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热门剧集《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父亲在知道女儿长期被忽略后,非常愧疚。虽然生活的重担让他无法顾虑对子女教育的周全,让他忽略了德善的成长,但他仍然很诚恳地跟德善道歉:“爸爸我并不是一生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这一幕,让很多父母与子女潸然泪下。
身为子女,在与父亲的相处中难免磕磕碰碰。身为父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也很难面面俱到。在父与子这个永恒的话题中,在地方志书中,我们也能看到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种种故事和深远影响。
载有张锳、张之洞父子事迹的《兴义府志》(贵州省档案馆藏)
翻开《兴义府志》,张锳与张之洞父子的事迹和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无疑是志书中颇为亮眼的存在。张锳是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道光六年(1826),张锳赴黔为官,历任多地知县,清明廉洁、勤于政事、兴学育人,获得较大声望,后升黎平知府、兴义知府。道光十七年秋,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六洞桥,他是张锳的第四个儿子。张锳十分重视对张之洞的教育,而张之洞也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耳濡目染。《兴义府志》收录了张之洞11岁时撰写的《半山亭记》:“岁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郡,文风雅俗,焕然一新,固常与民同乐者也。”“题诗励士,把酒劝农,四境安恬,五谷垂颖者,则太守之真乐也。”这些文字,描述了张之洞的父亲张锳在担任兴义府知府期间,组织文人墨客为新修的半山亭撰写楹联的情景,既歌颂了父亲 张锳为官政绩,又抒发了少年张之洞凌云壮志的情怀。字里行间,都是张之洞自小就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并深受父亲的广纳人才、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的为官之道所感染的印证。张之洞的二哥张之清,在《行状》中也说父亲张锳“然爱人、喜施,食其德者,无虑数百家,不能具书。故在官三十年,而家常贫”,还提到张锳经常告诫家人:“汝辈当力学问、树功名。”当年“知府添灯油”的劝学故事不仅在当时鼓舞着包括张家几兄弟在内的学子,也是至今流传在安龙、激励人奋发有为的历史文化典故。咸丰六年(1856),张之洞听闻父亲张锳因忧愤病逝于军中的消息,作《铜鼓歌》总结、缅怀张锳一生并告诫后世子孙:“此诗述德因爱物,子孙永宝当不佻。藏之宗祐无忘在莒事,亦知乃祖乃父为国宣勤劳。”
收录于《张之洞全集》的《铜鼓歌》。
莫友芝的故事,在贵州历史文化长廊中绽放着耀眼光芒。而莫友芝的父亲给予他的美好童年,对他的积极影响,在志书中也能找到线索。据《沙滩文化志》记载,莫友芝为莫与俦第五子,嘉庆十六年(1811)生于贵州独山州的兔场上街莫氏旧宅中,其时父亲为侍奉祖母而闲居故里。父亲的孝道,对童年莫友芝的优良传统与价值观的形成就起了关键作用。莫友芝3岁就能识字,父亲便教他读《诗经》《尚书》《仪礼》《礼记》等儒家经典,父亲忙碌时,也不会懈怠莫友芝的学习,安排友芝三哥教读。而莫与俦作为父亲,也为众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读书环境——莫氏旧宅正房后面的一间草堂。草堂右边有水池,左边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林池之间有园圃,种植各式果木花卉或菜蔬。堂侧一株老柏,夭矫挺拔,直冲云汉。竹林之后隔着一片水田和园圃,直达山麓。山为修篁遮掩,每当和风吹动,竹叶摇曳,山影隐约可见。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和成长,放到今时今日,也是让人无比羡慕的。莫友芝7岁时,读到晋代谢玄晖“竹外山犹影”的诗句,恰与草堂的景观情韵暗合,便想以“影山”二字为草堂题额。作为父亲,莫与俦对儿子的想法给予充分认可,“影山草堂”由此得名。友芝诸兄弟及子侄辈都曾在此草堂读书。莫与俦出身翰林,精于朴学,以之教授生徒及子弟,开黔中朴学的先声。莫友芝自幼深受父亲影响,刻苦自励,秉承父志,光大莫氏家学。
位于独山县城的影山草堂。
