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
让农村公路更加安全畅通
——西秀区设立片区交管站提升农村公路管护质效
□本报记者 吴学思 郭黎潇
日前,西秀区乡道Y134旧州镇茶岭村西地组一路段出现边坡塌方,事故发生地点小半幅道路被泥石占据,存在交通隐患。
接报后,西秀区东南片区交管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保障道路安全畅通,设置路锥、建立台账、引导车辆安全通行、清理压路泥石、上报镇政府塌方情况,并留置交通安全锥,提醒来往车辆注意安全。
如此高效的交通安全隐患处置工作,源于西秀区片区交通管理站农村公路管护力量的增强。今年以来,西秀区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因地制宜设立3个片区交通管理站,优化人、权、物配置,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管护质效,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推动交通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3年,西秀区成立17个乡镇交通管理站,每个站配备编制人员2名,以加强农村公路管护。然而,十年来,存在着人员抽调、多头管理、势单力薄、保障不力等问题和困难。
为解决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西秀区探索创建“片区交管站”,延伸交通运输执法触角,着力解决农村公路管护力量薄弱、无执法权等问题。
今年1月,西秀区出台《西秀区建设片区交通管理站和执法中队的实施方案》,将全区17个乡(镇、街道)划分为3个片区(东北片区:蔡官、轿子山、七眼桥、大西桥、东关、新安;东南片区:旧州、刘官、黄腊、双堡、东屯;西南片区:宁谷、新场、岩腊、鸡场、杨武、华西),分别成立片区交通管理站,开展片区内执法和公路管理养护等工作。
“从原有17个乡镇交管站整合为3个片区交管站之后,每个交管站配备4名管理人员,并加挂西秀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牌子,配备2名执法人员、1辆执法车辆。”西秀区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常志说,通过“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集中办公,有效摆脱了农村公路管护、执法工作车辆紧缺、公路隐患巡查处置难、无执法人员、无执法权的困境。
片区交管站成立后,进一步完善日常管理考核机制,明确剥离交管站工作人员承担乡(镇、街道)日常事务的职责,他们的日常执法工作及人员任免、调整、考核均由区交通运输局统一调度、指挥、管理,并明确1名能力强的干部任片区交管站负责人,有效解决了属地乡(镇、街道)和区交通运输局“两头管,两头管不好”、交管站工作人员“两头做,两头做不好”的问题。
同时,该区还出台《西秀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根据考核情况拨付季度日常养护补助资金、进行奖惩,极大调动了片区交管站管养农村公路的积极性。
“目前,我们片区交管站管辖的农村公路有584条904.623公里,其中,县道26条154.063公里。面广线长,管理养护工作压力不小。”西秀区东南片区交管站负责人张清说。
在西秀区东南片区交管站办公区,“日常巡查”“安全隐患”“打非治违”三本厚厚的工作台账显示,今年1月成立以来,该站开展道路巡查83次,排查隐患点34处,现场处理公路两侧违章建筑、非法占道和破坏公路行为21起,查处非法搭接公路行为1起,开展凝冻安全隐患巡查10次,配合开展超限运输治理12次,配合开展打非治违整治行动11次……扎实的养护和执法工作,切实保障了辖区公路安全畅通。
今年以来,西秀区在片区交管站成立基础上,建立农村交通运政、路政监管执法巡回机制,聚焦农村赶集日客运车辆易超载、农用货车人货混载、超重及农村地区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等执法监管薄弱环节,由片区交管站常态化深入片区乡(镇、街道)开展流动巡查、定点检查,实现每两周1次全覆盖巡回监管执法,切实保障农村交通运输安全。
此外,探索建立定点交通联络员机制,明确1名片区交管站工作人员联系、服务1个乡(镇、街道)交通运输工作,负责收集、协调、处置联系点农村交通运输领域违法信息,并提供相应业务指导,切实打通农村交通运输工作“最后一公里”。
据悉,自片区交管站成立以来,西秀区共出动执法人员328人次,开展道路运输“打非治违”69次,查获非法营运车辆8台,发现并整改道路安全隐患25个。农村公路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交通运输执法进一步深入,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得到进一步加强,路域环境整治效果明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