迹。南渡之前,她善于写春闺情怀,一寸柔肠,万般情思,诉说起来,婉转动人,哀愁幽怨。通过这些诗词,人们大概认识了一个婉约柔弱的女子。其实,李清照骨子里
2023-04-13 06: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