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⑤丨针尖上的中国风,怎一个美字了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09 09:34:00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河南是非遗资源大省,截至目前,共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30个。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共同推出“我在河南学非遗”双语视频系列报道,邀请在豫工作生活的外国朋友体验了解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非遗视角认识河南、了解中国。今日推出第5期——《针尖上的中国风,怎一个美字了得?》。

大河网讯 “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毕业的时候,我还亲手制作了一件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学士服。今天能有机会来学习中国的汴绣,我非常开心。”7月5日,乌克兰留学生阿琳娜带着自己的刺绣作品来到河南省开封市,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传承人苗炜学习汴绣技艺。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⑤丨针尖上的中国风,怎一个美字了得?

苗炜汴绣作品。

汴绣是中国著名刺绣流派之一,产于开封,历史悠久。在宋代,汴绣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细的工艺而声名远播。每当春风吹拂,细腻的丝线仿佛跃动起来,勾勒出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的生动画面。那些细密的针脚,不仅是技艺的体现,更是对自然和生活的崇敬与表达。正因如此,汴绣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多次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宾客。

汴绣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走进苗炜的工作室看到,墙上挂满了精美的刺绣作品,展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她精心制作的双面绣团扇。再往里走,玻璃柜中也同样陈列着苗炜创作的各色刺绣作品。在一旁的绣架上,还有一件未完成的刺绣作品,静静地等待着“破茧成蝶”、完成属于自己的华丽转变。

“苗老师,很高兴见到您,我是自学的刺绣,这是我自己尝试绣的两件作品。”阿琳娜递给苗炜两个绣绷,一个上面绣着花,粉色、橙色的花朵在绿叶的映衬下春意盎然;另一个则绣了一个小女孩,身着乌克兰传统服饰。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⑤丨针尖上的中国风,怎一个美字了得?

阿琳娜向苗炜介绍自己的刺绣作品。

“你绣得很好啊!自学能有这样的水平,很不错了。这一幅你用了缠针、拼缀、锁边绣的技法,我也有一幅作品用了类似的针法。”苗炜向阿琳娜展示了她的汴绣作品《美人记》。“这一套作品共有12幅,我花了4年多的时间绣完的,和你的作品不同,我们汴绣的题材多是名人字画,看上去不会有明显的凸起。”苗炜告诉阿琳娜,在汴绣中,凸起的针法大多会用在生活用品上,比如衣服。

苗炜汴绣作品《美人记》(其一)。

“看上去好像画一样,一点看不出来是刺绣。”看着这些精美的刺绣作品,阿琳娜忍不住发出赞叹。原来,汴绣就是拿针当笔、以线代色的。“你看我们这个汴绣,因为绣的是名人字画,所以说特别讲究套色,因为要绣出绘画的感觉。”苗炜告诉阿琳娜,“你有美术基础,又有刺绣的基础,学汴绣最有优势,因为你知道颜色应该往哪里染。”

汴绣如同画卷,线条细腻且色彩绚丽,将自然与生活情趣浓缩其中。“它们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在这些绣品中,我看到了岁月的痕迹和工匠们的匠心,这让我更加珍视和喜爱这门千年传承的技艺。”阿琳娜说。

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多学习

“这样的刺绣感觉像是艺术品一样,是怎么做到的?”看着琳琅满目的汴绣作品,阿琳娜不禁发问。

“汴绣是美的艺术,就像是在画画,针就是我们的画笔,线就是我们的颜料。”说着,苗炜带着阿琳娜来到她的绣架前,“这里刚好有我最近在创作的作品,我教你,你也来试试。”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⑤丨针尖上的中国风,怎一个美字了得?

苗炜向阿琳娜展示汴绣技艺。

和平常自己绣东西不一样,坐在绣架前,阿琳娜显得有点紧张。“我平常是用绣绷来绣,绣绷拿在手里,怎么穿针都可以。现在坐在绣架前,好像不知道怎么做了。”阿琳娜说。

“不用紧张,一只手在上面绣,针穿过去之后,另一只手在下面接就可以了。”苗炜给阿琳娜简单演示了一遍,提醒她,“汴绣用的是丝线,比平常用的棉线要细,针也更细一些,可以多试试,找找感觉。”

苗炜汴绣作品《美人记》(其一)。

在苗炜的指导下,阿琳娜拿起针线,开始尝试。指尖穿梭于五彩斑斓的丝线之中,每一次提针落线,都像是画家在宣纸上轻点勾勒。随着历史的变迁,汴绣在不同时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融合进自身的发展之中。如今,在现代的刺绣艺术中,汴绣依然占据一席之地,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工艺特色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件汴绣作品,无论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还是以现代生活为灵感,都展现了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

“你很有灵气,才学了一会儿就已经有模有样了,看得出来是真的很喜欢汴绣。”苗炜看着阿琳娜逐渐熟练的手法说,“如果有机会,你可以经常过来,我还可以教你更多的招儿。”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⑤丨针尖上的中国风,怎一个美字了得?

