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过了十余日,萧昭业便密饬禁军,收捕王融,拘系狱中。王融既下狱,于是又嘱使中丞孔稚珪,上书劾王融,说他险躁轻狡,招纳不逞,诽谤朝政,应置重刑,于是下诏赐死。王融母系临川太守谢惠宣之女,夙擅文艺,尝教王融书学,因得成才。可惜王融恃才傲物,常怀非望,每自叹道:“车前无八驺,何得称丈夫!”至是欲推戴萧子良,致遭主忌,因即罹祸。王融上疏自讼,不得解免,更向萧子良求救,萧子良已自涉嫌疑,阴怀恐惧,哪里还敢援手,坐令二十七岁的卓荦青年,从此毕命!少年恃才者,可援以为戒。王融临死自叹道:“我若不为百岁老母,还当极言!”原来王融欲指斥萧昭业隐恶,因恐罪及老母,所以含忍而终。
齐嗣主萧昭业既斩王融以泄恨,遂封弟萧昭文为新安王,萧昭秀为临海王,萧昭粲为永嘉王。尊女巫杨氏为杨婆,格外优待。民间为作《杨婆儿》歌。奉祖柩出葬景安陵,未出端门,即托疾却还,趋入后宫,传集胡伎二部,夹閤奏乐,这真所谓纵欲败度,痴心病狂了。
前叙世祖遇疾时,曾有北寇警报,至萧昭业嗣位,反得淫荒自盗不闻外侮,究竟魏主曾否南侵,待补笔叙明。魏主拓跋宏雅怀古道慨慕华风,兴礼乐,正风俗,把从前辫发遗制毅然更张,也束发为髻,被服衮冕。且分遣牧守,祀尧舜,祭禹周公,谥孔子为文圣尼父,告诸孔庙,另在中书省悬设孔像,亲行拜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尊司徒尉元为三老,尚书游明根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力仿三代成制。
他尚日夕筹思,竟欲迁都洛阳,宅中居正,方足开拓宏规,因恐群臣不从,特议大举伐齐,乘便徙都。先在明堂右个,斋戒三日,乃命太常卿王谌筮易。可巧得了一个革卦,魏主拓跋宏喜道:“汤武革命,顺天应人,这是最吉的爻筮了!”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趋进道:“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今欲出师南伐,反得革命爻象,恐未可谓全吉哩。”魏主拓跋宏变色道:“繇云大人虎变,何为不吉?”任城王拓跋澄道:“陛下龙兴已久,如何今才虎变?”魏主拓跋宏厉声道:“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乃欲沮众么?”拓跋澄又道:“社稷原是陛下所有,臣乃是社稷臣,怎得知危不言!”魏主拓跋宏听了此言,却亦觉得有理,乃徐徐申说道:“各言己志,亦属无伤。”
说毕,启驾还宫,复召拓跋澄入议,屏人与语道:“卿以为朕真要伐齐么?朕思国家肇兴北土,徙都平城,地势虽固,但只便用武,不便修文,如欲移风易俗,必须迁宅中原。朕将借南征名目,就势移居,况筮易得一革卦,正应着改革气象,卿意以为何如?”拓跋澄乃欣然道:“陛下欲卜宅中土,经略四海,这是周汉兴隆的规制,臣亦极愿赞成!”魏主拓跋宏反皱眉道:“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如何是好?”拓跋澄又道:“非常事业,原非常人所能晓,陛下果断自圣衷,想彼亦无能为了。”魏主笑道:“任城原不愧子房哩。”遂命作河桥,指日济师。一面传檄远近,调兵南征。部署至两月有余,乃出发平城,渡河南行,直达洛阳。
适天气秋凉,霖雨不止,魏主拓跋宏饬诸军前进,自著戎服上马执鞭指麾。尚书李冲等叩马谏阻道:“今日南下,全国臣民,统皆不愿,独陛下毅然欲行,臣不知陛下独往,如何成事!故敢冒死进谏。”李冲果拚死,何不从冯太后于地下!魏主拓跋宏发怒道:“我方经营天下,有志混一,卿等儒生,不知大计,国家定有明刑,休得多渎!”说着,复扬鞭欲进。安定王拓跋休等,又叩首马前,殷勤泣谏,魏主拓跋宏说道:“此次大举南来,震动远近,若一无成功,如何示后?今不南伐,亦当迁都此地,庶不至师出无名。卿等如赞成迁都,可立左首,否则立右。”定安王拓跋休等均趋右侧,独南安王拓跋桢进言道:“天下事欲成大功,不能专徇众议,陛下诚撤回南伐,迁都雒邑这也是臣等所深愿,人民的幸福呢!”说毕,即顾语群臣,与其南伐宁可迁都,群臣始勉强应诺,齐呼万岁。于是迁都议定,入城休兵。
李冲复入白道:“陛下将定鼎雒邑,宗庙宫室,非可马上迁移,请陛下暂还平城,俟群臣经营毕功,然后备齐法驾,莅临新都,方不至局促哩。”魏主拓跋宏怫然道:“朕将巡行州郡,至邺小停,明春方可北归,今且缓议。”李冲不敢再言。魏主即遣任城王拓跋澄驰还平城,晓谕留司百官,示明迁都利害,且饯行嘱别道:“今日乃真所谓革呢。王其善为慰谕,毋负朕命!”拓跋澄叩辞北去,魏主拓跋宏尚虑群臣异议,更召卫尉卿征南将军于烈入问道:“卿意何如?”于烈答道:“陛下圣略渊远,非浅见所可测度,不过平心处议,一半乐迁,一半尚恋旧呢。”魏主拓跋宏温颜道:“卿既不倡异议,便是赞同,朕且深感卿意。今使卿还镇平城,一切留守庶政,可与太尉拓跋丕等悉心处置,幸勿扰民!”于烈亦拜命即行。原来魏太尉东阳王拓跋丕,与广陵王拓跋羽,曾留守平城,未尝随行,故魏主复有是命。
魏主拓跋宏乃出巡东墉城,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营洛都。自从东墉趋河南城,顺道诣滑台,设坛告庙,颁诏大赦,再启驾赴邺。凑巧齐雍州刺史王奂次子王肃,奔避家难,驰至邺城,进谒魏主,泣陈伐齐数策。魏主已经解严,不愿南伐,惟见他语言悲惋,计议详明,不由的契合入微,与谈移晷。嗣是留侍左右器遇日隆,或且屏人与语,到了夜半,尚娓娓不倦,几乎相见恨晚,旋即擢王肃为辅国将军。
适任城王拓跋澄,自平城至邺城,报称“留司百官,初闻迁都计画,相率惊骇,经臣援引古今,譬谕百端,已得众心悦服,可以无虞。”魏主拓跋宏大喜道:“今非任城,朕几不能成事了。”随即召入王肃谕以朕方迁都,未遑南伐,俟都城一定,当为卿复仇。卿为江左名士应素习中朝掌故,所有我朝改革事宜,一以委卿,愿卿勿辞!”王肃唯唯遵谕便替魏主草定礼仪,一切衣冠文物,逐条裁定次第呈入,魏主无不嘉纳,留待施行。当下在邺城西筑宫,作为行在。又命安定王拓跋休,率领官属,往平城迎接家属,自在行宫过了残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