如果说张锳对张之洞、莫与俦与莫友芝的深远影响,是官场、文史领域的典例,那还有一位父亲,在漂流于“大江大河”的渡船生涯中,身体力行,与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谱写着普通劳动者的动人诗篇。据《普定县志》记载,杨子臣祖籍湖南衡山南岳杨家湾,后迁至普定县落东渡船为业。长子洪生、次子洪惠继承父业。落东渡口座落三岔河上游,处于织金、普定、六枝交界的边远山区,渡口处于水急浪涌之地,摆渡已有数百年历史。杨子臣渡船60余载,为人忠厚。在杨子臣的教导下,两个儿子继承父亲禀性,性情随和、待人坦诚。父子经多年观察,对河道情况、水势变化了如指掌,练就了精湛的摆渡技巧。他们渡船,从不强求船费;夜半有急事求渡,也从不推诿。1945年5月,那芮村李炳奎的独生子落水,杨氏父子一齐跳入河中,把人救起。事后,他们拒收李家分文报酬。自他们摆渡以来,救起溺水者数十人。1949年12月,杨氏父子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武装渡河清剿土匪。1989年,为纪念杨家父子,在落东渡口建立渡功亭和纪念碑。杨氏父子摆渡的事迹也载入《凡人之碑》一书。
《普定县志》对杨子臣父子事迹的记载。
地方志书中“父与子”的故事让人回味,在那一首首父亲为子女的成长殚精竭虑留存于志书中的片断,也让人感动。
位于普定县的渡功亭。
>>>>>>>>>>
相关链接
读方志 行贵州 | “黄小西,吃晚饭”,徐霞客打卡了两处
读方志 行贵州 | 地方志勾勒的贵州茶图景
读方志 行贵州|《遵义府志》的“副产品”—— 从《桐梓诗略》《播雅》到《黔诗纪略》
读方志 行贵州 | 梵净山:恐是神仙居,可见不可掬
读方志 行贵州 | 万峰林:磅礴数千里 西南奇胜处
读方志 行贵州 | 竹都话竹
读方志 行贵州 | 西江千户苗寨:千年时光蕴养的第一大苗寨
读方志 行贵州 | 五部县志里的荔波身影
读方志 行贵州 | 徐霞客点赞安顺:城垣峻整 街衢宏阔 市集甚盛
读方志 行贵州|大夏百年 寻脉贵州
读方志 行贵州|镇远古城,地域文化“盆景” 各路“神仙”聚会
读方志 行贵州|安顺是一座莹白的石头城
读方志 行贵州|贵州最早教育先贤的星辰大海
读方志 行贵州 | 村超·乡村师范·黄质夫
读方志 行贵州 | 毕节养蜂史话
读方志 行贵州 | 郑珍成为比肩偶像尹珍的硕儒
读方志 行贵州|斗牛相思,交流和情谊绵绵无绝期
读方志 行贵州|古往今来的石阡人,是这样泡温泉的
读方志 行贵州|石牛口,一个不该遗忘的地方
读方志 行贵州 | 护国英烈传
读方志 行贵州 | 首批官费留学生与首家公立医院
读方志 行贵州 | 贵州旧志中的土司书写与土司形象
读方志 行贵州|寻着方志看白云
读方志 行贵州|古韵悠悠巢凤寺
读方志 行贵州|在村志里寻找乡愁
读方志 行贵州 | 护国英烈传
读方志 行贵州|隆里所村:600年前那位建筑设计师,请收下我的膝盖
读方志 行贵州|六盘水黄土坡,不见黄土不见坡
读方志 行贵州|贵州土司从被动修志到主动存史
读方志 行贵州 | 吴中蕃两修《贵州通志》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亭台楼阁的隐秘往事
读方志 行贵州 | 遵义舟水桥与八五厂的变迁
读方志 行贵州 | “广济”古桥 曾经的交通要道
读方志 行贵州 | 从贵州“惜字塔”说起
读方志 行贵州|贵州“飞地”趣话
读方志 行贵州|贵州第一位状元曹维城文武兼备笑傲江湖
读方志 行贵州 | 相宝留云
读方志 行贵州│ 魁胆村:“杉君子”的奇幻漂流
读方志 行贵州|从江高增侗寨“吃新节”吃的啥?
读方志 行贵州|黔东南白酸的悠远历史
读方志 行贵州 | “牛瘪”和白酸一样,古已有之
读方志 行贵州 | 安龙招堤,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读书志 行贵州 | 夜郎坝1300年坐不更名的历史密码
读方志 行贵州|梁启超的贵州朋友圈
读方志 行贵州|为什么郑珍和莫友芝不愿意承担《贵阳府志》的编撰
读方志 行贵州 | 贵州第一座铁索桥——盘江铁索桥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有座甲秀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读方志 行贵州|湄潭茶语
读方志 行贵州 | 顺着《遵义府志》的线头,牵出许多惺惺相惜又一脉相承的人和事
读方志 行贵州│《黎氏家谱》,让家谱从私家谱牒变成折射明清黔北社会的历史文献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交际处的前世今生
读方志 行贵州|旧时餐饮广告中的贵阳美食渊源
读方志 行贵州│ 把沙滩村作为“方志之旅”首站,至少就没输在起跑线上
读方志 行贵州|在志书与现实的遥相呼应中,体会一方土地的生生不息
读方志 行贵州|“桥梁博物馆”里的古代桥梁
文/赵弟军
编辑/赵珊珊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