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下安徽男孩 20年后她又陪着“儿子”抗癌续写动人故事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8-08 12:17: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20年前,安徽六安12岁男孩刘腾博身患白血病,绝望之时,江苏南通女老师闾蓟敏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他的生命。二人因血结缘成为彼此牵挂的“母子”,“江苏妈妈”和“安徽儿子”的故事也感动了无数人。如今,刘腾博不幸再患舌癌,“江苏妈妈”带着全家又来到了他身边,续写着动人故事。

“我们一路走来有太多的幸福,现在我们遭遇了不幸,‘江苏妈妈’和你一起面对生命。”8月4日,闾蓟敏再次来到南京,鼓励刘腾博勇敢面对,走向未来。

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下安徽男孩 20年后她又陪着“儿子”抗癌续写动人故事

闾蓟敏和刘腾博相拥而泣

绝望:男孩突患白血病,家人配型均未成功

“这两天脸色不错,还要继续加油,好好吃饭,乐观面对!”“嗯,妈妈,我会的。”8月4日,在南京一处出租屋,大皖新闻记者见到了这对母子。刘腾博再次接受了手术,颈部留下长长一道疤痕,说话也受到影响,闾蓟敏则在一旁为他加油打气,说着说着,刘腾博露出了笑容。

刘腾博介绍,他还在进行放疗,一周五次,为了方便,在医院附近租了这处房子。因刚做完手术,只能吃流食,也无法自主吞咽,需要用手指辅助吞咽动作,虽然历经磨难,但在“江苏妈妈”的鼓励下,他重燃了生活的信心。

“她总是在我们一家绝望时出现,给我们带来希望,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说起闾蓟敏的帮助,刘腾博的妈妈郭女士几度激动落泪,也再次回忆起了20年前那段绝望的时刻。

刘腾博1993年出生在六安农村,父亲外出打工,他和哥哥、母亲留在老家生活。刘腾博上五年级时日渐消瘦,一次换牙时突然流血不止,吓坏了家人,赶紧带着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晴天霹雳,是白血病。随后,一家人带着刘腾博来到南京,开启漫漫求医路。刘腾博的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家人配型均未成功。

郭女士记得,有一天,她带着腾博站在南京一处桥上,这是儿子第一次走出农村来到城市,看着桥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儿子开心不已,脱口而出说要好好上学,长大了在城市买房,把一家人都接来。“他是笑着讲完这句话的,但我听后心都碎了,心想他病情这么重,配型又一次次失败,还能不能有那一天了。”那时候,郭女士一家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

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下安徽男孩 20年后她又陪着“儿子”抗癌续写动人故事

闾蓟敏捐献造血干细胞(受访者供图)

希望: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顺利移植

2005年,就在郭女士全家陷入绝望之时,一个好消息传来——江苏南通一位志愿者与腾博配对成功,生命的曙光终于出现了!就这样,腾博顺利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转危为安。

郭女士回忆,全家人都将这位志愿者视作救命恩人。事后,他们还多次找到红十字会,主动提出想见见恩人,当面表达谢意。

而这位志愿者不是别人,正是女老师闾蓟敏。2003年,她在看电视时知道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深受触动,随即报名成为志愿者,采血留样。当时的她也没想到,这次爱心之举仅在两年后就会成为他人的“生命之光”,并给她带来一段特殊的“母子情缘”。

2006年,在江苏省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之际,两家人在南京见了面。当时的场景,闾蓟敏历历在目:在活动现场,她登上台后,一个瘦小但状态不错的男孩跑过来,边跑边喊“妈妈”,然后一把将她抱住,两人相拥而泣。这一刻,闾蓟敏感觉自己又做了一回母亲,也在心里认定了这个“安徽儿子”。

相认后,两家人一起吃了一顿有着特殊意义的团圆饭。闾蓟敏还将一张全家福照片送给了腾博,象征着团团圆圆。那时候,13岁的小腾博留给闾蓟敏的印象是乖巧懂事,“生病以来他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但他和家人一句抱怨都没有,始终是展现乐观的一面。”闾蓟敏介绍,当时她还问起郭女士家里为了给孩子治病欠了多少钱,但对方没有明说,只说他们还年轻,还能慢慢挣钱来还。看着眼前淳朴善良的一家人,闾蓟敏感动不已,心里想着:这家人值得交!

