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英山县长冲高中 张进华
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校园绿树成荫,教室整洁明亮,设备齐全先进,学生聪颖好学,教师激情澎湃,课堂教学如春风拂面。但实际上,老师们在教学交流时经常诉苦:教室里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提问无人应答,课堂鸦雀无声…… 如今普通高中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普遍知识基础较差,高中教师日常教学压力巨大。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是否静下心思考过:学生反应低迷冷淡的原因是什么?自己的教学过程与设计是否存在缺陷与不足呢?可以尝试怎样的改进和变革?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直接把控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各种听课观摩研讨活动的体会,笔者认为当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时,不妨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反思:
反思教师情绪状态是否在线、是否流露出职业倦怠
超负荷的教育教学工作年复一年周而又始、高考升学压力较大、学生管理千头万绪、检查评估接踵而至,上班天未亮下班夜已深,身心状态疲惫不堪。所有这些因素确实影响教师精神状态,曾经豪情万丈的事业逐渐褪色为按部就班的职业。倘若教师不能克服职业倦怠,如同老牛拉重车,课堂教学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学生上课自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从职业操守来说,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走上讲台就要忘掉一切烦扰,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组织课堂教学目的明晰、内容紧凑、方法灵活、氛围愉快,课堂必然会从死气沉沉变为朝气勃勃。
反思秉持的教学理念是否已经陈旧,没有与时俱进
新教学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实现三维目标,这是当前有效教学的本质所在。
时至今日,高考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新课标精神也从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升为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如果教师教学理念没有与时俱进,“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仍然沿用“一言堂”“满堂灌”这种旧的教学方式,将讲台变成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将课堂变成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阵地,那么学生也就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新课改背景下的活力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走到台前,教师隐退幕后。“园丁”只需掌握好浇水施肥的时机,保障树苗正直成长,其他的交给幼苗和阳光。
反思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太高而曲高和寡
教师既要明晰教材逻辑思路,又要明确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依据客观学情科学定位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比作一个“红苹果”,这个苹果不能定位在树底下轻轻松松唾手可得,也不能定位在树冠上遥不可及,最好的状态是学生尽力“跳一跳”“够一够”就可以摘到的高度。
“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如果教师仍然一成不变地沿用过去的旧教案或者照搬照套名校的课件,而忽略了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基础差异性,用过高的学习目标去指导力有不逮的学生,那课堂自然是一潭死水。
反思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否过难
教学目标定位偏高势必带来教学流程设计偏难。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和问题化原则。过程从具体到概括再到实践,先分析后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推进。
问题的指向要明确,呈现要清晰,切入点要小,要让学生易于找到突破口,用问题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注重教学流程的层次性需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能基础尚未夯实就急于提升跨越。我们的学生不是识途的老马,而是初生牛犊,只有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教学流程要兼顾到大面积的学生,农村普高尤其不要轻易拿冲刺顶尖名校的拔尖题目让学生用整节课训练,否则大部分学生会无从下手而意兴索然。
反思安排的教学容量是否过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形象直观、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信息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确实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师要精准把控多媒体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特性,若一味追求课堂教学内容最大化,幻灯片切换如行云流水、风驰电掣,可能会导致让学生“走马观花”,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技巧细节都是不甚了了。
课件看着很美,但往往视觉感知盖过思维活动,一节课可能只是看了个热闹而没悟到门道。对于课堂教学,我们还是提倡一课一得,贪多嚼不烂。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有与传统黑板粉笔有机结合,才会锦上添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