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金安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队员在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资料图片)
三月的金安社区,春和景明,草长莺飞,社区居民们惬意地漫步在整洁干净的绿茵小道上。“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社会工作示范社区”……如今的金安社区,已成为颜值与内涵兼备的幸福家园。可,矛盾纠纷频发曾一度成为困扰社区发展的难题。
金安社区是厦门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有居民2万余人。十多年前,这里人口多、人员杂,居民的语言交流、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各种矛盾纠纷数不胜数。
如何补齐这一社区治理中的短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金安社区将突破口放到探索法律志愿服务上。2015年,金安社区成立金哥安妹法律驿站,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等服务。
“我当法官时就开始参与调解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即使退休也应该发光发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做贡献。”吴秀丹原是东山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退休后跟随女儿来到金安社区生活,她积极参与法律志愿服务,不仅担任法律志愿服务队队长,还在社区开设“秀丹法官工作室”。同时,她还邀请原先的同事和律师朋友加入法律志愿服务队。目前,这支团队有30余人。
哪里有矛盾,吴秀丹和队员们就奔向哪。每周二上午,她会到社区法律驿站服务点坐班。除了固定值班时间,更多的时候,队员们都在走家入户、倾听问题、化解矛盾的路上。今年除夕夜,吴秀丹还调解了一场因丈夫贪杯而引发的夫妻家庭纠纷。
了解原委、厘清关系、讲明利害、反复劝说……要想成功调解一场矛盾纠纷并不容易。“在法院工作的时候,能调尽量调,不能调可以判决;而在当人民调解员时,只能调不能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任务虽难,却并未削弱队员们的参与热情,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好胜心——开通线上预约服务,满足社区居民节假日法律咨询需求;采用圆桌会议式调解模式,拉近调解双方的距离……在日复一日的法律志愿服务实践中,队员们逐渐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金安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的招牌也越擦越亮。
“法律咨询援助和纠纷调解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针对性的关心帮助才是重点。”在吴秀丹看来,只有把心结解开,把人心理顺,才能将矛盾真正化解。队员们在每次调解结束后,都会尽可能到调解对象家回访,或安抚他们的情绪,或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除了在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方面下苦功,金安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还不遗余力地加强普法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除了在线下摆摊设点发放宣传册、开展法律知识讲座,队员们还定期在居民微信群内开设“普法小课堂”。“居民的法律意识到位了,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队员崔建明说。
有法律问题和矛盾纠纷,先找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如今,这已成为金安社区居民的共识,许多居民也把队员们当成知心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9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