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相信大家都知道,受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受孕率,比如通畅的输卵管、优质的卵泡等,这样才能完成孕育。
如果女性排出的卵泡不正常,则会直接影响到受精卵质量,甚至影响孕育质量。所以,卵泡只有长到正常大小,然后成功排出,才能保证受精卵的质量。这个时候就需要促排卵。但同样是促排,为什么有的促的好,有的反复用药,卵泡数却依旧很少呢?

什么是卵巢低反应?
卵巢低反应(POR)是指在促排卵过程中出现卵巢反应不良,卵巢刺激周期发育的卵泡少,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3枚,临床妊娠率低的情况。
通俗点来讲,就是在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对促卵泡生长素反应不良,即使使用超大剂量的促卵泡素,也无法产生足够数量的卵泡,或卵泡生长缓慢,激素水平不够。
卵巢低反应如何诊断?
过去卵巢低反应的诊断标准不统一,直到2011年ESHRE组织对卵巢低反应给出了确切的定义,以下3条中至少两条就可以诊断:
1、高龄(≥40岁)或存在卵巢反应不良的其它危险因素。
2、前次IVF周期卵巢低反应,常规方案获卵数≤3个。
3、卵巢储备功能检测异常:包括窦卵泡数(AFC)为5~7个,或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为0.5~1.1ng/ml。如果年龄或者卵巢储备功能检测正常,患者连续两个周期应用最大化的卵巢刺激方案仍出现卵巢低反应,也可以诊断。
影响卵巢低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初始卵泡数量不足、卵泡池的耗竭、加速的卵泡丢失、卵巢卵泡功能异常、信号缺陷、酶缺陷、自身免疫等可导致卵巢低反应。
哪些人容易出现卵巢低反应?
①高龄:随着年龄增加,卵巢反应性降低。
②遗传因素:如染色体数量异常,唐氏综合征,Xp、Xq基因巨大缺失,某些相关基因突变。
③获得性因素或后天因素,如:子宫腺肌瘤,化学或放射线(放疗或化疗),卵巢手术史(卵巢良恶性肿瘤手术)。
卵巢低反应如何治疗呢?
卵巢低反应者辅助生育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为10%~25%,年龄越大成功率越低,但不等于没有生育的机会,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体特点,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调整促排卵方案。
在临床过程中,一般会先尝试稍作改良的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COS),如果还失败,医生可能会给你尝试微刺激和自然周期方案。
对于反应特别低的患者,无论怎么用药,卵泡都涨不起来,卵巢储备功能很低的人群,医生可能会直接上微刺激和自然周期方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