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小伙用AI让超过600个家庭“团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18 01: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小伙用AI让超过600个家庭“团圆”

接单前会评估客户心理状态,他希望未来AI能还原出更真实的“人”

小伙用AI让超过600个家庭“团圆”

泰州小伙张泽伟

小伙用AI让超过600个家庭“团圆”

小伙用AI让超过600个家庭“团圆”

真人拍摄后使用AI换脸的效果

春节期间,万家灯火,每个人都期待着和家人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地过个团圆年。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每到佳节,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又多了一分,不免有些惆怅。

去年,泰州小伙张泽伟在南京组建了5人工作室@超级头脑,用AI技术帮助顾客“复活”已故亲人。半年多时间,已经帮助600多个家庭实现了不一样的团圆,“他们在屏幕前见到亲人的时候,有的喜极而泣,有的会心一笑,让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未来希望能实现技术的优化,帮助更多的家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姜天圣

巧合下接触AI“复活”,朋友用“假人”报平安

张泽伟是一名泰州小伙,201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南京创业,公司最初面向研发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技术。2023年年初,ChatGPT、文心一言的风靡,让AI技术受到极大关注,张泽伟的公司开始尝试AI人像模拟训练、声音克隆等技术的研发。

接触到AI“复活”技术,源于一次机缘巧合。“去年三四月份时,一位朋友找到我。他的父亲因意外去世,他担心年长的奶奶接受不了,想请我通过AI手段复刻父亲的形象和声音,给奶奶报个平安。当时的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主要的难点在于形象、声音这些样本数据不够,所以我们只能先对仅有的数据进行修复,然后再用AI复刻。”

“这种情况还比较特殊,因为老人不知道儿子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们在复刻过程中特别谨慎,不想引起老人的怀疑和情绪波动。”张泽伟说,数字人有AI驱动和人工驱动两种方式,前者是用ChatGPT通过语言模型驱动,后者是找真人扮演,再通过AI换脸、AI换音方式实现。

“当时我们考虑到AI驱动有一些弊端,比如它没法去应对特殊情况,说话的时候也比较生硬,所以我们选择了用真人驱动。”最终,张泽伟团队打造的数字人在奶奶面前顺利过关,“这是一个来自家属的善意谎言,所以我们选择了帮忙。希望能够借由我们的‘假人’,给这位奶奶带去一份来自远方的问候。”

这一次的成功,让张泽伟开始意识到,AI“复活”亲人技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也能满足很多人的情感需要,“我觉得这项技术属于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兼具的,所以之后,公司业务开始往这个方向拓展。”

失独父亲求助,让他期待更大的优化

在众多前来寻求帮助的客户中,让张泽伟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失独父亲。“一位五十多岁的父亲,他的儿子在英国留学。一次打篮球时的意外,让22岁的小伙子突发脑梗去世。儿子去世后,这位父亲常常想念儿子。他关注到了爆火的AI技术,又被电影《流浪地球2》中,科学家图恒宇用数字生命技术与女儿重见的片段所触动,开始寻找能够实现AI‘复活’技术的企业。”

张泽伟说,这个父亲找了很多地方,但复刻出的儿子的形貌声音都不尽如人意,“简单地根据原本的语音视频资料复刻,形象会显得很呆板,仿佛一个复读机。”有感于这位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张泽伟决定加入他的“复活”计划。

“我们使用AI的方式除了用声音、图片和视频素材克隆AI形象,还要家属提供大量语音素材‘训练’AI,不断地训练才能生成私域数据,越来越接近真实的样子。”张泽伟告诉记者,根据这位父亲的要求,他们做出了一段视频。视频里还原了那位儿子的数字形象,并且说了一句:“爸爸,我知道您的生命中永远有一处空旷得让人心碎,但是生活仍在继续……”

“收到视频后的那位父亲说,这段视频比起之前的‘复读机’版本,已经比较接近他儿子的状态了,但他觉得和他儿子真正说话时带有的语气、个人化的发音方式、语言习惯还是有差别的,还有不少优化的空间。”张泽伟解释说,家属提供的素材越细致,AI训练的结果会越好,这是一个需要家属和技术公司双方都不断努力的过程。

半年多超千人咨询,说不清用途的“不接”

张泽伟告诉记者,业务开展半年多来,已接到了一千多人的询问,完成的有600多单。

近年来,用科技手段“复活”亲人的案例不少。去年,一位算法工程师用AI“复活”了自己的外公,还向“外公”道了歉,比如不该对外公大吼大叫,“外公”原谅了他……对于这些运用技术手段“复活”亲人的故事,有网友惊叹于如今科学技术的发达;也有网友担心,技术复原如此逼真,会不会被用在非法用途?