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下安徽男孩 20年后她又陪着“儿子”抗癌续写动人故事

“江苏妈妈”闾蓟敏和“安徽儿子”刘腾博。(受访者供图)

重生:“江苏妈妈”与“安徽儿子”成为家人,彼此温暖

相认后,“江苏妈妈”与“安徽儿子”成为了亲密家人。2007年元旦前夕,闾蓟敏带着儿子来到了六安,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鞭炮迎接。一进门,她便看到自己送的全家福照片被挂在堂屋中间,腾博年迈的奶奶紧紧握着她的手,虽然听不懂当地方言,但老人家的谢意清晰可辨。

更让闾蓟敏感动的是腾博的细心,因为是平房,屋内较冷,她才刚搓手取暖,小腾博立刻端来了炭盆;杯子里的水喝到一半,他就立马加满。这般体贴让闾蓟敏暗喜:“我这儿子真懂事!”

闾蓟敏还专程去了腾博就读的村小,得知她是语文老师,孩子们异口同声请她上一节课。闾蓟敏记得,翻开课本,她挑选了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因为她觉得这篇文章传递着深沉的母爱,是至深至真的情感,应时应景。她朗读完后,教室内掌声雷鸣。

腾博向记者坦言,手术后戴口罩上学时曾遭到同学围观不解。自从“江苏妈妈”去了学校后,同学们和老师都知道了他的情况,纷纷给予关心。甚至门口卖烧饼的摊主在得知他不能吃辣后,还特意为他做了放糖的烧饼,这口甜蜜他至今记忆犹新,他觉得遇到“江苏妈妈”后,仿佛感受到了全世界的爱。

此后,两家人一直保持着密切来往,闾蓟敏持续资助腾博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而腾博每年也都会将成绩单寄给她,并写信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下安徽男孩 20年后她又陪着“儿子”抗癌续写动人故事

闾蓟敏发的朋友圈内容

波折:厄运再降,“安徽儿子”不幸患上舌癌

2022年,腾博迎来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结婚,他第一时间邀请“江苏妈妈”来参加,但闾蓟敏正带着高三班,无法赶到现场。在婚礼现场,小两口通过视频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妈妈”,手机那头,闾蓟敏原本想着大喜的日子不能哭,但还是没忍住。“我见证了他重生、读书、立业、成家,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我付出了一缕春风,却收获了整个的春天。”

新婚喜悦未久,厄运再次降临。今年6月,赴福建打工的腾博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舌癌,医生当即让他去大医院。

得知这一消息后,闾蓟敏坐不住了,开始到处打听医院,腾博随即来到南京治疗。两次经历生死考验,腾博的心态有些崩溃,闾蓟敏以妈妈的身份耐心安慰他,最终让他重拾勇气接受手术。

郭女士回忆:6月24日儿子手术后,刚恢复意识,因为说话不便,一直用手势比划要纸和笔,后来她才知道,儿子是要第一时间给“江苏妈妈”报平安。

6月25日清晨6点半,闾蓟敏收到腾博手写的字条:妈妈,我挺过来了,谢谢你,后面还画了一个笑脸,那一刻闾蓟敏再也绷不住了。随后她将照片发至朋友圈:说好不再流泪的我,看到腾博画的笑脸,瞬间泪流满面。遭受如此苦痛的孩子,还不忘安慰别人。腾博,加油,“南通妈妈”一直都在!

陪伴:“江苏妈妈”全家给予关爱,续写感动

腾博术后始终向“江苏妈妈”传递乐观,直至7月病理切片结果出来,情况不容乐观。7月9日凌晨,闾蓟敏再次收到了腾博发来的文字消息,但这一次不是报平安,而是交代身后事的消息:他爱人还年轻,不能影响她;他去世后愿捐遗体帮助有需要的人,末了还向闾蓟敏致歉“恩情今生难报”。

看后,闾蓟敏潸然泪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傻孩子,太懂事了,这时候桩桩件件都还在为别人着想。”闾蓟敏深知此时必须要有人冷静,冷静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于是待情绪平复后,她回复腾博:“我明白你的意思、理解你的心情,你这两周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活着。”

在腾博最需要关心的时候,“江苏妈妈”全家出动,她老公作为医生,也在积极提供帮助,儿子看到腾博哥哥手术后说话不便,有时候与家人要打字交流,但郭女士又不识字,于是赶紧买来一部带有文字转语音功能的新手机。为了让他接电话更方便,又送来了新耳机。

闾蓟敏还帮忙转发了筹款链接,两家人的故事感动八方。亲友、同事、学生乃至陌生人踊跃捐助,善款逾5万元。闾蓟敏记得,在她收到第99笔捐款时,腾博主动提出钱够了,这时又有一位一面之交的热心人要捐款,她本想婉拒,但对方说,再加一个正好是一百位,寓意腾博的病百分之百能治愈,于是她让腾博收下了这带着美好祝福的善款。

未来:“江苏妈妈”与你共赴生命之约

闾蓟敏向记者介绍,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进一步的检查结果超出了预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腾博也越来越乐观,坦然面对,积极配合治疗。而她也将继续陪着腾博一起面对生命,迎接未来。“他身体里流着我的血,叫了我19年的妈妈,我怎么可能不管!”

