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治呃逆重在辨寒热虚实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2 10: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雷辉 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

呃逆,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作声,连续不断。《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中的“哕”即指呃逆,云:“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国医大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伍炳彩从此句中体会到治哕之法,即通利前后。《张氏医通·卷四》录元明名医刘宗厚论,云:“盖呃逆皆是寒热错乱,二气相搏使然,故治亦多用寒热相兼之剂。”张璐遵刘宗厚之法,告诫后学者“呃逆在辨寒热,寒热不辨,用药立毙。”

纵观上论,不过虚实寒热四字,故《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一书将呃逆一证分为胃寒呃逆、胃热呃逆、胃虚呃逆、胃实呃逆四类,实钩玄提要之论。

笔者跟随陕西省商洛市首批名中医、商洛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洪秀珍学习,体会到呃逆一证,均逃不过寒热虚实四字要诀,下录一案,援以为证。

闫某,男,52岁,2019年6月5日初诊。主诉:呃逆2年余,伴胃脘痞满不舒,时有恶心,心烦,口苦,形体壮实。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辗转多方不效,前医以枳朴六君汤为治。

处方: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甘草6g,姜半夏10g,茯苓10g,厚朴10g,苏梗10g,竹茹15g,黄连6g,肉桂6g,丁香6g,柿蒂10g,旋覆花(包煎)10g。7剂,水煎服。

6月12日复诊:诉呃逆明显减轻,但仍时有脘痞,故加木香6g、砂仁6g行气消痞以巩固善后。

按 本案患者体质壮实,呃声连连,虽不甚鸣,但纳谷、消谷尚可,且步健神盈,不见虚象,反心烦、口苦、脉弦,此为肝胃不和之证,予四逆散、四七汤合黄连温胆汤、交泰丸治之。交泰丸又寓刘宗厚“治亦多用寒热相兼之剂”之语。前医处以枳朴六君汤未取效,在于虚实辨析不明,以虚中兼实之剂治之,故不效或效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洪秀珍运用郭氏喉症方治喉源性咳嗽经验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雷辉 陕西省商洛市中医医院 洪亚楠 陕西省洛南县中医院喉源性咳嗽,是因咽喉作痒而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其特点是阵发性喉头奇痒,随之呛咳,难以控制,咳嗽时很不
2023-10-27 06:54:00
半夏泻心汤,方证解释,详细到离谱的好文章!
...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日三服。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胃气不和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病机分析:所治痞证,原系小柴胡
2024-01-29 06:34:00
中医舌诊:看舌苔知健康,原来如此简单!
...舌,所以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病邪的表里深浅、疾病的寒热、病情的轻重缓急等变化,都可以从舌的变化上反映出来。舌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反映不同脏腑的疾病。舌尖属心肺,候上焦的病变;舌
2024-05-28 09:37:00
肝癌术后如何防复发?中医建议寒热平衡 肝脾同治
...期使用苦寒药物,脾阳受损,寒湿内生,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证候。所以治疗时要兼顾清热与温补脾阳,避免损伤脾阳、助长热邪,实现肝脾同治,灵活运用寒热药物平衡身体状态。”徐炜说
2025-03-05 07:32:00
刘志明“胃痛宜和”思想探微
...治阴”“阴病治阳”的和法。慢性胃痛,多属虚实相兼,寒热错杂,宜用寒热并用的和法。•刘志明遣方用药,如调兵遣将,知人善用,用药之偏性而不放纵,始终注重平衡,始终以“和”安胃。•
2024-01-24 10:06:00
戴恩来用半夏泻心汤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病证结合,调整中焦升降气机,佐以抑酸之药,从而平调寒热,从而收效甚佳。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戴恩来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介绍如下。病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与饮食、情志
2023-09-29 08:35:00
黄煌用柴胡类方经验
...系列加减化裁方剂。小柴胡汤作为所有方剂的母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小柴胡汤四大主症。欲把握小柴胡汤证,当先了解其核心病机,张仲景说“但见一证便是,不必
2024-01-03 10:40:00
四气五味:入腹知性效自明
...黄的来源有草麻黄、中麻黄与木贼麻黄3种不同的植物。 寒热温凉用药如用兵。中医看病、开方子,首先要辨虚实寒热,其次要熟稔手下兵将的能力,做到“知人善任”才能运用自如。中医临床
2024-04-19 14:54:00
肿瘤患者如何选择饮食?
...成了各种复杂证候,肿瘤患者亦是如此。中医认为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食物也不例外。医圣张仲景在所著的《金匮要略》中早有论述:“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
2024-06-02 07: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