对此,张泽伟告诉记者,他们在接单的时候,会谨慎地询问客户的身份信息和实际用途,“那种说不清楚用途的,我们是不会制作的。”接单前,他们也对客户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比如曾经接到过一个单子,要求是替一位母亲‘复活’她的女儿。这位母亲在老公赌博输光家产之后与女儿相依为命,把女儿当成唯一的精神支柱。没想到女儿因为意外去世了,她很崩溃,甚至寻短见,她亲戚朋友把她救回来后找各种办法,后来就找到了我们。我们很同情这位母亲,但询问了心理咨询师后,怕这位母亲再次见到‘女儿’会有极端情绪,最后还是拒绝了这单。”

张泽伟表示,自己的团队也在努力做宣传工作,防止AI被用于非法用途,“今年山东卫视春晚,邀请了我们超级头脑团队担任AI技术指导,有个小品叫《反诈联盟》,是我们参与设计的,背后的技术支持也是我们。”

采访的最后,张泽伟说:“那位失独父亲还在努力寻找更好的方式,我们也如此。希望未来,AI技术能够还原出更‘真实’的‘人’,可以让那些遭遇意外的失独家庭收获与亲人的美好团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失独父亲的执念:用AI“复活”我的孩子
...疗愈今年4月,苏建联系到南京的一家AI企业。企业负责人张泽伟自2015年开始创业,最初面向的是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今年3月,公司业务开始涉及AI人像模拟训练、声音克隆。一网
2023-10-20 15:34:00
为再见一面,他们选择用AI“复活”亲人……
...给年幼的孩子做一个数字人,陪伴她长大。”……每天,张泽伟打开手机登录各大平台的账号,就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留言和私信。面对各式各样的提问,他大多会发过去三个字:“我试试。
2024-01-29 22:23:00
花几千块,就能和死去的亲人对话!引争议
...开始涉足“AI复活”这个崭新的应用场景。团队的创始人张泽伟详细介绍了他们当前主要的三类业务:超级头脑团队供图:数字遗照 张泽伟表示,目前第一种“AI疗愈”已经做了600多单
2024-01-16 13:48:00
八旬独居教师给本报来信 想用AI“复活”陪了他半个世纪的夫人
...面”,张老告诉记者,希望能帮忙联系上文中的报道对象张泽伟。张泽伟来自泰州,他在南京组建了5人工作室“超级头脑”用AI技术帮助顾客“复活”已故亲人,半年多时间,帮助600多个家
2024-03-28 06:01:00
当AI“复活”亲人成为一门生意:有人坦言“再像也不爱我”
...目前在做AI“复活”亲人生意的“超级头脑”团队负责人张泽伟,对此深有体会。从2023年初起,张泽伟团队就已经开始为普通人定制“AI数字人”。他向南都记者直言,市场潜力巨大,需
2024-03-15 11:43:00
对暗号捏鼻子!3·15封面新闻直播连麦教38万网友防止AI诈骗
...网警 的网络安全专家、“超级头脑”创始人@AI超级头脑_张泽伟 、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律师,以及热度很高的“换脸父亲”当事人孙歌,与封面新闻主播丹黎一起聊了聊关于A
2024-03-14 09:31:00
...主攻“数字永生”满足客户情感需求清明前夕,AI疗愈师张泽伟忙得昏天黑地,连微信都来不及回,接受采访的时间都要从排满的日程表里“挤”。“90后”张泽伟是“超级头脑”团队的创始人
2024-04-05 14:34:00
一单5元至上万元不等,清明节前AI复活亲人成热门流水线生意
...找学徒和代理,从而将单一的产业向更远端延伸。最近,张泽伟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行程安排满满当当,连吃饭时间都几乎腾不出来。他新搬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收拾,杂物凌乱地摊了一地。灯没
2024-03-28 11:41:00
AI“复活”逝者引争议,涉及哪些风险和法律问题?
...用“数字生命”的方式让儿子“复活”。该AI团队负责人张泽伟告诉记者,目前主要推出的项目是“AI疗愈”,订购的用户群体多为老人,价格在5000到1万,还原度基本和真人一样。制作
2024-03-18 09:4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回响丨义立天地
何为“义”?是流淌在人间街巷的不灭血脉是危难时刻千万双无畏伸出的手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却在危难瞬间用血肉之躯筑起“义立天地”的丰碑点击视频看这份穿越千年光阴的赤诚在今日的山河依然灼