一场始于善念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让皖苏两人结成母子,演绎二十年生命传奇。腾博直言,奇妙的缘分让他有时候觉得像在做梦一般,不过梦境是虚幻的,但“江苏妈妈”给他的爱是真真切切的。

故事传开后,有人说闾蓟敏“伟大”“高尚”“大爱”,但在她看来,腾博的出现也让她的人生变得更有价值了,因为一个人在这辈子能救人性命,然后陪伴、见证他成长,这本身也是一件快乐且有意义的事。

闾蓟敏说,在此过程中,她有付出,也有收获。在两家人的真诚相待、真心相处中,她看到了人间真情,自家的儿子和“安徽儿子”都善良、积极、上进,作为母亲,她感到无比骄傲自豪。甚至她的准儿媳也是被她和腾博的故事打动,然后与他儿子相识相恋,现在也加入其中,一起奉献爱心。

谈及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腾博感慨:他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无论是“江苏妈妈”的陪伴鼓励,还是各位爱心人士的支持,都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爱,他也将带着这些爱心与善意坚强面对,积极接受治疗,走向未来。

“你第一次和病魔作斗争时,我没有亲眼见到,但这一次‘江苏妈妈’会陪着你勇敢地走下去,一起迎接明天,腾博加油!”在现场,今年50岁的闾蓟敏再次鼓励腾博,话音刚落,腾博一把抱住了她,两人紧紧相拥,母子二人流露出来的真情也打动着在场众人。

大皖新闻记者 韩喻 于源绮 见习记者 胡伟民

编辑 彭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9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苏妈妈”与“安徽儿子”的故事引来爱心接力 六安一老人捐助两万元现金
大皖新闻讯 日前,大皖新闻报道了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下安徽男孩,20年后又陪着“儿子”抗癌一事,引发关注,这对特殊母子之间的真情也感动了众人。一位来自六安的热心人士慷慨解囊
2025-08-11 17:26:00
二十年前江苏女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活安徽男孩 男孩又患舌癌 她再伸援手
大皖新闻讯 2005年,江苏南通高中老师闾蓟敏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救下了身患白血病的十二岁安徽六安男孩刘腾博。两人在2006年以江苏省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活动为契机相见。原本素不
2025-08-07 14:52:00
捐献造血干细胞 安徽大二学生为8岁江苏男孩带来新生
...,他刚从医院回到寝室。就在前一天上午,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江苏一位8岁的男孩带去了生的希望。据了解,杨坤是皖南医学院在校生第4例、安徽省第7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芜湖
2025-04-02 21:32:00
10岁男孩捐髓救母:“为了救妈妈,我什么都不怕”
...髓细胞白血病。2022年3月,曹母病情恶化,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曹轩一主动提出要捐髓救母。为了给母亲配型,他连续抽了30多管血,不喊一句疼。在医院期间,仍然不忘学习,老家
2023-02-18 11:44:00
我们给他一次生命,他“还”了两次!
...022年,父亲病情复发,已是大一学生的他再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救父。9年之间,两次救父,王训洲也从懵懂少年长成阳光大男孩,回想起两次救父经历,今年20岁的王训洲说:是义务更是担
2023-08-26 01:38:00
...自:滁州日报全椒县中医院“95后”医生黄世刚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8岁白血病患儿救死扶伤甘奉献全媒体记者李邦军“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本就是我的职责。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实
2023-07-21 00:08:00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宿州女子在肥捐献造血干细胞曾陪丈夫抗癌8年,还签下器官捐献同意书本报讯 11月7日,来自宿州的徐淑玲在合肥成功采集30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安徽省第569
2023-11-10 00:33:00
“抗癌儿童”与生命的赛跑
...“抗癌儿童”与生命的赛跑抗癌宝宝小十一正在医院接受干细胞采集。 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西北门出发,向东走,是一片依托于肿瘤医院存在的城中村,穿梭在此的不少是两类人—
2024-05-31 05:24:00
想要防癌抗癌,不妨尝试以下这4点
...胞这个细胞是不具备自我分裂的功能,T细胞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骨髓造血干细胞完全受损失,T细胞数量会急剧减少。因此在接下来的拉锯战中人体内的,T细胞不断的死亡,癌细胞越来
2023-03-15 09:5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