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晚年声名狼藉,都是因为改嫁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09:44:00 来源:戏说三国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晚年声名狼藉,都是因为改嫁吗?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女性人物能出现在历史教材中的已是寥寥无几,能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已经从中学毕业数年的我,至今记得课文中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篇课文选自李清照流传于世绝妙诗词中的一首,表达了内心深深的思念与忧虑,词朗朗上口、表意清楚,乃当时之佳作。如此曼妙的人物,该是每个人向往与倾慕的对象,确实,李清照早年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而晚年则变成了“晚节流荡无归”,“然不终晚节,流落以死”。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晚年声名狼藉,都是因为改嫁吗?

谈及缘由,只因为李清照晚年被指改嫁,由此才毁了一世才气攒下的荣誉。这件事情历来被学界各派翻来覆去的研究,重点都在于李清照是否真的改嫁了?说实话,我当年得知还有李清照改嫁一说,觉得李清照很虚伪,写了那么多词表达对前任的思念,最后还嫁给了别人,是个什么意思?后来因为觉得事有蹊跷查了很多资料,得到了一个结论,李清照改嫁之事,绝对是污蔑!李清照当年名气那么高,大家都知道李赵二人情深意切,然而还有人污蔑李清照改嫁,足见行事之人居心之险恶!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情,得先说一说李清照这个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早年生活优渥,在父亲的指导下,饱读诗书,年纪轻轻便已显现非凡的才能,后嫁进当时颇富影响力的赵氏家族,与夫赵明诚度过了一段十分甜蜜的时光,收集了众多的金石器物(包括但不限于青铜器、书画、时刻等古玩)。金兵进入中原,被迫南迁,与夫几经离散,尝尽时间百苦。

后来,夫赵明诚身死,李清照陷入孤苦的境地,祸不单行,又被居心不良之人,诬陷“颁金通敌”,意思就是诬陷李清照夫妇二人把收藏的金石器物给了金人,李清照闻此担惊受怕,四处求人,最终才免被栽赃。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晚年声名狼藉,都是因为改嫁吗?

李清照前期的经历学界大致认同,而丈夫死后、李清照52岁后的时间里,各路学者对李清照的经历各持一词,现在较为普遍的说法为李清照确实改嫁、以致其晚节不保。

大家争论的事件大致可作一下描述,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了杭州,在张汝州的花言巧语的哄骗下再嫁,但其后得知张汝州只是贪图自己所携带的金石器物,被揭露邪恶面目的张汝州对李清照进行了家暴,李清照不堪其辱,向官府揭发了张汝州之前向己炫耀的科举作弊一事,以求脱身。宋代法律,妻子告发丈夫,无论输赢,都要坐牢两年,由于李清照名气大、且朝中有人相助,只坐了几天牢就被释放了。

这件事被当做李清照一生唯一的污点,被人无情的传送,最终导致李清照晚节不保,声名狼藉,但是这件事是真的么?从遇见赵明诚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向赵明诚表达爱意的李清照,会因为晚年的孤独委身于小人么?

如果是被陷害,那么陷害李清照之人的动机是什么?

李清照曾有词曰:“三怀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否暗藏玄机?众所周知,北宋南渡,朝中党争风起云涌,主战主和两派已是水火不容,李清照则是鲜明的主战派,她的一首诗、一首词足以撼动整个文坛、引导整个舆论。南渡后,赵明诚的父兄在朝中官职不小,李清照早已身在政治漩涡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动机已十分明显,如果一个人持身不正,她的话岂有公信力,李清照被陷害是典型的政治斗争,至于为什么选择了李清照,道理很简单:她有名气、她是软柿子,对付身处宋代的一介女流,还有比诬陷其违反“三纲五常”更为卑劣的手段么?

