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0 21:13:00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河南是非遗资源大省,截至目前,共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30个。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共同推出“我在河南学非遗”双语视频系列报道,邀请在豫工作生活的外国朋友体验了解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非遗视角认识河南、了解中国。今日推出第4期——《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大河网讯 6月6日,端午节前,芒种节中,濮阳境内,麦收接近尾声,夏播有序展开。然而在部分地块挺立着一种较为奇特的小麦,它们高秆而少粒,麦秆中通而挺拔,名叫莛麦。其麦秆将在民间艺术家的巧手和妙思下,被创作成一幅幅高雅的画作。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卢卡·卡斯塔尔迪(左)和约兰达·露易丝(右)

这是小麦的魔术,是民间的艺术。河南农业大学意大利留学生卢卡·卡斯塔尔迪(Luca Castaldi)在听闻麦秆也能作画后,约上好朋友约兰达·露易丝(Iolanda Luise),与大河网记者一同前往河南濮阳,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传承人聂远征,一起创作端午节主题的麦秆画。

聂远征是聂氏麦秆画第五代传承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剪贴传承人。“我从事这个职业已经40多年,一生就干这一个事儿。我的女儿、儿子也都从事麦秆画制作,成为聂氏麦秆画第六代传承人。”聂远征说。

【技艺】以麦为笔,变秆成画

有的成为《二十四孝图》,有的成为“四大美女”图,有的化身猛兽,有的变身鸟雀,有的则是婴孩,有的则为老者……在聂远征的工作室内,五花八门的麦秆画,让卢卡频频发出惊呼。“真不敢相信这一幅幅美丽的画竟然是用麦秆制成的!”卢卡和约兰达不约而同地感叹说。

“这是《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品清莲》,这是《大展鸿图》……”聂远征向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自己创作的麦秆画。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麦秆画之《四大美女图》

这些麦秆画,原材料都是常见的麦秆。聂远征介绍说,这种麦秆,在濮阳较为常见,在其他地方并不常见。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去麦田里挑选麦秆。聂氏麦秆画选用的是莛子麦的麦秆,这种小麦的秸秆相较其他小麦更加柔软、细腻,具有纹理清晰、韧性好的特点,非常适合做麦秆画。

聂远征告诉卢卡和约兰达,虽然莛子麦秆高穗小,不如普通小麦产量高,但在麦秆画创作者眼中却十分珍贵。挑选麦秆是制作麦秆画的第一步,原料选好后要用硫黄熏蒸消毒,熏蒸后,麦秆的颜色会更加均匀。然后再用中药浸泡,中药有防虫蛀的功效;之后,再刮掉麦秆的内瓤,做成麦秆平片。

经过熏蒸、浸泡、漂刮后的麦秆平片光亮似金,手感如玉。处理好作画材料后,要想制作出一幅精美的麦秆画,还需要经过烫、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

【制作】缕缕麦香,香飘世界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赶往濮阳的路上,卢卡和约兰达一边搜索着有关端午节的词条,一边交流着各自对屈原的印象。

“那么,我们能用麦秆做一幅有关端午节的画吗?”了解完麦秆画的制作工序后,卢卡向聂远征寻求帮助:“聂老师,我们能学做麦秆画吗?”聂远征拿出了前期处理好的麦秆,笑着说,“临近端午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教你们用麦秆做龙舟。”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卢卡和约兰达学做麦秆画

先在一张A4纸上画龙舟,在背面贴上麦秆,剪出轮廓,再从正面剪下龙舟……卢卡和约兰达和聂远征一起,制作属于自己的麦秆画。然后,写上题词,画上印章,签上名字,麦秆画“大功告成”。

聂远征介绍说,这是较为简单的麦秆画,还有比较复杂的,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十天才能完成。除了平贴式麦秆画外,他还研究出多层次式、浮雕式麦秆画。比如工作室的《大展鸿图》,里面的老鹰就采用了浮雕式粘贴技艺,这样做出的老鹰翅膀更加立体,看起来栩栩如生。但这样的画作创作起来,所耗费的时间将更长。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麦秆画之《大展鸿图》

聂远征告诉记者,自己的爱人、女儿都是麦秆画非遗传承人。他们经常走进校园,走进高校,去讲授麦秆画的技艺。为了让麦秆画这项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他曾多次赴国内外参加展会,希望麦秆画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接受和欣赏。如今,濮阳的麦秆画已经走出河南、走到全国、走向世界了。

【心愿】要把麦秆画介绍给更多的人

分别时,卢卡向大河网记者说,此行收获很大,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记忆。

这并不是记者第一次感受到卢卡和约兰达对中国非遗的热爱,今年4月中旬,在郑州花园路BRT车站举行的非遗主题活动上,记者第一次见到卢卡和约兰达,他们从2019年开始,便在意大利学习中文。“我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一直想来中国亲身体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底蕴。”卢卡说,2023年12月,他们得偿所愿,成为河南农业大学的交换生。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卢卡、约兰达和聂远征合影留念

卢卡和约兰达成功被麦秆画“圈粉”。卢卡说:“回到学校后,我会把麦秆画介绍给我的同学们。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会带同学和朋友再次拜访聂老师,再学做一幅麦秆画。”