2025-08-12 15:17:00
青春实践派|“十元茶馆”:贵州“避暑茶”里的甜美爱情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是我们前世种下的花朵。你为我花开,我为你花落……”夏日的贵州,推开窗便是满眼绿意,凉风习习。在贵阳市南明区青云市集
2025-08-12 15:31:00
带妈妈照片进考场的男孩收到录取通知书 父亲:孩子带着通知书去妈妈墓前告慰
大皖新闻讯 今年高考期间,江西上饶一名男孩带着妈妈的遗照进考场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他直奔妈妈的墓前悼念,感动了很多人。8月12日
2025-08-12 18:23:00
安徽“玉米阿姨”跳海救人后续:有了固定摊位,开直播遭遇“黑粉”攻击
大皖新闻讯 7月7日,在山东青岛,一名女生不慎坠海。危急关头,在附近摆摊卖玉米的57岁安徽女子刘玉荣奋不顾身,跳海施救
2025-08-12 22:24:00
· 韩国人以为沈佳润是财阀千金
韩国网友误以为沈佳润是财阀千金,因其父亲艺名小沈阳与辽宁省会沈阳市同名,推断其家族拥有“城市命名特权”,网友:小沈阳的成名作还是《不差钱》。
2025-08-12 19:54:00
法援案例丨一纸公证起风波,法援助力七旬老人“留住”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七旬老人王秀兰(化名)半生为家庭操劳,从照料老伴到抚育孙辈,把日子过得满满当当。可谁曾想
2025-08-11 11:54:00
凤凰古城外国女游客跳水救人引关注 目击者还原救人瞬间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段外国游客在湖南凤凰古城景区内跳水勇救落水儿童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一男孩不慎失足落入河中
2025-08-11 12:44:00
【尚德胶州】送子从戎显大义 担当在肩传家风
鲁网8月11日讯(记者 孙强 通讯员 胶宣)在新时代的潮流中,葛振红用平凡的人生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她像一根坚韧的线,将家庭责任与社会担当紧密串联
2025-08-11 16:46:00
法援案例丨仓促和解留隐患,法援助五保老人破七年困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五保老人刘金山(化名)因一场交通事故陷入索赔困局,证据空白、时效存疑、协议束缚如三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2025-08-11 17:02:00
【视评】不判离是提醒,养孩子得父母一起扛
最近湖南岳阳法院判了个离婚案子,挺让人唏嘘的。一对夫妻要离婚,俩孩子,小的还是一级言语残疾。俩人都同意离,可说到养这个残疾孩子
2025-08-12 01:58:00
父亲患慢性白血病 池州16岁女孩忍痛捐髓救父
大皖新闻讯 45岁的父亲被确诊为慢性白血病,与女儿配型成功后,16岁的女儿忍着疼痛与害怕毅然为父亲捐献骨髓和干细胞。虽然配型成功带来希望与生机
2025-08-11 19:09:00
【多彩新论】法院不判离,就是要爹妈担起责任
近日,湖南省岳阳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引发关注。龚某某与熊某婚后育有两子,小儿子小熊为言语一级残疾。双方均同意离婚
2025-08-11 19:42:00
豆瓣8.2,这本漫画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和认识自我的过程。《相反的人》就在陆冉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诞生。着眼于当下,观察自己的状态,度过每一天
2025-08-11 04:29:00
基因技术让更多家庭看到希望 1.15米“袖珍妈妈”在杭诞下健康宝宝
近日,浙大妇院钱江院区手术室传来一声响亮啼哭,身高仅1.15米的小丽(化名)通过剖宫产顺利诞下男婴。经检测,宝宝未携带母亲的致病基因
2025-08-09 07:38:00
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下安徽男孩 20年后她又陪着“儿子”抗癌续写动人故事
大皖新闻讯 20年前,安徽六安12岁男孩刘腾博身患白血病,绝望之时,江苏南通女老师闾蓟敏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他的生命
2025-08-08 1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