力证李清照并未改嫁,已发掘出了使李清照蒙冤的动机,证据还会远么?千百年来,各路学者为李清照找到了充足的辩诬证据。

一、李清照的自我表白:“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虽然选择局中人的独白作为证据很搞笑,但是如果一个人干了丑事,还要坦然的说虽然我没钱,但是我有志气,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况且表白的是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是受千古瞩目的“圣人”。

二、年老,官家名门。按照普遍说法,李清照1084年生,1132年再嫁,时年已四十八,四十八的人再嫁现代社会都不多见,况于“三纲五常”严格约束的宋代?李清照饱读诗书,与赵明诚情深,定知此种内情,在这种年龄选择再嫁,怕是傻了。李清照父家为世家大族,夫家更是有头有脸,李清照就算人傻了要嫁,夫家能不闻不问,任由家门蒙羞么?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晚年声名狼藉,都是因为改嫁吗?

三、“赵令人李号易安,其祭湖州文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记妇之悲深。妇人四六之工者。’”这是赵明诚表甥谢极于1141年的著述所言,此时李清照改嫁风波已过去十年之久,解释一下“赵令人”的意思为赵夫人,很明显这个赵夫人指的是李清照。别人记录李清照改嫁只说可能是道听途说,但表甥谢极不一样,如果李清照确实改嫁,谢极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还是称李清照为赵夫人,这只能说明,李清照并未改嫁,改嫁之说,属陷害之语。

四、李清照晚年生活虽孤苦无依、清贫可怜,但“流离往来,俱有踪迹”,也就是说李清照的踪迹是可查的,于是清末况周颐详细考证了李清照、张汝舟二人从建炎三年至绍兴二年的踪迹,发现二人踪迹无重叠之处,力证李清照改嫁属污蔑。

各类学者为李清照辩诬罗列的证据有很多,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古人也认为李清照“晚节不保”,学者认为是“三人成虎”,其实任凭社会怎么变,人们传谣的热情总是不减,古代传谣一张嘴,现代辟谣写断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嗜酒好赌的李清照依然担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时期的山东济南,她除了精通书画、金石等技艺,更以诗词最为见长,被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父李格非是当朝进士,更是著名文豪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其母王氏是状
2025-04-15 11:05:00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二婚嫁小白脸惨遭骗财骗色
...不是靠她的容貌扬名的,而是靠她的才气。这个女生就是李清照,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被大家称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是大家闺秀,从小就聪明好学。
2022-12-26 20:44:00
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拥有鲜为人知的“风流”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道出了无尽的凄凉,此诗可谓是李清照本人的真实写照,而李清照作诗的风格有很大的转变,前期是描写悠闲自在的生活,后期则是悲叹身世,情感多惆怅,而这一切也都来
2023-02-14 21:00:00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表面婉约柔弱,骨子里却是个“女汉子”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完美奇迹。南渡之前,她善于写春闺情怀,一寸柔肠,万般情思,诉说起来,婉转动人,哀愁幽怨。通过这些诗词,人们大概认识了一个婉约柔弱的女子。其实,李清照骨子里
2023-04-13 06:58:00
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李清照
2023-08-31 20:09:00
才女守寡后欲改嫁出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却成千古绝对无人应对
...个人成山,大时代不佳,夹缝求生者前途命运更惨。就像李清照这般,才情出众且极具个性,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北宋末年,李清照生于书香且世代为官之家,前半生无忧无需愁。家中
2024-10-10 15:21:00
不愧是央妈!一次找7位“书卷气”美人演李清照,从此才女有了脸
...的诗词文化节目《千古名篇》,着实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才情与魅力更是独树一帜,诗中所体现出来的她,又清高,又多情,又坚强,又矫情……只能说,李
2024-02-22 12:22:00
她是千古第一才女,经历无数坎坷,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书
2023-05-18 18:53:00
这个才女的诗词千古流传,人生经历也让人感动
...是当时却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女词人,没错,就是李清照。李清照从小便非常聪敏,在读书方面表现得更是非常出众。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家中也有条件给她一个读书的好环境。她在家中的时
2023-07-03 12: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