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4 12:42:00 来源:戏说三国

导语:南明弘光朝廷的覆灭,几十万大军不战而降,弘光朝廷自身应负主要责任。

崇祯自杀、明朝灭亡后,由于明朝实行双京制,南京还有一套机构完整的政府班子,运转正常,其主导者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因为崇祯的儿子们都已落入敌手,南京方面当时急需拥戴一位宗室藩王来当皇帝,以承继明朝大统。

从血缘上来论,最合适的是福王朱由崧,但是南方的东林党复社成员因为以前“争国本”的宿怨,都不愿拥立福王。他们强烈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

史可法倾向于东林党人,摇摆不定。结果福王朱由崧利用江北四镇总兵及风阳总督马士英的势力,在军队的支持下,进入南京,建立了弘光朝廷。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而史可法因错失拥立之功,被排挤出朝廷中枢,外出督师。朝政大权落入奸臣马士英、阮大铖之手。

从此,弘光朝廷继承了明朝的党争,东林党与阉党余孽争斗激烈,全然不考虑天下大局,使得朝廷毫无凝聚力。

弘光朝廷缺乏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臣,以致鼠目寸光,看不到危险,竟然采取了“借虏平寇”的国策,一厢情愿地幻想着联合清兵,消灭李自成,然后划江而治。

这就造成了战略失误,错失了乘虚进入河南、山东的大好时机。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另外,弘光皇帝是依靠江北四镇的武力支持,才登上皇帝宝座的;这就使武将地位大大提高。他们认为连皇帝都是我们所立的,朝廷算个屁呀!

江北四镇总兵由此开始飞扬跋扈,不听朝廷调度,自行其是,大肆掠夺民间财富;他们相互之间还为争夺地盘,不惜兵戎相见。像高杰暗杀黄得功不成,黄得功脱险后,立即兴兵攻打高杰。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最后,督师史可法就像个老婆婆一样,到处劝和,才勉强维持住局面。

其实江北四镇及武昌的左良玉所部,虽然号称百万大军,其实都是李自成农民军的手下败将,惊慑于李自成大顺军的兵锋,纷纷从北方逃到南方,不为别的,只为躲避李自成大顺军的攻击。

说实在的,南明这几十万军队都是由残兵败将、又搜罗来散兵游勇,才组建起来的,缺乏训练,战斗力相当差劲儿。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史可法身为督师,却才疏学浅,政治能力低下,不能震慑这些跋扈军阀,整合力量,锐意进取。而且,史可法也是“借虏平寇”政策的积极推行者,对清军平定江南的军事行动是根本没有考虑过该如何抵抗的。

同时,因为"假太子案"的发生,东林党人乘机兴风作浪,鼓动军力最强的左良玉率部进攻南京,拥立所谓的崇祯太子。

弘光朝廷急忙调江北军队去迎击左良玉所部,双方展开了大内讧。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当清军消灭了李自成大顺政权以后,立即出兵进攻江南。恰逢大将左良玉病死,高杰被叛徒暗杀;刘良佐、刘泽清主动降清;黄得功要抵抗清兵,却被叛徒刘良佐借劝降之机,一箭射死。

至此,南明弘光朝廷的几十万大军群龙无首,军心大乱,一枪未放,争先恐后地投降了清军。

于是,清军顺利进入南京,生擒弘光帝朱由崧,灭亡了南明弘光朝廷。

结语:南明的反清斗争都是由于内部政治腐败,军阀私心过重所致。

南明抗清斗争中,唯有大西军加入永历朝廷之后,才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1652年,在孙可望主持下,以大西军为主的南明军队三路出击:刘文秀席卷四川,打得吴三桂想要逃往汉中;孙可望进军湖南,清军闻风而逃:李定国桂林、衡阳两次大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大西军所展现出的强大战力,一度打得清廷计划放弃西南七省,试图与永历朝廷划江而治。

让人无限遗憾的是:主政的孙可望虽然治国理政的才能卓然超群,但是在胜利面前,他的私欲膨胀,加上他对永历朝廷的腐朽无能极为了解,因此,孙可望野心滋生,竟然想要取而代之,自己作皇帝。

