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作家简介
胡松涛,作家、学者,著有《毛泽东文谭》《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辋·王维》《延安繁露》《延安典故》《嫘祖》等。其中,《毛泽东文谭》(与陈晋合著)荣获2023年度“中国好书”,《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民间的阳光》获第九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延安繁露》入选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
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邀请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胡松涛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遵义三日》并出版发行。因长征艰难,遵义会议没有留下文献记录和照片,只有零星的回忆文章,作者在收集、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用文学的形式,复盘了遵义会议三日的实况,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
《遵义三日》以“动荡乾坤——三年多的磨难,造成遵义会议”“扭转乾坤——三天的磨砻,完成遵义会议”“锦绣乾坤——三个多月的磨合,圆满了遵义会议”为框架,以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相结合的形式书写遵义会议的前史、现场和后续,再现党和红军在艰难险阻中突出重围,在困境磨砺中自我革命,在严峻考验下创造辉煌的峥嵘历程。与会者的记忆、目击者的回忆、后来者的追忆相互交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摆脱危机、纠正错误、遏制失败和夺取胜利的政治智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创造精神、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气、相争为党的无私情怀。
谈到遵义会议,胡松涛说:“遵义会议的意义在历史进程中持续闪烁光芒。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带领红军走出死地和绝地,走向陕北。随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久,打赢抗美援朝战争,一扫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
胡松涛在《拜访遵义会议会场》一文深情地写道:“我久久地凝视着遵义会议会场,耳边忽然响起阵阵波涛声。我支起耳朵捉捕这个声音时,它消失了。我想,那是赤水河的涛声,是金沙江的涛声,是大渡河的涛声,是长江黄河的涛声,是创造新世界的历史洪流的涛声,更是中华民族在时代发展潮流中的搏击声。”
用历史随笔和文化散文的形式书写历史现场,用生动的情节和细节讲述革命故事是《遵义三日》的一个特点,“90年了,重返遵义会议的召开现场,看得更加清楚了——坐在遵义会场的每一位与会者,都在扭转乾坤的革命和历史中找到了他们的位置。”胡松涛将历史事件与人物命运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建立起别具一格的“遵义会议时间”,以及这时间背后的空间。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姚曼
编辑/赵怡 明雪
二审/ 曹雯
三审/ 黄蔚 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1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