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明最怂的监国:不抵抗直接降清,东林还想让他做皇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8:00 来源:纵横五千年

南明虽然有许多位皇帝、监国,但比较“正规”的只有五人。其中,弘光帝遭俘被杀,隆武帝绝食而死,永历帝诱捕被杀,鲁监国忧郁而亡,另外还有一个人,他虽然监国的时间很短,但也算是比较“正规”的,然而此人表现却很差劲,不仅不敢抵抗,甚至还直接率军投降。那么这位堪称最没有气节的软弱监国到底是谁呢?

南明最怂的监国:不抵抗直接降清,东林还想让他做皇帝

一、宗室贤王

此人名叫朱常淓,是明穆宗的孙子。原来,明穆宗只有两个儿子活到成年,且都是李贵妃所生,分别是朱翊钧、朱翊镠。排行在前的朱翊钧继承了皇位,也就是明神宗;排行在后的朱翊镠被封为潞王,封地位于河南卫辉。1614年,在得知生母李贵妃的死讯后,朱翊镠因悲伤过度而死,数年后他的儿子朱常淓承袭了王位。

朱常淓颇有才学,在绘画、音律、书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另外,朱常淓对于国事也非常关心。崇祯年间,朝廷财政陷入困难,缺乏军费,各地的王爷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时诸藩中能急国难者,惟周、潞二王云”。朱常淓主动解囊,供给卫辉守军的军费,还多次向朝廷捐献银两。因此在明朝末年,朱常淓颇有贤王之名。

南明最怂的监国:不抵抗直接降清,东林还想让他做皇帝

二、险些为帝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的部将刘芳亮攻占怀庆府,然后向卫辉进军。消息传来,朱常淓决定弃城出逃,于是他辗转来到了淮安,并遇到了在此避难的福王朱由崧。按照辈分,朱常淓是朱由崧的堂叔,然而两个人却同时成为皇位的候选人。崇祯帝自缢的消息传到南京,马士英等人主张拥立朱由崧为帝,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坚决主张“立贤”,支持朱常淓。

两派为此展开了一场激烈地争论,但最终马士英取得了胜利,朱由崧成为了南明的皇帝,即弘光帝,而朱常淓则来到了杭州。朱常淓的处境非常尴尬,生怕受到陷害。然而,陷害还没有到来,清军却已经南下了。1645年五月,朱由崧从南京仓皇出逃,结果被芜湖被清军生擒。马士英则护卫着皇太后邹氏来到了杭州。

南明最怂的监国:不抵抗直接降清,东林还想让他做皇帝

三、最怂监国

马士英等人在得知弘光帝被俘,立即与在杭州的官员商量由潞王朱常淓来监国。六月初七日,邹太后向朱常淓发布懿旨,“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第二天,朱常淓就任监国,并进行了一些人事安排。黄道周还鼓励朱常淓,“殿下诚得黄铖一麾,应期毕集,上清钟山之尘,次复燕京之业,以仰附鳞翼,传世无疆”。

然而,朱常淓却很怂,在监国的第二天,就按照马士英的意见,派陈洪范与清军讲和,提出了以割让江南四郡为条件。不过,陈洪范早已暗中降清,在他的引领下,清军迅速进军。朱常淓贪生怕死,最终决定降清。六月十四日,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杭州,朱常淓短暂的监国宣告结束。1646年5月,清朝朝廷将朱常淓等明朝藩王处死。

参考资料:1.《明史》;2.《南明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崇祯殉国后,不甘灭亡的南明小朝廷顽强抵抗
...开始组建新朝廷。六月,在北直隶将领刘泽清和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支持下,福王朱由崧即位,史称弘光朝廷。弘光朝廷成立肇始,矛盾重重。当明朝百官聚集,向明朝列祖列宗禀告福王继承大位时,
2023-05-03 19:34:00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摇摆不定。结果福王朱由崧利用江北四镇总兵及风阳总督马士英的势力,在军队的支持下,进入南京,建立了弘光朝廷。而史可法因错失拥立之功,被排挤出朝廷中枢,外出督师。朝政大权落入奸臣
2023-07-04 12:42:00
为什么史可法以死殉节,但依然是晚明的罪人
...反对变动,期望保持现状。史可法的反动主要体现在对待马士英的问题上。在永历南明皇帝时,最有实权的人物就是史可法和马士英。马士英表面答应和史可法一起拥立桂王,但是背地里利用自己和
2024-09-02 11:36:00
史可法之死:南明内部的权力斗争与救援失败
...也是东林党人,所以他自然同意文书上的意见。凤阳总督马士英支持的是福王,他也来询问史可法的意见,结果史可法就把福王的七大缺点告诉了他,还说福王:“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然
2023-10-30 15:27:00
最后一任朱姓皇帝惨死异国, 大明江山宣告彻底灭亡
...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以及中都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支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五月初三,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光,史称南明。1683年,清军施琅
2023-02-01 15:22:00
国难当头,一个卖国者却保住了一座城
...)朝廷,面对如狼似虎的清兵,有人主战,有人主降。以马士英为首的主降派得势,而主战派的代表史可法失势之后自请督师江北,意欲奋力一搏,试图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按下不表。却
2023-02-02 16:03:00
明朝到底内斗到什么程度呢
...现了二王争斗的场面。当时支持福王朱由崧的有凤阳总督马士英,支持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福王朱由崧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孙子,但是朱常淓是神宗皇帝的侄子,因此朱由崧更有继承权。但是当时的
2024-02-17 17:27:00
南明政府拥有庞大人力与物力,为何未能与清南北对立
...、姜曰广、刘宗周辈,皆主张立贤,拥戴潞王监国。而以马士英为首之奸佞分子,则借口序伦,主张迎立福王,以邀拥立之功。结果奸佞分子因有江北四镇的实力派为后盾,得了胜利,福王于是乎即
2023-12-14 17:13:00
为逃避闯军, 南明最强官军进攻自己首都, 主帅病死后全军投降清朝
...恂在辽东抗清,所以左良玉是东林党人的同情者,而首辅马士英、兵部尚书阮大铖等人在朝中的兴风作浪,对东林党人大肆排挤和压迫,所以左良玉对马士英等心生怨恨,双方十分不对付。1645
2025-04-14 21: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