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南大教授张良仁成抖音探店博主,讲解美食历史知识,登上央视热播节目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01 18:14:00 来源:北青网

“蒸笼的历史有七千年”“两万年前的广西人就吃螺蛳”“两百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方便面’的前身伊府面”……

最近,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以美食探店的形式,在抖音讲解食物历史走红,获得了超过91万粉丝关注。不久前,他因“吃饭太认真”被选入了江苏省高考模拟作文素材。最近,他受央视邀请,参加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一同探讨美食历史文化。

南大教授张良仁成抖音探店博主,讲解美食历史知识,登上央视热播节目

张良仁今年55岁,从事考古学研究与教学37年。2023年8月,他开通抖音,成为一名“美食探店视频博主”,希望通过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考古的温度与乐趣。在他眼中,许多如今视为理所当然的美食,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且美食作为一项大众熟知的领域,更容易传播有趣的考古知识。

视频中,张良仁走进一家家小店,边品尝美食边讲解其历史知识。其中一顿吃火锅的视频,包含了8种食材的历史渊源,获得了超过6.3万网友点赞。宋代豆腐叫“小宰羊;腐竹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就出现了;油条又叫“油炸桧”,相传是老百姓为了表达对秦桧的愤恨;清朝书法家伊秉绶宴请时,鸡蛋面不慎被倒入油锅,做出方便面的前身“伊府面”……视频中的张良仁吃的津津有味,相关历史知识也讲的头头是道。

南大教授张良仁成抖音探店博主,讲解美食历史知识,登上央视热播节目

螺蛳粉在年轻食客中十分流行,张良仁硬着头皮走进了一家店。热腾腾的一碗粉端上桌,张良仁再也不捂鼻子了,边吃边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在两万年前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成堆的螺蛳壳,这些螺蛳壳还被特意敲掉了尾部,便于吸出螺肉;而螺蛳粉的臭味来源酸笋,在秦汉时期就已开始腌制,它在《周礼》中被叫做“箈菹”;中国人吃竹笋的历史也是在《诗经》中就有记载。网友看后留言“老师别说了,我现在就点外卖”“中国版孤独美食家”“这知识,真香”。

目前,张良仁已发布87部美食探店与历史知识讲解视频,收获91万粉丝,获赞超过109万。近期,他的故事被选入了江苏省高考模拟作文素材,试卷中形容他将美食与考古学奇妙地结合起来,“喂”食物的同时也“喂”文化和历史,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向年轻人展示考古学的魅力。“抖音宝藏博主成了作文素材”等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单。

南大教授张良仁成抖音探店博主,讲解美食历史知识,登上央视热播节目

不久前,他还受邀参加了央视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的录制,与多位嘉宾一道来到河北邯郸,展示和讲解豆沫、酥鱼等当地的美食与相关历史知识。相关话题“考古教授做探店从抖音登上央视”登上抖音热榜。

