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流传最久、最常用的文字之一,从仓颉造字开始已经有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期间虽然一直在演变但精髓始终被保留了下来,直到现在。现在全世界学习汉字、使用汉字的人越来越多,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么个冷知识,其实古代汉字还有个旁支,那是一种专门为女性定制的汉字,名叫“女书”。
这种文字听起来就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女书”在历史上也的确只有女性在用,而且只有一小部分女性用了那么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女书这种文字就不再流传了,至于这种独特的文字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里边还真有些有趣的故事。

关于女书的起源一直很有争议,有些专家认为女书可能来自壮族、瑶族等民族古老的字符,也有人认为女书可能是从古夷文中演变而来的,其历史之久远甚至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
尽管这方面的说法千奇百怪,人们最愿意相信的还是“瑶姬改天书”。瑶姬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有天她下凡游历人间,迷恋上了江圩普美村的秀丽风光,虽然与村里的姑娘们语言不通,但她们心灵手巧聪明能干,所以相处得不错。普美村的姑娘们擅长在衣服布匹上刺绣乡间的花朵,瑶姬见了非常喜欢。她很想教姑娘们识字以便学习这些刺绣技巧,于是便搬了部天书下来,也就演化成了后来的“女书”。

因为“女书”的产生是为了便于女性之间交流刺绣技巧,所以男人们都不以为然、不屑于了解。后来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很多人也有机会进入学堂学习,用于针织刺绣的“女书”也就逐渐没落了,以至于后来鲜有人会用。不过即便如此,很多女书作品还是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现存的就有二十万字之多。与普通的汉字典籍不同,这些文字大多被书写在了扇、巾等物件上,非常特别。

虽然女书的作品不少,但研究发现,其系统中的文字一共也就一千来个。这些文字的外观大都呈现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式,字体很修长秀丽,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和甲骨文有点相似。除此之外,这些作品的内容题材多与婚姻、家庭、友情等琐事有关,文体也比较单一、多为歌词唱本,这也比较符合生活规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女书作品都被销毁,只有少量作品被保留了下来,能够看懂和运用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不过幸运的是,上世纪末期,在一批学者专家的努力下,这种文字系统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很多海内外的专业人士也渐渐有了兴趣。从那之后,关于女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种文字和甲骨文一样被认为是一种文化遗产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2004年,最后一位会用女书这种文字的老人阳焕宜离开了人世,从此之后很难再有人会这种文字真正地运用在生活中。不过女书的研究还没结束,作为一种文化“化石”,它将继续为人类解密文明起源、女性和民族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21: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