苗炜向阿琳娜介绍汴绣传统针法。

阿琳娜喜欢服装设计,她来到中国是为了深入学习中国的传统技艺,希望能将这些技艺巧妙地融入她的服装设计中,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服饰作品。

“谢谢苗老师,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多学习。”阿琳娜说。(文/杨露露 视频/赵汉青 杨佳欣 海报/张舒婷)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⑤丨针尖上的中国风,怎一个美字了得?

推荐阅读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③丨唐三彩:大唐的颜色,真美!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②丨一片茶叶的“诗和远方”(下)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②丨一片茶叶的“诗和远方”(中)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②丨一片茶叶的“诗和远方”(上)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①丨灯笼里的传承故事

编辑:谭敏审核 :王世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终究是小美和《花海》赢了,谢娜被疯狂吐槽,网友劝芒果台改剧本
...总票数排在第二位。而龚琳娜和美依礼芽合作演唱的中日双语版《花海》则拿到789票排在第三位。由贾静雯、徐怀钰、陈意涵、李彩桦、王佳宇表演的《路灯下的小姑娘》以764票排在最后一
2023-05-16 20:32:00
【双语视频】诗词里的河南⑥丨走进李商隐的诗词世界
大河网讯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大美河南,如诗如歌。9月21日—27日,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作为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期5天的创作采风活动于9月23日正
2023-09-24 07:20:00
【双语视频】我在河南学非遗④丨麦秆化身龙舟,这项非遗变废为宝
编者按:河南是非遗资源大省,截至目前,共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30个。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2024-06-10 21:13:00
大河网讯 9月14日下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中外媒体黄河行第二站来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这里,聆听“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据了解,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一座单边长
2023-09-14 20:41:00
...画中有诗”,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六七岁时家迁至河南洛阳和嵩山,在此居住长达二十多年。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河南是王维的第二故乡。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诗词世界。(杨佳
2023-10-08 10:33:00
...网讯 7月23日至26日,外交部第十五届欧洲外交官研讨班在河南举办,来自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兰、希腊、德国、荷兰等十余个欧洲国家的外交官走进中原大地,近距离感受河南厚重历史文
2023-07-28 21:43:00
我留恋的河南④丨乌克兰留学生自制学士服,一针一线绣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对这段时光的留恋,以及一份对未来的期许。6月12日起,河南省教育厅联合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共同推出Global Talk“我留恋的河南”系列报道,分享在豫留学生对河南的
2024-06-21 16:36:00
...网讯 7月23日至26日,外交部第十五届欧洲外交官研讨班在河南举办,来自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兰、希腊、德国、荷兰等10余个欧洲国家的外交官走进中原大地,近距离感受河南厚重历史
2023-07-28 10:34:00
在豫俄罗斯小伙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外国网友:坐等更新
...普·梅赫蒂耶夫(Alisakhib Mekhtiev),来自俄罗斯,目前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从采茶的喜悦到制茶的匠心,再到品茶的雅致,清明节前,阿利走进信阳市光山县
2024-05-15 11: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
10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石家庄市长安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角,“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标识格外醒目。接待桌上整齐摆放着民法典
2025-11-11 08:28:00
记者走基层|昔日老厂区 今朝运动场
11月6日,市民(右)在廊坊SK爆燃运动中心学习网球。 河北日报记者 宋平摄“走,打球去!”11月6日18时许,廊坊市民冯墨离约上几个好友直奔廊坊SK爆燃运动中心
2025-11-11 08:3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原以为是老用户的福利,没想到一步步掉进了诈骗圈套。”回忆起11月6日晚的经历,市民陈女士仍心有余悸
2025-11-11 08:38:00
记者走基层|校社联建,大学生“结亲”独居老人
11月7日,在秦皇岛市海建里社区居民刘志(中)家中,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亲人”正陪老人与其女儿视频聊天。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刘爷爷
2025-11-11 08:38: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数字技术编织便利的同时,也暗藏新的危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
2025-11-11 09:32:00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宸)从廊坊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廊坊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74.4亿元,同比增长5.6%
2025-11-11 10:05:00
阳光下的守护丨黔东南公安:严打违法犯罪 净化社会环境
多彩贵州网讯 黔东南公安始终秉持对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态度,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重拳出击、精准打击,近日破获系列案件,全力营造安全
2025-11-11 10:58:00
“家长品餐会”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近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召开“家长品餐会”,邀请家长、社区、市场监管等部门代表对幼儿午餐的观感、口感、质量等进行评价
2025-11-11 09:57:00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双十一”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来临,各类食品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网购食品的安全与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以下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6:00
11月6日,针对淘宝“双11”期间霸屏广告乱象,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已收到相关举报,目前已交由网监分局展开调查
2025-11-11 09:09:00
人工智能+,济南加出了什么?|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1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