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南大考古学教授成了美食探店顶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14 05: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一个月涨粉超百万,半年带火80家宝藏小店

南大考古学教授成了美食探店顶流

南大考古学教授成了美食探店顶流

南大考古学教授张良仁在某宝藏小店拍“吃播”。视频截图 最近,南京大学教授张良仁成了抖音新晋“探店顶流”。凭借将历史知识与可口美食新鲜结合的“独门绝技”,他登上了央视热播节目《三餐四季》和江苏卫视元宵晚会,入选江苏省高考模拟作文素材,合作科研成果入选《Science》。相关话题频频登上抖音热榜,账号更是一个月内涨粉超过百万。

目前,张良仁教授的抖音粉丝已经超过170万,他凭借一己之力带火了80多个宝藏小店,成为南京大学和考古学专业“招生代言人”,更被抖音网友称作中国版“孤独的美食家”。

爱美食的考古学教授

渴望带火冷门专业

54岁的张良仁,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考古学习与工作已经36年。他曾主持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的发掘,目前主持中俄和中伊合作考古项目,“访问和发掘过的国家,加起来能绕地球一圈。”

走到哪吃到哪,是张良仁的习惯,伊朗的炖羊肉、藏红花米饭,俄罗斯的大串烤肉,西伯利亚的烤鱼……都让他印象深刻。

不过,真正引导张良仁走上美食博主道路的,还是对考古学的热爱。2022年张良仁无意间翻到一本上世纪70年代的专著《中国文化中的饮食》。他一口气读完400多页,仿佛看到了一扇新的大门:干了一辈子考古,吃了一辈子饭,却从未意识到这两者之间有这么紧密的联系。

从那之后,吃饭不再是单纯的吃饭,他总是边吃边忍不住思考:为什么中国的餐桌上必须是有菜有饭的“二元饮食”,西方人却习惯“一盘端”?是什么使中国人形成了合餐制,而西方人形成了分餐制?小麦、番茄是什么时候引入中国的,爆炒这种烹饪手法又是怎么诞生的?

事实上,饮食考古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只是因为食物易腐坏,无法在漫长的历史中保存下来,发掘难度太大,才导致全球考古界做相关研究的人都很少,国内更是寥寥无几。但张良仁决定,他要迎难而上。

说干就干,2023年张良仁招了两名学生专做饮食考古,希望能发掘出更多的饮食文物,填补考古学研究的空缺。当年7月,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张良仁开设了抖音号,开始做美食探店。张良仁毫不讳言,之所以产生做短视频的念头,一方面是向大众传播知识,另一个初衷则是想“扩大知名度”,让更多人知道考古的价值,用更多的方式支持考古研究。

为了拍好短视频

专门学播音主持

在成为“探店美食博主”的过程中,张良仁教授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

做短视频探店博主,比想象得要难得多,不仅需要表演天赋,更要有细腻的感情和表情。在镜头面前表达时,张良仁还经常因为普通话发音不够标准、面对镜头不够有表达力而紧张。

为了让自己的专业走得更远、做更有意义的知识传播,他特地找到专业播音员,纠正发音吐字、改善语调、提升镜头感,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考古美食短视频。

现在点开张良仁的短视频,尽管一些镜头下的他依然显得有些紧张,但比起最初的时候,他已经能够从容地把美食探店和自己研究了半辈子的专业巧妙结合。一条成功的抖音视频背后,其实是张良仁无数次越过舒适区的尝试,和对于考古学科的坚守和传承。

“经费不足,无人关注,缺少关键发言权……”这些都是中国考古事业曾经面临的问题。在选专业时,考古学有时也会被认为是“冷门专业”。因此,张良仁才决定用短视频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考古,让更多人看到:这么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其实也有平实、有趣和生活化的一面。

普及考古知识的同时

给宝藏小店带来生意

从2023年8月开始,张良仁坚持每周固定几次拍视频、剪视频,讲述南京街头小巷的美食历史故事。

张良仁第一次重新认识居住了近十年的城市南京,和那些伫立在街头巷尾的烟火小店。在旋转火锅店,他挑战吃什么就说什么的历史;在南京老店,讲解白斩鸡的起源;在一家开了二十几年的社区小店,一边吃鸭油烧饼,一边讲解从胡饼到烧饼的历史渊源……张良仁的抖音视频既具备了历史的悠久感,又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除了食物本身,他还关注那些隐藏在街边的宝藏小店。在南京老门东一家馄饨店里,张良仁遇见了形象酷似宫崎骏的店老板老尹。老尹不仅坚持传统用柴火煮馄饨,还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免费的爱心套餐。张良仁认为,这种平民百姓间的萍水相逢的情义,是历史文献里难有的记录。

他曾去探访南京林业大学附近的“京华汤包”,一边品尝汤包,一边讲解蒸笼和汤包的历史。等他再去时,老板专程出来感谢。老板说,正是因为教授的探店视频,店里多了不少客人,还有好多南京大学的学生专门跑来吃。

