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没“阳过”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张伯礼院士揭秘“未阳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8 08: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随着各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陆续过去,大部分人已经“阳康”或在“阳康”的路上。不过也有部分人,正常上班、生活,从始至终就没有“阳过”。

不少人分析,没“阳过”的人是身体好,免疫力高,不受病毒侵害。也有人觉得,目前感觉自己还没“阳过”的人有的可能已经感染过了,只是身体没异样而已。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做好防护、接种疫苗或是关键

“抛开尚在研究探索中的基因因素,理论上身体更健康的人群相对于体弱的人群更不易感染病毒。”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但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力较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与患者的身体因素关系相对较小,而与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完备、生活习惯是否良好关系更大。”

看看没“阳过”的人群,其日常保护措施大都比较到位,能够做到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甚至随身携带酒精消毒,尽量避免与公共物品进行接触,减少摘下口罩的次数;日常生活规律,均衡健康饮食,生活路线规律,避免前往人多的场所,不进行非必要的人员接触,不仅注意在工作单位的防范,也注意家庭内部的消毒。

“此外,未感染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已经完成了新冠疫苗和加强针的接种,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降低了感染的概率。”张伯礼说。

不过张伯礼也表示,有些没“阳过”的人群,也可能是感染后无明显症状表现,也可能是没有及时进行核酸检测。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1月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这波疫情中,体感上没“阳过”可能存在很多情况,其中就包括有的人感染后没有出现症状,是无症状感染者。有的人在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过,体内有抗体,而自己没注意到。

“无论没‘阳过’的人,还是已经‘阳过’的人,都不能放松警惕。”张伯礼提醒,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要注意个人防护;在春节期间,尽量减少走亲访友、串门聚会;有基础病的高龄患者应及时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老人、孩子、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感染或再次感染。

“未阳人”的基因是否与众不同

“当前的确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白细胞表面抗原与病毒的结合能力有差异,有些能快速识别、快速清除病毒;有些则与病毒结合不佳,使病毒在身体中更易复制传播。”张伯礼介绍。

目前有专家团队在对疫苗有效性的实验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白细胞表面抗原类型与新冠疫苗抗体应答和突破性感染风险之间存在关联,这表明的确有一些人拥有特定基因型,使他们更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如HLA-DQB1*06等位基因。

英国牛津大学一项覆盖1076名新冠疫苗接种者的研究表明,在新冠原始株和阿尔法变异株流行期间,携带这一基因的人感染机会为未携带者的63%。

相对地,也有一些人拥有更容易感染且更容易发生重症的基因,如HLA-B*46:01等位基因。

“这些基因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携带者数量均较低,所以绝大多数人既不具有易感基因也不具有抗感基因。”张伯礼说。

“除此之外,白细胞、干扰素、T细胞的相关调控,细胞的ACE2受体发生突变或者受体先天缺乏也可能会影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从而降低感染概率。”张伯礼说,因此部分人群能够保持阴性并不能完全确定为基因因素,仍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和临床资料的支持。

张伯礼表示,虽然“天选之子”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其对未来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或将产生很大的帮助,也给未来的疫情防控策略及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也需要重视对这类“先天不感染者”的深入研究。

面对新毒株,没“阳过”的人会比“阳康”的人更脆弱吗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增大,没“阳过”的人如果面对新毒株会比“阳康”者更脆弱吗?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感染过新冠病毒后3到6个月内,一般不会二次感染。但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这时候,谁的免疫力强,抗体水平下降得慢,谁就会获得更长时间的“保护”。

感染后病情的轻重与病毒的致病力有关。目前,奥密克戎各变异株的致病力相差无几。如果是曾经“阳过”的人再次感染,病情可能会相对第一次感染更轻。没“阳过”的人感染,病情也会与其他人第一次感染时程度类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1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伯礼院士揭秘“未阳人”:没“阳过”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张伯礼院士揭秘“未阳人”——没“阳过”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无论没“阳过”的人,还是已经“阳过”的人,都不能放松警惕,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要注意个人防护;在春节期间
2023-01-20 10:28:00
中新健康 | 肝病专家:消除病毒性肝炎需要从多个层面来推进
...创一个没有病毒性肝炎的美好未来。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分子分型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肝癌的蛋白组学。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大科学计
2024-04-14 20:40:00
闻玉梅院士:重视突发传染病联合性预警防治,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20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在云端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建议,设立突发传染病的联合性预警和防治机制,特别要考虑对动物和人
2023-01-09 23:08:00
闻玉梅院士:今后即使走出新冠病毒困境,也要重视传染病发热门诊前哨作用
...就是上海的一家二级医院发现的。”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瞰见未来”2023新年论坛发表主旨演讲。闻玉梅说,医学是最具有人文
2023-01-09 10:03:00
从病理学角度谈谈肿瘤的预防
...互作用。从病理学角度来看,肿瘤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的基础,某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形成肿瘤。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可以刺激细胞增
2024-04-23 00:17:00
美国病毒学家刘善虑:XBB.1.5免疫逃逸增强,详解奥密克戎进化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华裔病毒学家、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刘善虑。图片来源:美国密苏里大学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膜融合,但也会促使细胞和周围的同类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
2023-01-19 18:06:00
正确认识HPV!做好日常防范!远离5个传播途径 
...起的问题,以避免宫颈癌的发展。此外,针对年龄和风险因素,还可能推荐进行HPV DNA检测。如果出现生殖器区域的异常增生或疣,应该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是HPV感染的信号。其他潜
2024-03-15 10:33:00
癌症不可怕,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帮你总结6种癌症的早期表现
对于癌症这个令人们闻风丧胆的名词,孙燕院士在防治宣传周上给予了大家极富价值的建议。孙燕院士强调,预防癌症比治疗更为有效,而远离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则是预防癌症的第一步,孙燕院士指出,
2023-11-14 20:20:00
全球近40项研究汇总,带你全面了解奥密克戎
...并未涉及Omicron变异株BF.7亚型。12月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作“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主题分享时表示
2022-12-18 10:16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