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31 19:2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今天吃什么

是我们每天都要思考的大事

人均消费136.8公斤粮食

34.6公斤肉类

13.5公斤蛋类

12.4公斤奶类

54.7公斤鲜瓜果

108.2公斤蔬菜及食用菌

则是我们一年(2022年)的战斗力

除了粮食

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

样样都是美食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与草木共生的美味珍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

认识食用菌

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依草木而生的菌类

自古就被视为美味珍馐

《礼记·内则》中

记载的“芝栭”

指的便是灵芝与木耳等

生于木上的菌类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2022年

全国食用菌总产量

4222.54万吨(鲜品,下同)

其中黑木耳749万吨(折鲜)

仅次于香菇

产区主要分布在

黑龙江、吉林

福建、浙江、陕西等

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地处吉林省东部的

长白山区

冬季漫长凛冽

夏季短暂温凉

昼夜温差大

同时还是

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

三大水系的发源地

有“黄金水源”之称

生态环境优良

盛产人参、黑木耳

等山珍山货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位于长白山腹地的汪清县

便是全国重要的

食用菌主产基地

汪清县属图们江

和绥芬河两大流域

境内山川密布、河网纵横

森林覆盖率高达92%

“八山一水半草半田”

的特殊地貌

制约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却为培育黑木耳产业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还赠汪清人

另一座天然“宝库”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从“靠天生耳”到“黑牡丹”朵朵开

因为形似人耳

单片呈现牡丹瓣状

汪清人都管木耳叫“黑牡丹”

汪清黑木耳种植历史悠久

初始阶段

主要是“靠天生耳”

耳农在隆冬时节

采伐中龄柞树

并为其接种自然孢子

等候木耳生发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经过技术不断革新

木耳栽培主要采用

地栽、吊袋方式

2005年以来

全县范围内开始推广

黑木耳小孔单片生产技术

时至今日

新技术已经应用于

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

小孔出耳方法

生长出的黑木耳

呈单个片状

耳型好、没有根、杂质少

采摘省工

吃起来也更方便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目前

汪清县黑木耳年栽培总量

基本稳定在6.5亿袋

产量达3.5万吨(干品)

走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不时便可见一栋栋木耳地棚

当地通过发展木耳产业

累计带动就业超3.6万人

人均年增收3万元左右

“哏啾”山珍,餐桌上的“百搭王者”

根据采收时间的不同

汪清黑木耳分为

春耳和秋耳

春耳一般在

12月至次年3月生产菌袋

5月至7月采收

秋耳一般在

3月至6月生产菌袋

8月至10月采收

由于生长期昼夜温差更大

有利于营养元素累积

秋耳相对于春耳

肉更厚、色更黑、口感更佳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在黑木耳的品质评价上

感官特点是一项重要指标

一级黑木耳

要求耳片完整均匀

耳瓣舒展或自然卷曲

耳正面纯黑褐色、有光泽

耳背面略呈灰白色

正背面分明

耳最大直径在

0.8厘米至2.5厘米之间

厚度大于1毫米

源自长白山的黑木耳

干品耳型较小

耳片较厚、颜色深黑

硬度较高、声音清脆、耳质纯净

泡发后

叶片厚、颜色黑

耳质富有弹性

口感顺滑、爽脆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当得了主角,做得了配菜

入得了家常,上得了宴席

在“味蕾经济”的推动下

曾经生长于大山深处的珍宝

正奔向全国各地

变成餐桌上的“百搭王者”

全国特产“大摸底”

你还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荐?

人民网《好品中国》栏目

与你一起

发现更多“中国好品”!

来源|人民网“行进中国”吉林调研团

总策划|宋丽云

监制|李娜 谢龙 刘云 刘凡

策划|翟巧红 赵雯

记者|董丝雨 马俊华 李洋

字体|万祥生

设计|王远希

海报图片|视觉中国

支持|中共汪清县委宣传部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 《吉林统计年鉴2023》 《2022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汪清木耳 长白珍馐
本文转自:人民网汪清县地处长白山腹地,是东北虎豹的重要栖息地,拥有“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的特殊地貌,森林覆盖率高达92%,冬季漫长凛冽,夏季短暂温凉,昼夜温差大,良好的生态环境和
2024-11-15 15:24:00
人民日报看吉林: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群众增收(两会后探落实)
...发展产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时值3月,长白山脉仍是苍山负雪,金黄的冰凌花在山林间傲雪绽放,传递东北早春的讯息。人勤春来早,地处长白山东麓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
2024-03-25 10:20:00
...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黑木耳三级菌棒生产基地,吉林省“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生产基地。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经过两代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可复制的产业链模式和经验
2023-09-24 11:54:00
吉林:气象数据赋能木耳产业提质增效
...宇孟凡伟田雨润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地处长白山东麓,森林覆盖率高,昼夜温差大。该地区的“八山一水半草半田”的特殊地貌,限制了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但却为
2024-05-22 11:20:00
多彩吉林秋之韵|黑土地上盛开的“黑牡丹”
...林省东部有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汪清县这里是中国著名的木耳之乡小木耳点亮大产业黑土地上盛开着乡村振兴的“黑牡丹”走进汪清 仿佛进入了一个木耳的世界黑木耳产业在这里蓬勃
2024-09-07 10:03:00
相约吉地 共沐书香| 俄文、意大利文、英文,《大美长白山》美到国际!
...北书博会上,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美长白山》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俄文版、意大利文版、英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大美长白山》一书,由长白山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
2024-05-18 20:02:00
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强”及休闲农业“好景50”评选活动启动
...豆、通化蓝莓、集安人参、前郭县查干湖淡水有机鱼、长白山桑黄、 桦甸黄牛、 集安山葡萄、蛟河黑木耳等1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国家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了吉林大米、吉林
2023-08-19 15:12:00
稻花香里说丰年丨延边州的丰收色彩里,藏着致富经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延边9月26日电(记者 谢艺观)黑糯糯的木耳、绿莹莹的苹果梨、黄澄澄的稻穗……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
2023-09-26 17:24:00
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解绊”
...董鹏宇“汪清县是全国黑木耳主产区之一,是全国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近年来,汪清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黑木耳等特色产业,为全县16379名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为巩固拓展脱
2024-01-25 03: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