半年时间里,张良仁教授的美食视频不仅把考古知识普及给更多人,还带火了80多个宝藏小店。

“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张良仁教授在自己短视频账号的个性签名里写下过这样一句话。考古、美食和教育,此刻似乎也形成了一个闭环,印证着跨越时间的精粹,在千年后依然会有回响。王朝兴替、盛衰荣辱固然重要,但老百姓的一粥一饭、普通人的世间烟火,才是历史得以存续的原因。

科研成果入选《Science》

许多学生想跟他读研

目前,张良仁教授共有16名学生。今年,他在学生的作业里加了一项关于美食与考古的课题,让大家都参与研究探索。

张良仁说,以前上课学生们都是低着头,怕看见他的眼睛。自己成为“百万博主”之后,他进教室,学生都笑呵呵地看着他,而且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特地来旁听。

“我们做短视频确实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这个以前是没有的。”张良仁说,在他的视频评论区,有不同专业的人对考古学产生了兴趣,可以说“带火”了考古学。有今年考研的学生给他发私信说想跟着他读研。“目前知道有一个学生成绩不错,另一个学生还不确定,不知道能不能过初选。”张良仁说。

“我当导师可以招跨学科的学生,在我看来,考古学是一个跟各学科都能联系起来的学科,所以各学科的学生在我这里都能够找到用武之地。但考古作为一个学科,有它严肃的地方,严肃就意味着是枯燥的,要长期艰苦学习和持续研究才能够做出成绩,所以它并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么有趣。”张良仁说。

张良仁教授领导的中伊联合考古队为科研团队提供了研究样品和考古信息,为该成果的共同作者,这也是南京大学文科学者参与合作的科研成果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

“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我的研究生,不管你是学考古的,还是学其他哪个学科的,我都欢迎。但是我的要求比较严格,在我这里学习是要‘脱掉几层皮’的。”张良仁笑着说。

在2024年春节前,“张良仁教授”抖音账号粉丝为30多万。经过几次热搜,春节期间粉丝量迅速增长,目前已收获170余万粉丝。

现在,对于已经是“百万粉丝博主”的张良仁来说,最大的梦想其实是用探店带来的收入,带着学生们去伊朗,继续完成他们已经挖掘了一半的遗址。几年前,他和学生团队在伊朗已经发现了仿制中国青花的瓷器,这些瓷器,也许能加强中国在丝绸之路的话语权,讲述更多的历史细节。

谈到账号未来的发展方向,张良仁说要继续做美食。在他看来,他们仅仅做了“九牛一毛”。“中国那么多的美食之都,像成都、长沙、苏州、上海、济南等我都没去过。将来还有可能去别的国家,其他国家的美食我们也想做,像俄罗斯、伊朗等国家,那些美食正好跟我们的考古工作结合起来。”张良仁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会考古的美食博主,不是好教授”,你喜欢吗?
提到考古学,你的印象是不是整天野外风餐露宿与黄土为伴?近日,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张良仁在网上走红,没想到还意外带火了本专业。张良仁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北
2023-11-14 21:44:00
考古学家变身美食博主:“不会挖土的主播不是好教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南京6月13日电 题:考古学家变身美食博主:“不会挖土的主播不是好教授”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喝桂花糖藕粥,说到马王堆汉墓中的千年藕片汤;嗦螺蛳粉,谈到广西
2024-06-13 12:57:00
...古见闻,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考古知识,希望摘下考古学高冷、神秘的面具,让小伙伴们看到考古学温暖、可爱的内在。戴运哲 葛勇 江苏南京报道
2024-04-07 21:13:00
...一点是,我可没耽误上课、带研究生和做研究啊!”认为考古学是“千手观音”期望为世界考古做贡献翻看每一条视频下的留言记录,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便是“原来考古学家还有这一面,我们被彻
2023-11-18 10:41:00
当一个考古学家成为“吃货”,会发生什么
当一个考古学家成为“吃货”,会发生什么?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良仁给出了示范。路边苍蝇馆里的一顿小笼汤包,能被他咀嚼出上下7000年的历史:从陶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厨具“甑”,到河南
2023-11-13 15:45:00
南大教授张良仁成抖音探店博主,讲解美食历史知识,登上央视热播节目
...四季》,一同探讨美食历史文化。张良仁今年55岁,从事考古学研究与教学37年。2023年8月,他开通抖音,成为一名“美食探店视频博主”,希望通过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考古的温度与乐
2024-03-01 18:14:00
...花鸡到底是谁创造的美味”……近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教授张良仁制作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眼球,激发了诸多年轻群体对考古学的兴趣,进一步引发公众对该领域的广泛
2024-03-13 14:49:00
南大考古教授成“美食博主”:初衷是解决经费问题,美食更贴近生活
...我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我从7月开始拍摄(短视频)。考古学可以拍摄的东西其实很多,但是美食是跟老百姓直接相关的,也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事情,我觉得从这个方向入手更好一些,更贴近老
2023-11-18 09:57:00
54岁老教授吃饭太认真,带火“冷门专业”,网友:别对冷门有误解
...岁的老教授因为吃饭太认真,意外带火了了冷门专业——考古学,这一消息冲上热搜。该教授名为张良仁,1991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96年修的
2023-11-13 16: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