麦秆画,是农业大省朴实的浪漫,一代代的艺术家们用粗糙厚重的双手,编织、剪贴出金黄明灿的艺术作品。布谷声声,知了齐鸣,花鸟虫鱼,在麦秆画里,也在河南的山山水水间。

濮阳之行结束后,卢卡和约兰达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今年夏天,我们看到了大片麦田,感受到河南丰收的喜悦,也见证了河南守护世界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刘瑞朝 杨佳欣/文 魏凯/视频 刘昱渤/海报)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推荐阅读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③丨唐三彩:大唐的颜色,真美!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②丨一片茶叶的“诗和远方”(下)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②丨一片茶叶的“诗和远方”(中)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②丨一片茶叶的“诗和远方”(上)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①丨灯笼里的传承故事

编辑:陈静审核 :郭同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⑤丨针尖上的中国风,怎一个美字了得?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③丨唐三彩:大唐的颜色,真美!【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②丨一片茶叶的“诗和远方”(下)【
2024-07-09 09:34:00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团队深耕清丰麦秆画,探索“非遗+乡村振兴”
...田间地头,青年学子以设计思维激活乡土资源,不仅令“变废为宝”的麦秆画焕发新生,更通过“非遗+产业”有效带动了乡村文旅经济发展。从麦秆选材到文创设计,从技艺传承到产业赋能,河南
2025-07-09 13:02:00
涟水县乡村振兴“麦秆画小屋”扩建为留村妇女创业中心
...饭。而在丰县汪沟镇王老家村,这些废弃的麦秸另有一个变废为宝的途径,那就是制作麦秆工艺画。近日,记者走进丰县汪沟镇王老家村妇女创业中心,一进门,墙上一幅幅精美的挂画映入眼帘,百
2024-01-03 20:12:00
...画中有诗”,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六七岁时家迁至河南洛阳和嵩山,在此居住长达二十多年。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河南是王维的第二故乡。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诗词世界。(杨佳
2023-10-08 10:33:00
【双语视频】诗词里的河南⑥丨走进李商隐的诗词世界
大河网讯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大美河南,如诗如歌。9月21日—27日,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作为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期5天的创作采风活动于9月23日正
2023-09-24 07:20:00
...语解读端午文化长江日报讯(记者黄丽娟)“哇,好大的龙舟!”6月8日,端午假期第一天,黄陂木兰天池景区的龙舟节开幕。为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汉文旅志愿
2024-06-10 03:57:00
...网讯 7月23日至26日,外交部第十五届欧洲外交官研讨班在河南举办,来自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兰、希腊、德国、荷兰等十余个欧洲国家的外交官走进中原大地,近距离感受河南厚重历史文
2023-07-28 21:43:00
大河网讯 9月14日下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外媒体黄河行第二站来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这里,聆听“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据了解,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一座单边长
2023-09-14 20:41:00
...网讯 7月23日至26日,外交部第十五届欧洲外交官研讨班在河南举办,来自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兰、希腊、德国、荷兰等10余个欧洲国家的外交官走进中原大地,近距离感受河南厚重历史
2023-07-28 10: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黑土地上的“参”奇课堂
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
2025-11-13 15:07: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荣获佳绩
鲁网11月13日讯硕果金秋,捷报频传!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再创辉煌,以卓越的表现荣获中学生组优秀奖
2025-11-13 16:01:00
在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十年如“陀螺”般不停旋转的身影,是街头最动人的风景,更是全民共治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这个毗邻三所学校的丁字路口
2025-11-13 13:45:00
近日,辅警“陀螺哥”李超以饱满激情指挥交通的事迹爆红网络。他像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何为热爱、何为坚守、何为担当
2025-11-13 13:45:00
客车喷涂“货拉拉”载客,被阜阳交警查获
大皖新闻讯 一辆客车座椅被拆除,车身有“货拉拉”标识,却从事长途非法客运。11月12日,违法车辆被阜阳高速交警现场查获
2025-11-13 13:26:00
工地电缆离奇“蒸发”?霍山警方上演破案“闪电战”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六安市霍山县公安局24小时内揪出盗窃毛坯房预铺电线的“黑手,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大皖新闻记者11月13日上午了解到
2025-11-13 13:26:00
初冬的牛庄乡,薄雾含悲,青山垂首。近千名群众自发汇聚,泪水与敬意,共同为一位88岁的老人送行。罗官章书记走了。这位将49年生命扎根于“宜昌小西藏”的共产党员
2025-11-13 12:12:00
泰安高新区助力企业“对话金砖” 精准对接国际市场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0日,由山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大会以“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
2025-11-13 11: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2025-11-13 10:5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去银行提取个人存款,是否需要向柜员详细说明每一笔钱的用途?手机号码如果因为存在涉诈风险被停机,用户又该如何有效申诉
2025-11-13 10:57:00
一针“探”真相!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引导穿刺术,为颈部肿块患者精准诊断
鲁网11月13日讯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成功为一名颈部肿块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术,以微创方式精准获取病灶样本
2025-11-13 10:36:00
冬日暖洋洋(图)
一张童年照片的背后,是一家人对他满满的关爱。每一个骑行往来的人们,都在享受冬日暖阳下锻炼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施工现场,大家干劲十足
2025-11-13 10:35:00
一杯美酒的快乐表达——从文化节的延续效应看古贝春酒文化的精准建构
鲁网11月12日讯(记者 赵洪斌)第二十三届古贝春酒文化节举办至今已过去月余,开幕式主题演出“非遗双酿,曲坛流觞”相声大会的视频还在网络上持续热播
2025-11-13 10:35:00
阳光下的守护丨黔东南公安:用心服务群众 用情守护平安
多彩贵州网讯 黔东南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各类突发警情,始终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以实际行动守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5-11-13 09:46:00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