孙可望的野心遭到大将李定国、刘文秀的激烈反对,最终双方展开了一场大火并。

孙可望自以为兵力强大,可以轻易打败李定国和刘文秀那点儿军队。孰不知,孙可望的部下大多与李定国等人并肩战斗过多年了,不愿与自己人刀兵相见。他们阵前倒戈,投奔了李定国。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措手不及的孙可望只带着百十余亲兵,狼狈败逃。气急败坏之下,孙可望投降了清军。把大西南的军事部置情况全盘托出,又亲自引领清军进攻贵州、云南。

李定国打败孙可望之后,善后事宜处理不当,与刘文秀及孙可望旧部的关系弄得很僵。此举严重消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自此开始,一代军事天才李定国走上了下坡路。

但李定国毕竟是一代战神。清军肆无忌惮地穷追不舍,惹火了李定国。

李定国在高黎贡山脉磨盘山设伏,准备围歼清军。虽然因为叛徒出卖机密计划,伏击功败垂成。可是,伏击战变成遭遇战,李定国的百战精锐在磨盘山血战中仍然给予兵力强大的清军沉重的打击。

南明的弘光朝廷有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很快就垮掉?

磨盘山血战,清军伤亡惨重,吴三桂等清军将领个个心有余悸。即使李定国撤退到滇缅边境,已是山穷水尽了,可是,清军再也不敢对其进行追击了。

而当农民军余部加入南明抗清行列以后,战力强劲,清军屡次大败,清廷为之是极为头痛的。

别的不说,单说最后李定国率领残部撤入缅甸,已是穷途末路了,可是,清廷及吴三桂等云南清朝军政要员们,仍然丝毫不敢小觑,还是把李定国视为心腹大患,对李定国是一点儿也不敢掉以轻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4 18: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可望的权力斗争与大西军在云南的抗清之路
...李自成和大西皇帝张献忠相继遇害。也就二三年的光景,南明的弘光帝和隆武帝也都相继被清军杀戮。此时的华夏大地,似乎上演了清军追杀南明永历朝廷的戏码。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大西军的残余
2023-10-20 08:07:00
高杰最后为何会投降明朝军队
...当得越当越大,最后一直当了太子少傅,高杰死后,又被南明朝廷追赠为太子太保。太子少傅和太子太保都是高官,高杰作为一个叛徒,为什么官当得越来越大呢?先看太子少傅和太子太保都是什么
2024-06-25 20:08:00
南明曾有五次起死回生翻盘的机会,却白白失去
...有哪些,有武则天的周朝,王莽的新朝,占据半壁江山的南明;南明与东晋、南宋一样都划江而据,都是被迫南渡,然而这三个朝代中南明是最低调的,南明没有东晋那样的魏晋风流,也没有出现王
2023-02-14 20:49:00
明朝到底内斗到什么程度呢
其实看南明史比看宫斗剧要精彩的多,南明通过各种神操作成就了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的赫赫名声。那么明朝到底内斗到什么程度呢?这绝对超过一般人的认知。面对八旗劲旅,南明如果没有内斗的话,真
2024-02-17 17:27:00
高杰建立了南明弘光,去世之后余部竟对弘光产生负面影响
...高杰此人在后世评价中颇为复杂。他自南奔后便开始参与南明弘光政权防务。有拥立之功,得到封爵分镇的赏赐,安身立命。按理说可以满足了,但他又觊觎扬州的富裕与战略地位,率兵与黄得功等
2023-01-24 22:20:00
聊聊李定国抗清的故事
四月十五日,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杀,结束了近二十年的逃亡生涯。抗清的最后一面旗帜轰然倒塌。数日后,李定国得知此噩耗,带着未报的国仇家恨,追随大明而去。1662年
2023-01-05 15:55:00
盘点崇祯时期,农民起义军头目投降明朝的知名将领
...投降,可高杰怎么都不可能投降李自成,只能死硬到底。南明弘光朝成立后,高杰因拥兵数万,被南明朝廷封为兴平伯。高杰摇身一变,成了南明江北四镇之一,驻军在南明对抗清军的最前线徐州。
2023-03-08 18:38:00
崇祯殉国后,不甘灭亡的南明小朝廷顽强抵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王源鸿冯友兰先生曾说过: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而这驱逐鞑虏
2023-05-03 19:34:00
大明最后的名将,斩杀满清摄政王
...其射杀。张献忠临死前,交代“四义子”急速撤退并归顺南明朝廷,保住了大西军的主力。此时,放眼天下,最强大的两个军事势力已经被清军轻松剪除,而控制东南地区的南明小朝廷,不仅军力薄
2023-02-02 15: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