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到底有没有“重文轻武”?真相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0 08:30:00 来源:戏说三国

以前强调宋朝就是以此为主,因此对外战斗力不行。但我们了解的历史会发现,当时宋朝十分危险,不仅有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而且还有一个随时会捅刀的小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居然敢把自己的武功给废了,这实在是有些不合常理。

宋朝到底有没有“重文轻武”?真相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宋朝重文轻武的行为到底合不合理呢?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仔细查阅资料,我们会发现还真有所不同,宋代的确重视文官,并没有真正的轻实视武将,因为这是一个王朝的命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对于武将的轻视

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历史上宋朝是如何轻视武将的,以传统的历史观,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武对比。宋朝自开国之初就特别强调文人地位高于武人,不仅大规模的推行科举制度,而且还特别规定了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宋朝到底有没有“重文轻武”?真相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因此,从宋朝开国以后,整个朝堂之上,所有的实权派人物都是文官,就连地方上的基层官员也是文官。反观武将集团,地位似乎远远不如,只能够远在边疆,甚至还要被人给嘲笑。

因此,在文官和武官的对比之上,武官集团的地位显得很低。

2.对军队的约束。根据宋代的军队制度,宋代采取的是强干弱枝的政策,因此全天下的精兵强将都被补充到了中央禁军,由皇帝直接管辖。这些人的数量超大,曾经一度高达上百万人,例如林冲就是80万禁军总教头,可见禁军数量在当时高达80万。

不仅如此,宋朝还严格规定兵将分离,有调兵权的没有统兵权,有统兵权的没有调兵权,所以军队和统帅之间互不熟悉。这就给我们的感觉,宋朝一直都在遏制军队,如此打压,军队哪来的地位?

宋朝到底有没有“重文轻武”?真相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3.侮辱的行为。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民间的史料记载,所有的百姓都认为当兵是一种耻辱,是一种下三滥的行为,因此在民间形象中军人饱受侮辱。

而且,宋朝还明确规定,所有基层军人都需要在脸上刻字,以此来表示对于军人的侮辱,让所有的军人耻于当兵。

综上所述,这些都是代表宋朝对于军人的歧视,这也是我们一般人认为军人打仗能力不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其实我们可不要片面的了解历史,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也只是一方面。

二、军人不可丢

针对这些历史记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宋朝到底有没有“重文轻武”?真相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1.国家之需要。针对宋朝对军人如此摧残的行为,学者明确给出了反驳意见,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能真正的将军人抛弃,特别是当时的宋王朝。

如果对历史较为了解,应该知道,宋朝当时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过去中原王朝遇到强悍的游牧部落,终究对战的只是一个部落,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权。所以对方有强盛的时候,但战斗力绝对不持久。

而宋王朝面临的是已经变异的游牧政权,甚至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收税的国家,因此宋朝的军事压力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并且随时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宋王朝是绝对不可能抛弃军队的,因为抛弃军队就等于找死。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从一个国家的生存必须来说,宋朝不可能侮辱军队,甚至还应该要重视军队。

宋朝到底有没有“重文轻武”?真相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2.军队的数量。有了上面一个大前提,以后我们再来看宋朝的军队数量。客观来说,假若一个王朝不重视军队,那么肯定会把军队数量缩得很小,以此来保证国家的发展,毕竟养军队最花钱。

但根据宋史记载,宋朝军队数量始终居高不下,少的时候也高达50万左右,多的时候高达120多万。而且,每到灾荒之年,一旦有流民出现,宋朝就大规模的招收流民,让他们成为军人。

不仅如此,宋朝年年都会从地方上抽调精兵强将,来充实中央,这使得中央禁军数量曾经高达百万。假若宋朝讨厌军人,且玷污军人,那么宋朝统治者为什么要这么多军队来保持自己呢?

假若宋朝真的如此恶劣对待军人,这么多军人围在他们身边,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随时都会因为不堪其辱而造反,皇帝真的放心吗?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宋朝到底有没有“重文轻武”?真相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而且,在历史上宋朝明确规定,军人有着相应的待遇和工资。只要是当了军人,可以一直到60岁才退休,而且不管政府遇到何等状况,都会稳定的提供工资。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军人,实在是不像是虐待,要知道在汉王朝时期还有缺工资的现象,宋朝此举算得上是仁义。

3.皇帝的态度。其实别看民间经常讨厌军人,甚至觉得军人是一种耻辱。皇帝其实对于军人并不抗拒,甚至还鼓励一些优秀的大臣去当统兵大将。

例如在宋真宗时期,他就曾经怂恿过陈尧咨去当统兵将军,要知道宋真宗对于这位大臣十分看重,假若统兵之人都是下三滥的人员,皇帝会这么坑他吗?

