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不起眼的麦秆,不但可以变成画,还能有刺绣作品的韵味……在11月28日举行的无锡市惠山经开区长安街道非遗传承人公益联盟活动暨惠南三社区非遗“麦秆画”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省级“非遗”项目——麦秆画公益班正式开班,与此同时,“麦秆画进校园”活动也正式启动。
上午,在位于无锡市惠山经开区长安街道惠南三社区的“麦艺春秋”陈惠平“麦秆画”工作室内,一场麦秆画公益课堂正式开班,来自省锡中一小的学生们,开始兴致勃勃地学习制作麦秆画。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操作台上摆满了制作所需的麦秆、团扇及画笔等相应材料,孩子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讲,然后动手自己制作。在老师指导下,一根根不起眼的麦秆,经过选、漂、刮、熨、熏、雕、烙、剪、贴等十多道工序,再与书、画及其他艺术相融合,竟变成了一个个很有艺术感的“画作”,“当然,孩子们主要学习的是剪、贴及绘画等,前面的工序比较繁复,就不让他们去处理了!”
“这个很好玩,麦秆也能变成画,还挺好看!”实际上,更好看的麦秆画作品则在仪式现场进行了展示。陈惠平“麦秆画”工作室工作人员介绍称,麦秆画作为省级“非遗”,作品类型是丰富的,很多作品与刺绣看起来无异,非常精致和典雅,这也是项目传承人的实力体现,“这是因为麦秆画充分利用了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花鸟鱼虫、人物风景、建筑起名等皆能栩栩如生,既有传统内涵,也有现代装饰性和表现力,艺术魅力在于传统文化,更在于传承与创新。”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捐赠仪式,“麦秆画”非遗传承人陈惠平将其最新创作的“鲲鹏迭变”麦秆画捐赠给了长安街道办事处。与此同时,惠南三社区非遗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惠南三社区非遗工作室正式共建签约,长安街道“非遗进校园”活动和麦秆画公益班也正式启动。
会场外,陈惠平麦秆画、无锡阿三百叶、阿四百叶、王源吉铁锅王青青、无锡刺绣、陈静怡剪纸、无锡老式面等“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受到居民欢迎。
据介绍,近年来,无锡市惠山经开区长安街道相继涌现了王源吉铁锅制作技艺、阿四百叶、阿三百叶、陈静怡剪纸等多个省、市级非遗项目。作为长安街道2022年刚成立的新社区,惠南三社区为更好地让居民特别是孩子了解学习“非遗”,传承“非遗”文化,助力非遗文化有序、健康发展,赋能新社区文化建设,从而启动了此次活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