张良仁在视频中说,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第一要务,但是关于古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传统文献和考古发现中并不多见,只能通过有限的史料中捕捉它们的一鳞半爪。他表示,短视频使得老百姓可以通过手机记录日常生活,不仅满足了这个时代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也保存了海量的史料,可以让未来的历史学家,更容易地了解我们这个时代平凡人的美食厨艺和烟火气。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大考古学教授成了美食探店顶流
...藏小店南大考古学教授成了美食探店顶流南大考古学教授张良仁在某宝藏小店拍“吃播”。视频截图 最近,南京大学教授张良仁成了抖音新晋“探店顶流”。凭借将历史知识与可口美食新鲜结合的
2024-03-14 05:17:00
当一个考古学家成为“吃货”,会发生什么
...古学家成为“吃货”,会发生什么?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良仁给出了示范。路边苍蝇馆里的一顿小笼汤包,能被他咀嚼出上下7000年的历史:从陶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厨具“甑”,到河南东汉
2023-11-13 15:45:00
...样下了油锅……近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在网络平台上走红,他跨界成为探店博主,走街串巷科普美食中的考古知识和地方文化,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带火了本专业,不少网友留
2023-11-18 10:41:00
...美食博主不是一个好教授”,这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良仁在社交平台的“标签”。张良仁和团队通过美食探店等方式,讲述有趣的考古知识和地方文化,后在社交平台发布系列短视频,备受网
2024-04-07 21:13:00
“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你喜欢吗?
...天野外风餐露宿与黄土为伴?近日,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张良仁在网上走红,没想到还意外带火了本专业。张良仁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他进
2023-11-14 21:44:00
考古学家变身美食博主:“不会挖土的主播不是好教授”
...,也能成天生一对。”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调侃。约访张良仁需见缝插针,他工作繁忙行程密集,要进行考古文物专业教学、科研,要和团队完成
2024-06-13 12:57:00
...谁创造的美味”……近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教授张良仁制作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眼球,激发了诸多年轻群体对考古学的兴趣,进一步引发公众对该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024-03-13 14:49:00
南大考古教授成“美食博主”:初衷是解决经费问题,美食更贴近生活
面对镜头,张良仁显得有些局促。他身穿灰色毛衣,戴着一副框架眼镜,顶着米色棒球帽,神情严肃。这很符合他的学者身份。1991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他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
2023-11-18 09:57:00
...轻人向学,为他们提供建议和指引。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张良仁放弃了“教授包袱”,化身美食探店博主,以文献史料和文物故事讲述美食的历史。吃豆腐,他讲豆腐历史源远流长,陆游“新春罢亚
2024-04-07 15: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省份之一的河南,靠什么赢得“未来”?
大河网讯 (记者 申华 王怡潇)“我省是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省份之一,聚焦6大方向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引育重点企业近500家
2025-09-10 12:10:00
教师的“AB面”丨球场双面人生:22岁教师刘荣坤的追梦与筑梦
编者按:三尺讲台,他们是燃灯引路的耕耘者;烟火人间,他们是逐光而行的热爱者。今年教师节,我们聚焦天衢新区教育战线一群“双面”教师
2025-09-10 12:31: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丨“光”在身边——临沂启航中学胡俊云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0 12:31:00
手绘漫画H5|孔子教师节奇趣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雅菲周静徐进许晨家人们,谁懂啊!孔夫子一不小心穿越2500年来到第41个教师节,逛校园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2025-09-10 12:34:00
【榜样的力量】黄俊琼:扎根乡村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人物名片】黄俊琼,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1989年
2025-09-10 12:51:00
名校开“辩” | 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三亚开幕
9月10日上午,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海南三亚开幕。揭幕战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海南大学之间打响,围绕“青春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我不可以”这一道与青年成长密切相关的辩题
2025-09-10 12:57:00
济医附院(太白湖)急诊外科成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张志新9月8日上午,济医附院太白湖院区急诊外科成立揭牌仪式举行。急诊外科(太白湖)的成立
2025-09-10 13:06:00
钉子扎入心脏!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团队197分钟成功“补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郭晓珂“钉子扎进心脏,还在出血!再晚一步人就没了!”回忆起日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医护团队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3:06:00
“我要用做自媒体赚的钱,带全村的老人去旅行。”因为做乡村短视频而走红的李福贵说道。一句朴实无华的承诺,却承载着情真意切的关怀
2025-09-10 13:07:00
近日,我省重磅发布《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及一系列聚焦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扩投资、文旅消费等关键领域的配套措施
2025-09-10 13:08:00
【AI编辑部】那些年老师说过的经典语录
提起上学时光,总有几句老师的话刻在记忆里——“整个年级就咱们班最吵”“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道题我讲最后一遍”……教师节来临之际
2025-09-10 13:52:00
【榜样的力量】顾亚:让更多山里的孩子,能看见更远的世界
【人物名片】2014年8月,顾亚通过国家特岗计划考入六盘水市海嘎小学任教。海嘎小学位于海拔约2400米、自然环境艰苦的海嘎村
2025-09-10 13:53:00
【我为什么选择当老师】张瑾: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天,都在塑造未来的模样
我是毕节市实验学校的一名90后教师,今年也是担任班主任的第三年。此刻站在教学楼走廊,听着教室里传来的读书声,看着操场上奔跑的身影
2025-09-10 13:53:00
中央美术学院千里行奖学金获奖作品邀请展开幕
近日,《【十年·再出发】中央美术学院千里行奖学金获奖作品邀请展》在青岛朗艺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办
2025-09-10 13:07:00
与时间赛跑的12小时,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日六连台手术
“叮铃铃......”8月26日7:58,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办公室电话骤响:5名急重症患者接连涌入神经外科,其中3名患者需立即手术
2025-09-10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