除了宋真宗以外,宋仁宗也曾经劝说范仲淹去成为武官,仁宗当时和范仲淹关系还算不错,总不至于去坑队友。

宋朝到底有没有“重文轻武”?真相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民间不怎么看得上军人,但是皇帝并没有把军人格外对待。这就好像一个有前科的的人,虽然在和同事方面关系很差,但老板从来不鄙视他,那么我们能说这个人受到公不公正待遇吗?客观的说没有。

而且据记载,宋朝一共举行了118次科举考试,这些都是文官的考试内容。但是同时也举行了72次武级考试,这可都是武官的考试内容。能够在科举制度如此盛行的时代,还注意一下武人集团的考试,这也算得上是一碗水比较端平。

三、历史评价

对于宋代这种重文轻武的说法,我们还是应该商榷一下。宋朝的确非常重视文官集团,并且将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极限,但是宋朝作为一个国家,它是不可能把军队给抛弃的,也不可能如此去虐待军人。因为文官造反三年不成,而武将造反那可是顷刻之间,谁会没事去折磨军人?

而且,一个国家在那么危险的环境下想要生存下来,没有军人保护怎么可能?因此宋朝皇帝没这么愚蠢。这一切都只是相对而言,只是他们和文官集团比较起来,地位差了一点点,但也没有到天差地远的地步。

宋朝到底有没有“重文轻武”?真相和你想的不大一样

结语

宋王朝还有很多的历史细节,并不一定如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想要真正了解一个王朝,就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多个细节去熟悉。只有真正透彻的了解到了每一个细节,我们才能够给出答案。

当然了,这个答案也不一定正确,因为就算是最厉害的宋史专家,也没有亲眼见过宋朝,也只能管中窥豹而已。

但就其结果来说,宋朝终究还是失败了,而且被打断了脊梁骨。所以不管这个国家有没有重文轻武,但他还是挺失败的。但对于这个国家失败过程中的一些教训,我们的确可以好好的总结一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2:45: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武双全的赵匡胤为什么要重文轻武呢
赵匡胤在公元972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自小就受到了较为正规的军人教育。成年之后他投奔了建立后周的郭威,凭借一身的本事立下了不少的功劳,郭威对他很是看中。据传赵匡胤出生时有异香飘
2023-04-23 15:43:00
聊聊北宋时期重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现象
...军权收归自己所有之外,赵匡胤还在全国实施诸多“重文轻武”的策略,采取这样政策的原因也具备一定的历史因素,比如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迭就是因为尚武之风浓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若是
2023-05-09 10:11:00
宋朝初期文武之策的演变:从‘重武轻文’到‘重文轻武’
...“国朝待遇士大夫甚厚,皆前代所无。”宋初统治者重文轻武主要借鉴于五代的藩镇之乱,故而提高文臣的地位,辅之以“欲令武臣读书”,希望改变自唐中期以来外重内轻、王朝更迭频仍的局面。
2024-03-26 05:36:00
宋朝为什么会重文轻武?其根源有哪些?
...被称之为文宋,其在文化上可谓是登峰造极。但因为重文轻武,又被很多人称之为弱宋,那么宋朝为什么会重文轻武呢,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其实宋朝重文轻武是因为之前的五代十国是重武轻
2022-12-13 13:46
探究北宋“重文轻武”国策:从太祖到太宗的治国理念与实践
引言北宋时期,重文轻武国策在当时造成了什么影响?——首先,我们从王朝建立说起,公元960年,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被拥立为帝,建立了大宋王朝,开启了宋朝长达三百二十年的统治。史书
2024-04-21 04:45:00
宋太祖重文轻武,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于是宋太宗制定了宋朝独有的重文轻武的策略,即提高文官的地位,让高级文官和武将相互制约,达到平衡的作用,避免武将雄兵在手发生叛变,与此同时,宋太祖还积极招安
2023-05-07 18:55:00
宋朝为何要自废武功重文抑武
...是兵马大元帅。除了没收武将军权,赵匡胤还搞了个重文轻武的把戏,在朝堂上,同品级文官要高于同品级武官,搞了个区别对待。自此之后,武将再没有出头之日。赵匡胤搞的这套重文轻武的策略
2024-04-30 11:38:00
历史上造反最难的王朝是哪个, 三百年里无一人能造反成功
...的大宋身上,所以听从北宋名臣赵普的建议,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文化氛围。首先,宋朝实行的是文臣治军的政策,军队由文官管理,朝廷为了避免文臣
2023-04-30 16:49:00
从繁荣到覆灭,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上了“弱宋”的称号,试问何以至此,恐怕和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难脱干系,宋朝时期已经不仅是“轻武”,更多的还是“抑武”。北宋重文轻武的根源是赵匡胤防止历史重演北宋建立在唐朝晚
2023-09-24 19: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